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0【不正常】 (第1/2页)
,重生从彩礼谈崩开始 因为曾经穷过,所以陈洋特别能够理解大哥陈海这些人的心理。 他们希望一个月发一次报酬,倒也不是真的等米下锅。 更多时候是为了心里踏实。 没办法。 苦日子过得太多了,无形当中就有了一些不受控制的习惯。 “具体的报酬我向杨磊交待了,最起码不会比市面上给的少” 陈洋又说了一句。 他不是不能直接给出价格。 而是觉得没必要。 既然把这个生意交给杨磊全权负责,那就不应该轻易插手。 说不定杨磊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他这一插手,反而影响了原来的规划。 “唉,什么时候我也能在城里买得起房” 听着陈洋定下一年盖100套房子的目标,陈海除了震惊外,其实也很羡慕。 以他现在的情况,想要在城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看上去根本没一点儿希望。 不想起这些还好,一想起来,他好像除了唉声叹气,再什么也做不了。 因为差的太远了。 他也不觉得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马上实现这个目标。 一套房子,单元楼也好,独院子也罢,没有个三四十万块钱想都不要想。 而他现在连三四万块钱都拿不出来。 即便前两天听人说银行会给买房子的人提供贷款,允许按揭分期付款。 可陈海也不敢有这种想法。 像他这种没有稳定工作的人,真把房子给按揭了,后续每个月房贷也不见得能准时还上。 “好好干,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 陈洋深深看了一眼陈海,他觉得自己这个老大哥可能还不太清楚他们现在做的是什么生意。 也低估了工地包工头的赚钱能力。 “一套房子你即便只挣3000块钱,那一百套房子就是30万,30万块钱难道还不够你买套房子吗?” 陈洋觉得自己有必要稍微提醒加刺激一下陈海。 他虽然不知道杨磊给陈海定的报酬标准是多少,可作为包工头,一套房子下来陈海拿3000块钱应该还是很轻松的。 “额…” 陈洋这样一说,陈海果然呆住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情况好像并不是很差。 是啊。 陈洋把目标定的越多,他所能赚到的钱不也就越多吗。 至于中间要付出多少辛苦,他倒是不太在乎。 吃苦受累半辈子习惯了,忙一点闲一点儿,真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安全,毕竟是在工地上干活,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千万不能大意” 陈洋又嘱咐了一句。 到任何时候,与生命相比,金钱永远都是一毛不值的。 大哥这些人已经够可怜了,但愿老天爷眷顾,别让他们再出什么意外。 真要是出了意外。 即便是陈洋也无法面对。 …… 陈海吃过饭就离开了。 临走之前,陈洋也承诺,等过两天第一套房子正式开工的时候,他会特意赶过去的。 就今年来说。 陈洋对房地产生意还是抱着一定期望的。 整个行业前景还不错,至少还有五六年的蓬勃发展期。 现在手里头有点钱的生意人,只要有机会都想投资房地产行业。 远的不说。 陈洋就拿工行副行长孙志来举例子。 据他所知。 孙志他们的房地产公司今年又追加了不少于3000万的投资。 美好未来城那个海市顶级小区是他们打造的。 今年他们还准备打造一个比美好未来城更顶级的小区。 而且现在已经把小区名字都定好了。 就叫荣盛华府。 在陈洋印象中。 荣盛华府的确是一个全方位比美好未来城还要出色的小区。 那里面住着的人,非富即贵。 是静安区非常有名的“富人窝”。 就连陈洋都打算等荣盛花竣工后,也买一套。 家里人虽然都住不惯单元楼。 可住不惯不等于不买。 陈海前脚离开。 陈洋后脚也出发了。 他打算先去信泽财务公司转一圈。 然后再去西环路张建国那里。 时间都到了二月下旬。 信泽财务公司的业务也已经全面铺开,彻底步入了正规。 办公室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人。 大家都是来对接业务的。 没办法。 作为静安区当下规模最大的财务公司,信泽财务如今所拥有的客户已经超过了250家。 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都在继续增加。 这些客户每天随便来几家,就足以让办公室人满为患。 过年前。 陈洋虽然和房东老杜已经达成了整个楼层租赁合同。 可是那几个房间现在正在装修改造,距离投入使用还得一段时间。 在陈洋计划中,赶在五一之前,整个楼层所有的房子都能够投入使用,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至于现在。 还得继续将就。 办公室这会儿由贾思宏全权负责。 冯世贵和徒弟马晓都不在,说是出去注册营业执照去了。 相对于之前刚上班那会儿,贾思宏看上去又变化了不少。 他在办公事里吆五喝六的,最起码和客户沟通的声音很洪亮。 陈洋也知道贾思宏能有这种变化。 其实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他是信泽财务公司的“老人”,在陈洋和冯世贵都不在的情况下,他要是再不管,那就乱套了。 当然在纯专业领域。 黄慧的存在感还是要更强一些。 比如有个客户说是吴华之前把张发票的具体税率给弄错了,现在带过来让重新开一下。 可不管是吴华还好,还是贾思宏也罢,一时间都不知道那个商品的正确税率应该是多少。 两人大眼瞪小眼,差点给人家客户放了鸽子。 在这种时候。 黄慧挺身而出,她用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强大的专业能力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一幕正好被陈洋给看到了。 他也很欣慰,心想自己把黄慧招进来并且留下,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随着信泽财务公司的日益壮大。 他们的团队硬实力也必须有所提升。 就像是销售行业里有金牌销售一样。 信泽财务也必须拥有自己的“台柱子”。 而就现阶段来看。 也只有黄慧有能力担任这个台柱子。 去年刚毕业,但如今已经度过实习期的吴华被陈洋寄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