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您听说过承包吗? (第1/2页)
这不是纯粹的赈灾。 而是朝堂上的博弈。 而且还是朝堂上安稳下来,才能轮到赈灾的事宜,换句话说,必须得先搞掂那一成淮党官员。 否则无论有多少钱、多少粮食,都不够那群人糟蹋的。 比如,八十万两,打点当朝左相,不得十万两打底? 一群搅混水、嚷嚷的勋贵武将,不得十万两分出去? 最后是这一成官员,上上下下,瓜分剩下的银子,最后八十万两能剩下多少,都是个谜。 所谓,救民先治官,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林皓沉吟了一下,有了主意。 开口道:“义王爷,武玄司应该有哪些官上下欺瞒、贪赃枉法的证据吧” 赵恒道:“有,而且还不少” “那就好办了,既然那群官员不听话,又公然对抗当今圣上,不如杀鸡骇猴,敲山震虎,杀上一批,杀到他们听话!” “啧~~你这提议不新鲜,杀一批?这一批是多少?又该杀什么位置的人?这都是有讲究的。 毕竟,杀少了,起不到作用,反而助长了那群人的气焰。 而且杀了这群人,必定需要另一群人补上,免不了又是一场派系争斗,别说赈灾,等他们将位置确定下来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赵恒声音疲懒,幽幽说道。。 这种事,他们又不是没做过。 毕竟,这两淮的水灾,三年来,年年水灾。 皇帝和他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制衡,但手底下的人不听话,政令下达,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至于杀人,杀了不少,最后的结果还不是依旧如此? 更何况,官位都是有数的,少一个,必定会引起他人的窥视和觊觎。 而能和淮党一派争锋的,只有其他派系的人,若是让其他派系与淮党再联合起来,那对于皇帝来讲,是一件极为难受的事。 真到了这一步,只有挥刀在朝堂上犁上一遍。 可犁过之后呢? 地干净了吗? 不! 问题始终还在,并且再提拔上来的人,不懂民风,手底下的小吏也不听调遣,再加上一众地方的乡绅都不是省油的灯。 再说,这些人,谁敢保证他们老实本分? 正因为想明白这点儿,赵恒才一点儿也不在意林皓的话。 林皓听完赵恒的话,显然也明白他的想法,但还是继续道:“义王爷,杀官不收权,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 难道好不容易腾出来的位置,皇帝就没有心腹的人安插进去?” 赵恒睁开眼,脸上露出一丝落寞,叹道:“呵~~有,当然有。 正因为如此,三年前的那个巡抚病死了!” “......” 这...... 这怎么想办法? 简直把退路给堵死了。 这群淮党的官员,简直就是疯子,做事不讲究分寸,但偏偏这种混不吝的做法,让忠于皇帝这一派的人忌惮不已。 林皓愈发的觉得此事麻爪。 因为他从赵恒的话中听出,对这些官员已经无处下手。 但是......这是他现在唯一的机会。 若是没能说出点儿什么实际上的建议,自己岂不是白白付出了制盐法? 为了自己活的更安稳,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他必须得想出一个办法,至于朝堂上的人如何争斗,是死是活,关他何事! 一念至此,他在脑海中仿佛打开了扇窗。 眼珠子一转,直接道:“义王爷,我明白您的意思,既然您担心自己人去了淮党的地盘上会被害。 那为何不换个思路,派其他派系的人过去?” 赵恒撇嘴:“说的简单,万一那群人联合起来,孤和圣上该怎么办? 真要杀一个人头滚滚,然后提拔一批屁都不懂的官去治两淮的百姓?” “义王爷,您听我说完,两淮每年捞这么多银子,难道其他派系就不眼红?难道就没想法?”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反正都是一番争斗,一番厮杀,既然王爷和圣上心疼自己人,不如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呵~~只怕双虎联合,最后吃了观虎之人” 赵恒嗤笑一声,根本不认同林皓的话。 林皓知晓他这是怕各个派系勾连,在朝中形成更大的势力。 但林皓心中早就有了办法,继续道:“无论那些派系厮杀争斗也好,勾连在一起也罢,但都有一个目的。 钱! 才是他们的命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