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三花五气 (第1/2页)
【世上修仙之士,皆以炼气长生。 炼气者,炼地仙灵之气,纳日月星辰精华入体,与人体精魄神魂合。 地日月永恒,是故,食气者长生不死。】 陆渊翻动着手中太平道书,看着上面的开篇序章,里面介绍着关于修仙的本质内容。 夺地之精华,炼气长生。 这是总纲主旨。 他翻动书页,继续往下看去,内容又有不同。 【修仙之境,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练虚合道四步。又另有三花五气之。 炼精化气之境。 修士初炼气,采地仙灵之气,以五行之属,炼日月精华入体,与五脏相合。由此体内精魄与日月精华相合,化五行之气。 炼成一道五行之气,则仙道入门。至此,开始褪去凡胎,享寿二百载。 炼成二道五行之气,仙道根基进一步深厚,凡体褪去大半,可再增寿一百载。 炼成三道五行之气,便可打下仙道根基,体内形成五行地,由此法力成,可享寿五百载。 炼成四道五行之气,五行进一步圆满,道基巩固,增寿一百载。 炼成五道五行之气,五行至此圆满,道基成熟,法力大成,可享寿八百载。此谓之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之后,体内精魄化为五行之气,仙道根基圆满,此后便可以炼气化神。 此境修行,需将神魂炼入道基,再以五气蕴养,化出阴神,便可结出顶上之花,成仙道真人,迈入三花之境。 真人者,仙也。 仙者,又分地人三仙。 修士炼气化神,结出一朵顶上之花,此花谓之人花,故此境界者,又被称之为人仙。 人仙一成,便可寿三千,逍遥无边。 而后修士炼神还虚,可结出第二朵顶上之花,此花称之为地花,故此境者又称之为地仙。 地仙一成,便可寿万载,从此坐观山海桑田。 最后修士炼虚合道,结出第三朵顶上之花,此花又称之为花,此境者称之为仙。 仙一成,便寿无定数,短可活数万载,多可活数十上百万载,乃至更久也非不可能。 如此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仙道之妙,尽在其中矣。】 陆渊翻完序篇,不由放下书,整个人皱眉沉思。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原来此世修仙,是这么一条道路。” 陆渊指间划过道书,看着上面一行行关于修仙境界描述的文字,心中微微生出波澜。 这章序篇,虽然字数不多,寥寥千余字,但却已经阐明了此次的修行理念以及仙道境界,足以给他未来指出一条方向。 其实关于三花五气之,乃至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这四境,陆渊在看过的诸多道经之中,都有所提过。 但这些提过的内容,多只是一种代指理念,或者具体描述,但关于如何达成以上境界,却是只字未提。 只给你一个名称,以及名称的具体含义,却不给丝毫指导该如何达成的方法,这不是瞎扯澹吗? 因此陆渊此前,对于这些名词内容,修行境界,也只当那些道经着述者的臆想,只是稍稍研究了下,就不怎么上心了。 做不到的东西,看的再多也是没用,浪费时间罢了。 但没想到,此时接触了真正的仙法之后,这才知晓,那些道经中的都是真的。 “其实以前也并不是没这方面的猜测,毕竟那么多的道经都提过这几个境界,重合度太高了,不至于造假。 那些传闻中飞升的真人,也都自称凝结了五气三花。 但道经中就算有描述,没有具体修行仙法,就算看了也没奈何。” 陆渊想起自己看了那几千本道经,又一次体会到了那些大道脉对仙法的垄断。 没有实质的修行方法,就算给了你道经,指明了方向,你又能如何? 还是修不了仙。 只能看着一个个先辈事迹,干流口水羡慕。 “好在,现在我也有了仙法,可以开始修仙,不用再沦为以前的羡慕一员了。” 陆渊心中稍加欣慰,随后又想到一事,不由皱眉:“先前看《云霄子净明真玄经》时,我曾做出推算,历代紫云道主,大致都可活二百载岁数。 如此寿命,按照刚刚所知的三花五气之境来推算的话,岂不是,历代紫云道主,基本都只是练成了一道五行之气的境界。 甚至那位着述此经的第七代紫云道主云霄子,我好像记得他在经中曾隐蔽提过,自己仙基结成,体内生出地,于是举霞飞升。 可按照这个描述,这不过是炼出了三气之境,道基才刚刚打好,体内也只是五行地,法力更是才成。 就这么个实力,也能举霞飞升?” 想到曾给自己极大开阔眼界的《云霄子净明真玄经》中的内容,再与此时的太平道书一对比,陆渊更觉得其中充满了不对劲。 因为按照太平道书的三花五气之,你要举霞飞升成仙,最少也要体内炼出五行之气,五气朝元之后,再化阴神,炼出顶上人花,如此才可为仙道真人,位列人仙。 而《云霄子净明真玄经》中,飞升哪用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直接凝结出三道五行之气就可以了。 两本书的内容强烈冲突,直接给人带来极大的荒谬福 而发现了这一点冲突之后,陆渊又开始回忆起以前看过的其它道经,顿时发现了更多问题:“不仅是《云霄子净明真玄经》,我以前看过的其它道经,飞升境界好像也都有不同。 其中有要五气朝元之后,才能飞升的。 也有炼出四气,炼出三气,甚至炼出二气都可飞升的。 而境界最低的一个飞升条件,更是只需凝结一气就可。 这飞升条件,难不成弹性如此之大,可以随便更改的?” 这个时候回想一下,好像陆渊看过的数千本道经中,每一本道经,对于飞升境界的隐晦描述,都有着明显的参差不同。 先前他只是用道经来修行心境,对于这些成仙境界的描述,也只是拿来当做趣闻看了看,便没过多关注了。 但此时专注淬之后,细思比对,越来越多的违和感,就冒出来了。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本能的,陆渊便从这诸多不一致的描述中,察觉到了一条没放到明面上的线。 这根隐藏在诸多飞升境界下的暗线,似乎主导了这一本本道经的飞升之谜。 “可这条暗线是什么呢?” 陆渊想着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就站起身来,走到了房间里的书架上。 在紫云道准备的诸多休息房间内,就和山下住镇时一样,客房内,都准备了诸多关于紫云道的道经典籍,可供来自南地北的客人观看。 在宣传自己方面,紫云道总是这么的不遗余力。 陆渊看了看,书架中毫无意外,就有着《云霄子净明真玄经》,除了此经之外,还有其余数十本不同的道经。 他视线在一本本道经中掠过,很快就从其中找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书,与《云霄子净明真玄经》一起,一一都取了出来。 捧着十几本书来到书桌上,陆渊拿起其中一本,就迅速翻阅起来。 那些各种咒文祷词,直接被他略过,静心凝神的一些心境修行,也没有关注。 陆渊的目标,直接就奔着那些着经饶一些个人自传,还有修行经历看了过去。其中着重点,就落在了飞升境界上。 二气飞升。 三气飞升。 二气飞升。 四气飞升。 一气飞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