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下1639_番外开头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开头3 (第1/2页)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苏轼。

    苏胖子写这首诗,还是贬官黄州时所做。

    谁知九年后,他又被贬去更远的所在继续去搞他的创作。

    元佑八年,高太后薨,哲宗亲政,新政再起。

    苏轼等旧党被十八岁的皇帝毫不客气的赶出了东京。

    四月天气,正是草长莺飞、春红与夏花交接时节。

    汴河如玉,翠柳泛浪,春裳初薄,小扇去尘,东京汴梁即将迎来最妩媚的季节。

    汴梁西码头外,挤满了各式船只,码头上人头攒动,小贩的叫卖声、力夫的拉客吆喝声此起彼伏。

    “船家好意心领了,我家郎君走得是快了些,又需没少您船钱,那么大声吆喝做甚?那些不相干的,听着您叫嚷还以为我家郎君是个不知事的。”

    稚嫩的嗓音里带着不屑的尾音,十岁左右的书童一幅老气横秋的模样,抱着一个比他脑袋还大两倍的包裹,正不满的看着一脸苦笑的船东。

    “哎哟,我的小爷诶,你还不快跟了上去。船刚靠岸,你家小郎君就跳上码头,这么会子已经不见了人影。你可知这汴京的码头有多少拐子和拍花的?”

    小童吞了吞吐沫,心里也有些怕,但想着不能给自己郎君丢人,便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来。

    “别看我们郎君年纪不大,可也是正经的举子出身!”

    “那您还不快点下船?”

    小童脸红了一红。

    “船东劳驾,我们那口箱子能不能搭把手......。”

    “自己搬不了早说啊,这孩子......。”船东摇头叫人去替他搬箱子。

    码头西侧,一位少年正好奇的打量着周边的一切。

    这个少年人肤白面润,唇红齿白,看一眼便知是没有沾过阳春水的人物。

    周边的百姓看到他,眼里也露出几分稀奇,却无人敢于靠近,就连吃黑饭的拐子都远远的离开这个少年。

    概因这位少年身上穿着一件合体的白细布长袍,下有辟积,圆领大袖,却是一件只有举子才能服之的襕衫。

    重生至大宋三年,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公元1093年的东京汴梁,张文卿自然是满眼看不完的稀奇。

    当然在别人眼里,他张文卿也是个稀奇物件。

    身量颇高的少年郎,看着眉眼却不过十二三岁模样。

    还是总角年岁的小子,居然也过了发解试,做了举子?!

    汴梁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物,但那些少年個个背后都通着云端,等闲有眼色的哪个敢随意招惹这般人。

    张文卿转了一圈,掏钱买了几个包子又转到码头岸边。

    正好看见自己的书童梧桐,正满头是汗的守着一口箱子,对着上门拉活的几个力夫一直摇头。

    九岁的小童,此刻就差点哭出声来了。

    好在他的主心骨小郎君终于走了回来。

    包子扔给梧桐,张文卿微笑着打量着眼前三个力夫。

    没有过多的犹豫,张文卿直接选择了与最右首穿着半袖的黝黑汉子说话。

    因为他脑中的旁白系统已经对这三人都一一做了表述。

    对于最左首的汉子,旁白系统:【李老二准备今天大发一笔,他看到了好嫩一只肥羊,说不得今日又能去梅娘子处住上一晚。】

    而对中间的矮个子汉子,旁白系统:【何三爷在想,今日自己扮成力夫的模样,定要将这少年主仆弄到手里。举子又如何?调教几年出来,远远的发卖就是,这等货色的嬖人,那可是七八百贯的好买卖!】

    只有最右首的黝黑汉子,旁白的表述最让人安心。

    【仇五郎有些担心,黑心的李老二和这个不知来历的汉子怎么都盯上了这对主仆。老娘明日的药钱还缺几十文,难不成兄弟几人今日又拉不成活?】

    所以三人中最靠谱的还是这个仇五郎。

    张文卿不多啰嗦,飞快的与仇五郎定好了脚钱,便让仇五郎去取板车来。

    那李老二和何三爷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张文卿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

    李老二也就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