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北部变局 (第1/1页)
就在希奥埃洛斯全面发起反攻的同时,北部战场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固守丘陵的叛军,在米哈伊洛,即塞尔维亚伪王的带领下,固守着各个关隘。 双方在拉斯各有胜负,随着战事推移,双方的主战场从拉斯转移到了尼什。 以保加利亚当地驻军为主力的米哈埃尔·杜卡斯部队,在他的号召下,在索菲亚的西部,也就是皮罗特城聚集起了一支大军。 帝国军延皮罗特向西进军时遭遇到了巨大的抵抗。 主场作战的塞尔维亚叛军们,盘旋在以尼什为基地的山脉之中。 各条行军的主要干道全部布置了重兵,这些士兵以逸待劳,以熟悉打陌生,获得了全面的战术优势。 而从战略上看,塞尔维亚的叛乱其实并不需要击败帝国。 他只需要举起“义旗”,给帝国里居心叵测的贵族们树立一个榜样,就能够很好地获得战略优势。 此时塞尔柱,诺曼人,埃及法蒂玛的威胁,保加利亚北部佩切涅格人的不安分,以及内斗,都是帝国平叛时需要思考的重大代价。 所以对于叛军而言,时间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而帝国所担忧的代价,让米哈埃尔·杜卡斯随行的将军不得不小心谨慎。 尼什之战为什么在周边城镇拖了这么久,也是这个战略考虑。 然而在朝堂各党派大臣的谏言中,北部战场收到了极大的内部压力,什么“疑而不进,坐失良机”“杜卡斯误国”“权利收回”“换主将”之类的言语不断。 这一压力很显然的影响到了整个平叛的战略安排,首当其冲的是战区拜占庭式的侦查被大幅减少了。 由散兵组成的侦查部队,深入整个战区,然后传递情报,这是拜占庭军事制度的重要基石。 基于情报的战略部署,是帝国久经战火依旧坚强的顶梁柱。 这种情报战,是目前整个欧洲唯一的战略安排(因为拜占庭式的“特使”,带回了整个世界的情报)。 共治皇帝和他的将军们的压力以实质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了:他们宁可减少散兵,减少对战区情报的掌控,也要推进战事,回应朝堂压力。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北部平叛以另一种方式解读了出来。 第8军团率先开拨,分散外围的第5军团和索菲亚军团被召回,成建制的全体集结。 三个军团共计18000人左右,浩浩荡荡地进攻尼什。 而共治皇帝米哈埃尔·杜卡斯陛下的亲军,2个军团12000人在殿后。 尼什大战开打,曾经的城镇、城堡、村庄涌入了25000人左右,依城镇和山脉丘陵为防线的叛军有地理上的优势。 叛军以1:1.3的战损比,不断地消耗着帝国精锐的士兵。 尼什吃紧的战报也送到了米哈伊洛伪王手中。 坐镇尼什西部(库尔舒姆利亚)的米哈伊洛伪王得到战报后大惊失色。 “什么?!他们怎么敢?!”米哈伊洛站了起来,身旁是他的儿子佩塔尔以及整个北部战场后备军的统帅西格尔。 “父亲!”“陛下!”“怎么了?” “你们都看看,米哈埃尔·杜卡斯忍不住了,尼什地区守军已经遭受到了三个满编军团的进攻!” “糟了!父亲,我们必须立刻增援,投入预备队!”佩塔尔原本是尼什伯爵,他对这片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是有些珍惜的感情在。 可是并没有人回复他。 米哈伊洛和西格尔对视了一眼,他们从这个战略安排中看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于是米哈伊洛伪王直接否决了儿子的建议:“不!让他们进来!” 笃笃笃,靴子踩在木地板上,西格尔走到了地图面前,他拿起指挥棒,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陛下,公子,你们看。”他手中的木棒指向了北方:“我们在北部索科镇还有5000守军。” 又指向了南方。 “这里,莱斯科瓦茨大约也有5000人的驻军,往西我们可以继续撤退,整个巴尔干-塞尔维亚的山脉都是我们帮手。尼什的部队大可撤下来,没必要死守。” “可是!” 米哈伊洛打断了儿子的发言:“男儿岂能无谋无断,听着。” “是,父亲。” 西格尔向他的国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尼什要守也要撤,南北部都依此计,当务之急是要试探出米哈埃尔·杜卡斯为何如此急迫的进攻。” “很好,按照这个计划执行。” 尼什与其说是被强攻打下来的,倒不如说是叛军有条件的让出来的。 此时已经夺下尼什的帝国军伤兵营中,已经有较多的伤员和死者了。 但这个数字还没有到震动米哈埃尔·杜卡斯的地步,这是可接受的,必要的牺牲。 拿下尼什之后,帝国还有4个军团处于备战状态,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完整的。 米哈埃尔·杜卡斯和他的将军们在营帐中激烈的讨论着,争论归争论,但大家还有一个共识的——叛军不敌帝国军。 尼什的胜利让帝国军对战略的判断产生了误差。 于是,一份更加激进的进攻方案拿出来了。 整个帝国军队一分为三,北上索科,南下莱斯科瓦茨,剩余的驻守尼什。待南北进展顺利,三面齐功,直逼库尔舒姆利亚! 第二天的战斗又开始了,南北两个战场依旧受到了抵抗,但是战事依旧推进着。 到6月1日,南北战场全部获得胜利,也因此帝国军团已经消失了一个军团的战斗力。 叛军温水煮青蛙的刀削战术成功了,递次的防御有效的造成了帝国军的伤亡。 6月2日,信使将北部叛乱即将平定的消息传到了君士坦丁堡。 然后消息又传到了西部叛乱的亚历山德罗斯耳中,亚历山德罗斯加快了行军,他想的是可不能居于人后。 清晨,米哈埃尔·杜卡斯的命令来了! 5000人的索菲亚军团从索科南下,5000人的第8军团从莱斯科瓦茨北上。 而米哈埃尔·杜卡斯的中军,满满15000人来到了中央平原,他们将沿着平坦的道路持续推进到库尔舒姆利亚城下,与三军会合。 但是这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脆弱”的叛军突然主动出击了。 在中部平原上,塞尔维亚的旗帜从远处赶来,双方在中部开始了对峙。 令兵们如飞雪般向着南北的友军而去,接到消息的南北两军也加快了脚步,准备合围敌军,一战而定乾坤! 可是两个军团,突然在必经的丘陵地区,遭遇到了叛军顽强的抵抗! 这些叛军不再像之前那样挡挡撤撤,他们钉在了战场上!南北两个军团立刻被阻挡了下来。 糟了! 中午10点45分,6月的天气还没那么热,叛军阵型已经展开,向着米哈埃尔·杜卡斯直扑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