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8【小无始不满意】 (第1/2页)
神话称尊,太古为皇,荒古证帝。 不止是一个词汇那么简单,而是象征一个时代的特色。 神话时代的道尊,天尊,是象征乱古之后的启蒙时代,道法自天而降,众生拾法而起,登天证道。 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是一个风气自由,无比开拓的时代,九秘便源自神话。 神话之后,以不死天皇为起源,证道者不再是一个宗门,一个道统的主宰,而是种族之皇,强大者开辟神朝,容纳万族。 故而,太古时代,血脉为尊,皇者至高。 而荒古岁月,源自天帝,源自人皇,源自天庭,以帝为号。 德合天地曰帝,不是一道之尊,不是一族之皇,而是宇宙之帝,天庭之主。 但,凡事皆有例外,荒古岁月亦有大帝称皇。 如妖皇大帝雪月清,后天化作真龙,创造奇迹,血脉无数,堪称仙灵,故而称皇。 那么……东皇源自何族?! 许多人心中浮现一丝疑问,东皇证道的时候,血气赤霞,分明是人族大帝。 荒古岁月,人族大帝数不胜数,成就了诸天第一族的地位。 “好强!” 一位至尊目光流转,窥探见一条金光大道贯穿星河宇宙,无数异象垂落,象征这位太一圣帝的道果,气息强到极致,让每一位至尊都心头剧跳。 又是一尊人道天帝崛起。 金光大道尽头,北斗古星域,那是一片壮丽的群星,其中七颗星辰极其闪耀,是昔日北斗七帝铸就的星体。 周围闪耀的星辰,不乏有皇道法则,北斗星域,这个位置太过特殊,仅此洪荒星,同紫微,飞仙诸星并列,位居宇宙前十。 最中央,便是永恒的北斗古星,一颗生命大星在虚空中沉浮,充满了一股让人敬畏的气息,如一片古老的神祇沉眠地。 无数的皇道法则交织,诸帝留下痕迹,天帝的威压散播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神迹与传说。 丝丝缕缕秩序神链垂落,护卫这颗生命源地,浮现大道的印记,坚不可摧。 即便是九天真仙临凡,未必能毁灭这个星辰。 东皇从宇宙边荒降临北斗,无数法则闪耀,诸多仙光绽放,北斗星辰并没有抵抗,反而发出轰鸣之声,混沌气荡漾,铺就一条神桥恭迎当世大帝降临。 “传说中东皇来自北斗,所言不虚!” 有人感慨一声 万古岁月,北斗帝星,赫赫有名,不知走出多少位大帝,如今又多了一尊东皇。 “这颗星辰太不凡了,难道要化作仙星不成?” 一位古老的至尊喃喃自语 普通的星辰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数,但,北斗不是,贯通了仙路,其中五大域便是混沌体铸就,相当于一个小宇宙,充满了玄妙。 某些意义上来说,北斗的土著生灵都说混沌后裔,可以自衍混沌一族。 混沌体号称仙体,混沌一族自然是仙族所在。 若是以前岁月,这种事情暴露,自然有无数修行者大做文章,至尊会布置各种大局,但,在如今天界洞开,长生有望的时代。 与其搞这些心思,不如考虑如何度过天界的天人五衰。 至尊之上看不上,至尊之下打不过北斗土著,这种格局一直保留下来。 直到今日,一尊土生土长的北斗生灵证道大帝归来,战力惊仙,道行无上,人世罕见。 “原来如此。” 东皇眼瞳中浮现两道神光,贯穿五大域,洞察诸多混沌奥秘,若有所思道:“万古岁月之后,会有第三位混沌体出世,呵呵,还是先天混沌体。” “岁月造化,实在是太神奇了,这种体质,实在太玄妙了。” 虽然如此说,但东皇没有去深究混沌体的去向,因为即便混沌体成帝,也不过跟他这个领域相似,再往下走那便是仙道,谁强谁弱还不一定。 “没有至强的体质,只有至强的人。” “谁规定混沌体一定要强过圣体。” 东皇淡然一笑,将自己皇道法则,天帝印记打入北斗古星,推动万道运转,让生命精气蓬勃,使得这颗星辰越发坚固,越发接近仙地起来。 “叩谢东皇!” “东皇大帝,万万岁!” …… 北斗大地之上,万族欢呼,众生雀跃,上至准帝,下至凡人都得到了全新的洗礼,对道有了理解,只觉得天高地阔,迎来黄金盛世。 道艰时代对于天骄而言是机遇,对于普通修士是折磨,要等到道艰末年,新帝出世,才会推动万道,实行仁政,恩泽宇宙,万族归心。 东皇提前了数千年证道,改写了这一格局,作为当世大帝祖星,北斗第一个享受这样的福利。 无数真心诚意的愿力席卷而来,化作东皇大帝周身的点缀,如同星辰闪耀,圣光浮现。 “愿力……” 东皇低声一语,察觉出这条道路上的高远,阿弥陀佛大帝正是以此成道。 但,他与愿力无缘,他的道路已定,唯有太一。 帝袍一挥,将漫天愿力收入囊中,东皇降下金桥,步行踏入荒古禁区。 这一消息轰动大宇宙,震惊了万域众生。 东皇太一成道之后,没有接受万灵众生的觐见,也没有入驻天庭,让诸神朝拜,而是一步横跨亿万星空,走过大半个宇宙,来到北斗荒古禁区。 “传说中,荒古禁地有九座圣山,相连在一起形成无尽深渊,相传每座圣山上都有一种圣果与神泉,各不相同。” 有不少底层修士在虚神界提问道:“东皇是去生命禁区索取不死药吗?” “呵呵,天庭不死药无数,当世大帝有资格享用一枚,又不是至尊,需要晚年去找禁区之主求药。” 有修士反驳道:“我看东皇是去跟荒主论道了,验证己身战力。” 大宇宙纷乱,虽然有虚神界存在,信息大爆炸,但实力不足,眼界不够,终究无法从中获取有利于自身的信息。 诸多修士反而因为虚神界的信息传递,陷入某种信息茧房之中,固执停留在一个领域。 有佛门的话语是见知障。 只有圣贤之上的修士,才能堪破众生相,自己掌握虚神界,利用虚神界信息壮大,而不是被虚神界的信息裹挟,成为时代洪流的一部分。 不少强者为了知行合一,甚至跨越重重星海,走过大半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