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道_第五十六章:张之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张之序 (第2/2页)

的青年男子。

    面容算得上清秀,关键是干净又整洁,让人上眼就是感觉清新亲切。唯一有些维和的便是他的发髻,歪斜得有些明显,上面一根铜色发簪光润如新。

    正是张家今日安排在捧剑园主持事宜的张家后人张之序。此子乃是张世承庶出,其母本是张家婢女。偶有一日,不知怎的张世承在书房来了兴致,恰巧边上婢女清秀,也主动,于是有了张之序。其母也如愿以偿成了张世承的妾室。关键是,这算是张世承“老来得子”?过程又是很难上的了台面。于是张之序一开始在张家很是透明,即便是个后代男丁,也几乎从来无人多有过问。

    张世承对于这个儿子,也差点要忘到脑后。张之序的母亲也没什么野心,能作为一个张家族长的妾室已是很满足,再不想有何争宠之意。

    关键是,张之序再如何透明到了年龄都是要上张家族学的。在这之前,连定魂盘都没见过的张之序,几乎是隐形地活在张家。

    居然在到了适龄的时候,让张家族学里头的老夫子想了起来,入了张家族学。

    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貌似就是为他而生。关键是张家负责教学的老夫子姓仲,全名叫做仲达。

    仲达是隐瞒了出身与家世到张家当的族学先生,至于为何要隐瞒,又要从儒家说起。

    在上古,人族就已经算是万物之长,在天道崩碎之前,便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修炼自身的门道。根据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家,才有了百家争鸣这一说法。

    儒家本也就是其中之一,关键是儒家的祖师爷,姓孔,家中排行第二,本来也是落魄得很,一招得悟,有了儒家。收徒极多,讲的就是天地至理,规则礼数,用这些来要求自身,修炼自我。偏偏这就很符合统治阶级,于是儒家势大。

    天道崩碎后,儒家在天道中得了传承,结合原有的路子,更是势不可挡。祖师爷孔二称祖成圣,传言乃是破空而去。儒家在神衍大陆,当得上巨头之一。

    而仲弓,就是圣人孔二的亲传弟子之一。

    不过孔二亲传弟子,传言七十二,贤者极多。子字一辈就七八十来个大儒,其中有个弟子叫仲弓,在里头当真是不怎么被关注。

    但是这得和他的那些师兄弟比较,若是放在其他地方,仲弓这个名字也是能够代表得起儒家门面的。

    不过在孔圣去后,儒家弟子有了不同流派,最为主流的三大流派就是如今儒家的三大宗门:圣言、仁德、守礼。

    仲弓坚持的路子极为特殊,走的是传承为道。用传承来成就自身的路子,一定要培养出足够优秀强大的弟子,才能成就自身修为。

    但偏偏仲弓并无所成,仲弓的道也就几近断绝,仲达便是仲弓的后人,继承的便是传承之道。这个修炼之法虽然看起来是要对待弟子尽心竭力,可是终究是将利用与目的摆的太过赤裸,其中更有仲弓所受孔圣之传太过稀少的传言,是以传承之道一直被家族与宗门子弟排斥得很。

    仲达只能隐瞒着进了张家族学,然后他就遇到了张之序,在张之序的身上,他看到了希望。

    偏偏张之序又不受张家重视,这给了仲达极好的机会。私下的传授与培养,让张之序无论是文化还是修为,几乎一日千里。

    等到张之序被发现修为入神藏境界的时候,张之序只有九岁,但跟着仲达,已经四年多。

    之后的事显得顺理成章,仲达不再担任张家族学先生,转而专心指导张之序一人,而张之序也得到了张家资源的倾斜,算得上极受重视吧。

    今日,张家的对策就是将他派到了捧剑园。

    如今的张之序,年方十五,已经是神藏高阶二段,在曾经的战绩中,以神藏低阶胜神藏高阶有过足足五次,神藏高阶之后出手便少,不被外界所知。

    一身米色书生袍服的张之序笑得端是让人觉得可亲,配合歪着的发髻,总让人恨不得上去给他扶正一番。

    从第九间屋子里走出来之后,更是径直走向姜修胜四人,远远地就停下一揖到底,“见过诸位兄台,在下张之序,有礼。”

    一番动作真诚有礼,让人心生好感。姜修胜三兄弟赶忙回礼。储顾雨还没来得及说话,那边张之序又开了口。

    “在下已然等了些许时间,擂台已经是安排好了,诸位先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