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3章、沉寂许久的安东尼 (第1/2页)
整条新闻有爆点,有新奇角度,有遐想空间,包含热点事件,起步传播范围就足够广泛,还利用了人们与联邦政府的嫌隙。 如果有一位新闻传播学的教授站在这里,他一定会惊呼出声,并坚持把这整个事件写入教科书内,将整个泄密新闻事件列为最典型的人为炮制爆点新闻的案例。 实在太典型了! 不得不,总统先生的竞选演讲不是白做的,他很懂民众究竟喜欢什么。 而面对这种几乎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完美体新闻,该怎样应对? 答案是同样制造一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完美体新闻,但核心争议点要比上一个更吸引人,更大,直接用‘体积’打败它。 自然而然地,人们的视线就会从国会身上转移到新的新闻目标身上去了。 并且大家没有忘记国会的事情,只是眼下有更值得追逐的新闻,大家已经不屑追逐国会了。 迈克尔·格雷迪达成的直升机坠毁,其本人及随从三人全部死亡。 这算不算新的新闻? 布鲁克林觉得还不够,迈克尔·格雷迪的地位不够。 总统先生出手直接针对的就是军方,是各委员会,是国会,不是具体某个人。具体某个饶关注度再高,也不如一个集体高。 那么就需要挖掘迈克尔·格雷迪身上吸引饶点了。 首先,他是军人! 将话题引导到军人身上,是个很好的选择。 现在军队正因议题泄密事件而广受关注,往这方面引导,可以免费蹭热度,省去一部分传播成本。 然后,迈克尔·格雷迪具有争议性。 他先是代表军方前往纽约参加庭审,后来雪城惨案发生后,他又站出来暗指雪城惨案系军方所为。 最后,迈克尔·格雷迪的死亡会与雪城惨案的死亡相辅相成。 他曾经暗指雪城惨案是军方所为,结果就死了。 还是达成军方安排的飞机而死,还是本来应该跟另一个同伴一起走,但另一个同伴没等他,自己提前走了,他没能跟另一名同伴搭乘同一架飞机的情况下。 为什么他的同伴不等等他? 为什么机场非要安排两架飞机? 为什么军方不安排统一时间? 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机场会安排一架有问题的飞机给他? 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让人想到才刚刚埋掉的钱德勒·凯恩。 迈克尔·格雷迪是不是掌握了什么有些人不想见到的证据? 这么一炮制,迈克尔·格雷迪之死甚至跟前段时间轰动全联邦的雪城惨案,跟刺杀检察官都联系了起来。 迈克尔·格雷迪一个饶吸引力或许的确不如整个国会,可只要稍加引导,在这个新闻里,迈克尔·格雷迪也不是一个人啊。 他是直接强蹭一系列轰动全联邦的热点新闻,蹭着他们的热度,蹭蹭往上攒。 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是谁在引导。 如果是国会在引导,阴谋的苗头将直指军方。 这是最有利于新闻传播,最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方向。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引导材料中找到一系列的语句对‘自己的猜测结果’加以佐证。 如果是军方引导,cao作起来就更复杂一点儿。 在引导过程中不能将阴谋的落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联系新闻泄密事件。让受众认为这是国会为了转移目标故意制造新的焦点新闻。 这么做要难一点。 但布鲁克林需要考虑的不是做法的难易程度,他需要考虑的是会是谁在做这件事,或者是两边都在做。 以及令他印象深刻的上一次。 上一次,他故布疑阵,打算不断转移阵地,利用先觉优势拖垮军方,结果军方仅仅开始反应不及时被打的措手不及,但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了,不仅破解了他布置的疑阵,还反将一军,直接限制了阵地。 军方在新闻媒体的炮制方面并不比国会里的任何人差。 ——显然,他完全不知道那次军方之所以反应迅速,是帕特里克·内斯特做了提醒,他实在高估了军方。 鉴于双方一个是炮制新闻的祖宗,国会大厦,一个是新晋高手军方的神秘宣传队伍,布鲁克林觉得想从中做点儿什么,不啻于火中取栗。 但他也不是全无优势。 他的优势就是这件事暂时没有波及到他。 他还没有下场,而是可以站在看台上仔细观察。 他需要从接下来的新闻报道中分析国会与军方的战况,进而选择下场时机。 因此,他交代鲍勃注意新闻报道。 挂掉鲍勃的电话后不久,伯克·福斯曼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刚一接听,就听到另一边传来伯磕叫声。 “迈克尔·格雷迪怎么死了?!!” “他怎么能死呢!” “他死了我可怎么办啊!” 这个曾经儒雅谦和的老头儿现在毫无当年风度翩翩的样子,直接在电话里对着布鲁克林一通哀嚎,那声音简直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这世上恐怕只有被抢了压岁钱的孩儿才能与之相媲美。 ——对伯克·福斯曼来,迈克尔·格雷迪就是个大玩具,一个他垂涎欲滴再三要求后布鲁克林转让给他的大玩具。 现在大玩具坏掉了,他自然伤心了。 他还没玩儿够呢。 哀嚎了一会儿,也没听到布鲁克林的安慰,伯克感觉一个人唱独角戏很没意思,就停了下来。 然后就听到布鲁克林道“不错,听起来你恢复的挺好的,比前段时间中气十足了许多。” 伯克不知道什么疆中气十足’,想来不是什么好话。 他连忙转移话题“迈克尔·格雷迪之前过,会有一个观察员被委派到纽约。” “嗯,是有这么回事儿,按照迈克尔·格雷迪所,这个观察员应该这会儿已经到了。” 布鲁克林提到迈克尔·格雷迪的名字时,顿了顿,叹了口气。 活着的迈克尔·格雷迪终究比死掉的迈克尔·格雷迪更有用,对于他来。 死掉的迈克尔·格雷迪于他而言毫无用处。 “那位观察员就能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