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问你牌面大不大吧 (第1/2页)
尊师孔仲尼正文卷第一百七十二章就问你牌面大不大吧寒冬的冷风呜呜的吹,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三辆战车并驾齐驱。 宰予站在车上扶着围栏,只感觉脸都快被吹麻了。 站在他身边的子贡也没好到哪里去,他身上裹着一层狐裘,以往常戴的儒冠也换成了皮毛。 但即便如此,还是嫌不够,非得在脸上又裹了一层帛巾才肯罢休。 他们一大清早便告别温暖的被窝,来到原野上策马奔腾,当然不是吃饱了撑的。 最冷的时节即将过去,春暖花开之日已经不远。 而春日到来后,春耕的工作也要提到日程上来了。 按照图书馆资料的记载,今年鲁国将逢大旱,因此稳定粮食生产就成了宰予迫切关心的头等大事。 在他的安排下,菟裘境内大大小小的沟渠、河塘都已经开始提前蓄水。 冉求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着开挖新的渠道,力争将水源的灌溉范围遍及菟裘的所有耕地。 也得亏是菟裘有淄水作伴,如果没有淄水,突然大旱数月,宰予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到哪儿去找水。 不过光是保障菟裘的农业生产还远远不够,一旦旱灾发生,必定会有大量的饥民、流民出现。 这些饥民在其他大夫看来,随时有可能转变为烧杀抢掠的暴民,纷纷对他们避之不及。 但在宰予看来,只要能喂饱了饥民,那这群人都是大大的良民。 如果喂饱了他们,这群人还是作jianian犯科,那时候再按暴民论处也为时不晚。 不过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 第一,菟裘仓廪里储存的粮食,到底能养活多少灾民? 第二,如果喂饱了灾民,这里面依然有心怀邪念的人想要引发动乱,那宰予手里这仨瓜俩枣到底能不能打得过人家? 菟裘现在的粮食储备量,足够当地民众保质保量吃上半年。 而宰予手下的有生战斗力,则包括了完全脱产进行军事训练的甲士五十人,战车三辆以及偶尔进行训练的八百青壮年。 虽然八百青壮听起来挺唬人的,好像和斯巴达三百勇士一样。 但实际上,这八百人的军事素质完全不能和完全脱产训练的五十甲士比拟。 而他们的装备差距,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菟裘甲士的装备,是由宰予仿照魏武卒的标准统一配备的。 虽然宰予还做不到像魏武卒那样,让他们每人都穿三层铠甲,但最起码也是人手两套皮甲,冠胄带剑。 除此之外,每人还装配有菟裘木匠工坊出品的三发连弩,随身携带五十枚弩箭。 在经过申枨半年多的调教后,这五十名甲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连令行禁止都很难做到的乌合之众了。 而五十名甲士中,最为悍勇的当属那八个莒人降卒。 这八个人或许是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又或许是觉得宰予每月百钱的军俸给的实在太多。 所以他们每次训练都拼了命的想要证明自己对得起这个价钱,不止如此,他们还主动充当起了宰予的说客。 每逢休息日,就要结伴去看望在城外矿洞里接受劳动改造的老上司纪胜。 当年的莒国神箭手纪胜这半年来,上午在菟裘煤矿里接受劳动改造,下午在菟裘乡校里接受思想改造。 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周礼洗礼后,他终于幡然悔悟,弃暗投明,下定决心重新做人。 前几天,纪胜更是在《菟裘月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为什么走上了与戎狄蛮夷作斗争的道路》的文章。 目前,纪胜已经洗心革面,宣誓为菟裘效忠,并在军中官复原职,负责统率他原先的八名部下。 有申枨的指挥,有纪胜这样的神射手辅助,再加上训练有素的五十名甲士。 如果真把菟裘那八百个只有农具傍身的青壮年拉到原野上和他们对阵,恐怕只会得到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宰予这时候也总算理解了,后世为什么能够出现八百打十万还能大胜而还的案例了。 精兵这种东西,单个提溜出来可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但只要成百上千,那发挥出的力量足以抵挡万人之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