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云九歌_第一回-谱囚夕云扰夙愿,今时再复旧浮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谱囚夕云扰夙愿,今时再复旧浮尘 (第1/3页)

    玄封太极,尊灵告安。神藏夕云,仙隐山海。

    徐常真,(别名徐太真)字恩州,(生于约1823年~1880年)自号太学居士。

    士学自当我,埋头书从间。

    黄金不相问,富贵不达先。

    祖籍津河天渭,于满清咸丰年间,兼书阁一职(位正:约5年),著有《东云异志》、《长空赋词》、《二十七问》、《子游学词》。1860年蛮匪侵华,入天津,于同年11月逃离,自此携小女,徐秋莹,小名香儿,(书中正安,正告老泰山,夏家嫡长玄孙之女,其名婉秋者)后因身险之事改之(莫小月,小名香儿)与我外堂兄弟莫道真,(生无其志,死无其所!变化书中之人铁虎)一同逃亡,后有遇军阀征军,祸逢其兄,被掠抓去,见我体弱多病,打将出来,幸早将小女面化男妆,割去长发,摸面灰黑,才未被掠去。一回遇上山匪,收刮了身上不多钱粮,(时世动乱,民生难安)为劳生计之优,便讨饭而行。欲往汉中寻亲,却因途中香儿生得好大病,一消去了,自我无再苟活之心,决心一死。

    苦难存其世,蹬绳了残身。

    因念故旧多,未留半分真。

    改于武振山出家。后逢战乱,祸毁庙宇,残身难存,身兼病痛,复又四处逃生。随流民南下,大小人子,老民妇孺,饿死居多,挖山草野菜,树根藤皮,无一不吃。回眼望去。

    风沙漫天卷白骨,

    残阳当照草上魂。

    荒林满葬故旧尸,

    野火难尽万人衣。

    一日,独身来至一座庙前,见院里和尚大关门市,藏粮苟生,闭口不言,问答无回,皆道是哑巴和尚,有草诗书云:

    这间圣庙无善缘,

    苟济众生独为仙。

    玉口紧闭舞哑言,

    傍在佛前经无念。

    后乏宛溪山被一术士救起背回了尘观,(了尘了尘尘非扰,皆因世间少良人)醒来时,但见左右多有伤者流民。皆是叫苦难言,哭声连片,悲号难遮云天。听得那为观之长是一幕甲老生,学医术,占星谱,他见我身之病,稍有待好,但又云无法根治,一无好药,二无粮米,如何能好?故此拖以残生老体,斋逢道会(我曾与他言道经之奇妙,缚天时地利之奥妙,博古今之惊奇。他见我身虽破残,确有几分风骨,知我也是读书之人,而又言道:“我身残体老,再难匡扶济民!所众子弟少自修行,皆下山抚安,匡扶济世。而今已然死伤无数。只甚恨我等不得远行,方才止留此山。国之将难,岂有不图报之理?为安民生之所愿,抚苍生之所平,独恨我空学其术,生无可用之日,我虽有此心。奈何其力难行..难行呐.....”)我稍有好时,立于清峰而感,长居此间,深受其术,广博玄门奇书,兼才粒命玉呈。缚身上命之修,独下九阳贵恩。便在此立下这诸多字行,多书见闻奇书,广辩杂谈博论,可伶我兼旧时割爱之痛,家亡之别,乃积愤悲痛,病重难支,知我命不久矣。(惜民生之哀!见国之苦,苍天不理,地母无怨。故体五内结有长情之意,故编文在此,寄以天地,唯问;天道之可惜?)

    (得鲁尔哈.赤.瑞安。身无其能,偏安道真,死无其所,必无所寝,抛尸不土,以泄我愤)

    (薄安告文:启上告亡;承蒙之辛,愚本俗世

    吾乃尘间万千人也。虽即言此,亦有可取之处,耕耘造化。略有不同,也有薄才于身,只可伶,家无善财。幼无名师指导,长无良友相伴,堕于世间亦一余人。自后临古书博览,日夜修行,竟渐有所得。本该有所记,转述一回,记下有果之术。但无骨而书。也因博览众多,却无故事伴与已身,这才沉于其中,不得前行。沉沦数载,便有心弃之。辗转以修入道。又十余年,天见可伶,偶有得之。又因悟道之事困于我心。反复不得其门而入。回头再看,半生已过。以知吾命不久矣。不由悲叹一回。)

    生余正请,百拜至上。承蒙天情,我承遗志。正逢,秋去黄真戴玉安,正是天下太平时。故辞。

    (承蒙公之所盼,今夕太平盛世,福泽四海,民生安泰,行至山海闻乐起,何处不似天上珏。)

    至该文《东云异志》书长四十五回,共二十一万余字,只得残书别录,其生尚未术安,藏于砀山之洞,北崖岸潘,我等有幸拜读老先生生平之志,知其故事明理,阅录普安之德能。有于济天下之所愿,大有天下之所为,便百读细之,重纂目录,分出章回,理韬旧志,耕耘其书,十一二载。方有回录。

    一可了老先生生平之意愿,二为好书岂能蒙尘之旧,我等广集天下名录,收五华十方上卷,编排目录分出章回改《东云异志》术纹奇书,百生其千,故更号九歌。故曰《千云九歌》。

    此至我景升-吴清风-石起文三人同拜请知。

    上斋之序多按原意,跪请难生旧文。惜无原文至此,无老先生起笔。实未为献丑之文罢了。

    2018年12月25日凌晨

    ---百景升---

    (《千云九歌》(全文共有四十六卷)十七长卷、三大卷、二十六小卷)

    分有九部,共记五百八十四回。(约有二百三十六万字)

    九部分为如下:

    第一部《太虚记》

    第二部《择荒叙》

    第三部《梦东回》

    第四部《七玄子》

    第五部《诛合之役》

    第六部《群舸熙来》

    第七部《神扈之役》

    第八部《神及太仙》

    第九部《长灵密文》

    ---------------------------------

    --------------正文--------------

    第一回-谱囚夕云扰夙愿,今时再复旧浮尘

    传闻,天地之间常有灵物,逍遥于鸿蒙混沌之中,又历三千浩劫。世间纷乱不休。后有娲皇氏摘石补天,大显神通,广布济世之能,练石于大荒山无稽崖。顽石三万六千五百块,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神石于天,仙物有来。为稳社稷,献以大法。

    于三封神旗,广传于世数载后,一日,忽有一物,自东落至大荒山,高一百二十三丈,宽四十六丈,神铁铜树。附树身一千、四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