明末:从揍崇祯开始_第114章 嘉兴马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嘉兴马家 (第2/2页)

不过她一边捏一边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皇帝重新亮出名号!”

    对此陈秋早有答桉:“自然是等黄蜚买回来粮食后再说。

    如果现在就亮出皇帝的名号。

    我有些担心南明那边不卖给咱们粮食。

    毕竟,崇祯逃出京城之后不南下南京,而是绕了一圈,掏了清军的老窝。

    意图很明显,便是想摆脱他们的控制。

    江南的文人士大夫,是不允许皇帝能摆脱他们控制的。”

    张嫣若有所思:“说的也是!”

    说起黄蜚的水军买粮的进展。

    黄蜚出了辽东,根据地图从海边开着小船进入白洋淀,从白洋淀找了向导,找到正确的河道,顺流而上来到大沙河沉船湾。

    “军门,就在下面,沉了不少船!”

    水鬼爬上船帮子后,对黄蜚说道。

    “那歇息会儿,带绳下去,准备起捞!”

    听到确实是底下,黄蜚手握的地图长出了一口气。

    地图画得很精确,所以他们找得也不算太费力。

    “下去小心些!”一旁的百户对水鬼嘱咐。

    水鬼们咧着嘴笑了笑,其中一个,面相比较显老的说道:“百户,如果是说从海底捞东西,可能对咱们来说可能有点难,毕竟海上的浪高,水深。

    但如果是从河底下捞东西,那对咱们这些生活在海面上的人而言,简单的跟一一样。”

    确实,这对他们而言,从河里面捞东西,跟碗里夹菜似的。

    再加上他们这是海船,哪怕是海船中的小船,因为时常需要在无港时通过小船运送粮草补给到大船上,所以这些小船上都会有一些吊装器械。

    所以,他们很轻松的就将这些金银装到船上,再次顺流而下。

    其实海面上的小船,都比内河的商船要大得多,船大目标就大,这一路以来,黄蜚还有点担心会遭到河道两边的敌人发现以及攻击。

    “军门,咱们打探个消息,此地根本就没有清军驻守,他们都跑到黄河岸边防南边的福王去了!”

    站在黄蜚身边的副手说道,行动之前肯定是要打探消息的,他们当然也知道,在黄河以南,南京朝廷已经拥立福王登基,年号弘光。

    只是他们知道,崇祯还在,所以他们称呼南明朝廷时,都说的是福王,而不是弘光帝。

    清军本来人就不多,分散到各地后,就没多少了,现在大多数部署的是黄河岸边,以及山西地界。

    其实清军怕的很!

    黄河北边才多大一块地盘?

    黄河南边地盘大了去了,其实远在京城的多尔衮,入关以来心里还担心着南边的明军杀过来。

    却没料到,南边的明军只顾着争权夺利,就从来没想过北伐,甚至前段时间,还想着跟清军议和。

    至于南明朝廷议不议和,黄蜚是不知道的,他现在正一路向东,顺流而下。

    他这里的大沙河流域以及白洋淀可以说的上并没有太多清军注意,所以此行还是颇为顺利的。

    进了白洋淀就安心好多,白洋淀区域还不像几百年后那么干旱,那可是一大片湖泊,千里波涛,在水面上黄蜚认为自己可以吊打清军。

    但很显然,清军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只好一直顺流而下出海。

    将这些金银吊装到大船上后,一路南行,一路沿着海岸南行时,也会收集岸上的消息。

    他们身穿明军服饰,过了黄河以后,便不会有什么风险,也更容易收集消息,最重要的是南明朝廷没有水军,郑芝龙的水军在福建呢!

    “军门,蓬来,登州为何不上岸问问,如果有粮食就不用南下跑那么远!”

    副手问黄蜚。

    黄蜚笑了笑:“登州有粮食但不会有这么多。

    我买这么大宗的粮食,很有可能会被当地人给提价。

    更何况就算我把当地的所有余粮给包圆了,也不可能够我们要买的量。

    既然本来就是要南下的,那为何不干脆直接南下?”

    副手有点担心:“南下,碰到福王的人,他们要将我们留下怎么办?”

    黄蜚诧异的看着他:“如果是在陆上,这句话还好说,可咱们是海上的人,在海上除了远在福建的郑芝龙,谁能留住咱们?

    只有江南才有那么大宗粮食的买卖,咱们可是要买够三五十万人一年的粮食。

    不多可不行!

    而且登州以及山东沿海地区的粮食昂贵,可是江南嘉兴绍兴杭州地界的粮食便宜的很!

    咱们以前有几万人,船有一两百条时,不也是为省钱跑杭州嘉兴,绍兴等地方买粮食吗?

    在北方买一斤粗粮的钱,到了杭州、嘉兴地带能买两斤细粮。

    这便是差距!”

    副手叹了口气:“所以,其实大明并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大明的北方没有粮食而已!

    你说,如果一开始,大明就从江南调集粮食,运往西北赈灾,是否就不会有李自成等人出现?”

    黄蜚撇了他一眼:“调集粮食,说的好听,朝廷有钱吗?”

    副手朝船舱里奴了奴嘴:“那些不是?”

    黄蜚嗤笑了声:“这些金银的来历,我听说了!

    是李自成进了京,发现国库里空的可以跑耗子,便马上拷打全京城的达官贵人。

    于是便从他们身上拷打出7000多万两银子,1000多万两黄金!

    咱们的这一批啊!

    那都是大帅领着皇帝一家,从李自成运输经营的车队中,虎口夺食抢下来的一部分。

    一小部分!”

    副手很惊讶,没想到还有这种秘辛。

    “一小部分就已经这么多了,那如果当初大帅带着皇帝一家,把所有金银全部截下来,那是不是……”

    但一想也不对,当初陈秋领的皇帝一家时,身边只有百十来个人。

    现在船上装的这一批金银刚刚好,再多贪心,就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因为百十来个人确实少了。

    一路南下,黄蜚轻车熟路的开着舰队来到嘉兴海宁,这里有他的一个老搭手,那也是嘉兴这边的豪族,姓马。

    这马家手眼通天,粮食生意,海运生意,也都在做,而且是做得不亦乐乎。

    也正因为生意做得大,所以他的大宗货物基本上都很便宜,特别是粮食。

    特别是对黄蜚这么一个老客户,而且是带来大笔金银的老客户来说,马家完全是调集了自己所能调集到的所有粮食,棉布进行交易。

    一边,马家却派出快马,直奔应天府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