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电影杀青:你把我落下了! (第1/2页)
蒋州搬沙袋的采访,当天就上了电视,然后被人剪辑到短视频网站上,迅速登上热搜。 “州子落魄咯~” “我擦,这是州子?” “哈哈哈,州子战损版限定。” “笑梗不笑人,州子真男人。” “州子这人能处,有沙袋他是真扛啊!” 视频中,蒋州浑身污水泥土,脏乱的如同难民一样,如果不仔细看,根本没办法把他跟那个蒋大导演联系在一起。 对于灾区来讲,明星最大的意义,不是捐多少钱、送多少物资,而是他们自带的热度。 这是一把工具,只要利用好了,就能吸引全社会的目光。 这次,蒋州就是这把工具。 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人民警察形象大使,根正苗红,人人日报用了都说好,买回家,孩子可爱吃了。 “哈哈,现在网上都是夸老弟你的。” 韩虹看着手机上的新闻,对着坐在身旁的蒋州笑道。 “害,骂的也不少。” 蒋州摇摇头说道。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即便蒋州得到了官媒点赞,也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人恶意揣测,认为蒋州就是不怀好意。 “还有这种事?” 韩虹当场就不乐意了。 这两天,蒋州干了什么,她全部都看在眼里。 她难以想象,人家都做到这个地步了,你还想让人家怎样? 韩虹马上在网上搜了一下,评论区往下拉,果然看到了一些负面评论。 “呵呵,这些明星本质上就是炒作,你信你就输了。” “不是吧不是吧,现在还真有傻子跟明星共情吧!” “蒋州不是一部电影就赚上亿吗?捐这么点是怎么好意思的?” “那些说蒋州爱国的省省吧,人家把《毒战》便宜卖给韩国人了,到时候让韩国人赚咱们的钱!” “蒋州在采访的时候,就说自己在鹭岛拍电影,这明摆着就是消费社会善心,来宣传他的新电影!” 角度极其清奇。 虽然底下的跟评大部分都是骂的,但就从点赞量来看,显然有不少人赞同这种想法。 “混账东西!” 韩虹气的不行:“敢情我们还帮出错来了?” 如果是骂她的,她无所谓,这么多年都过来了。 可蒋州不一样! 支教、扶贫、救灾···前前后后给自己基金会捐了多少钱! 这样热心公益而且手里有钱的人,真的不多了。 “不行,我得帮你骂回去!” 蒋州无奈笑道:“姐,这些人就是脑子有问题,跟他们计较没意思。” “我老韩就是看不惯这种欠骂的人!” 韩虹直接编辑信息,在个人账号上发了出去。 【歌手韩虹】:“有些人内心龌龊,就把所有人都看的阴暗。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为公益事业奔波的年轻人会遭受网络暴力。 我老韩想问问,蒋州捐款的时候你在哪里? 蒋州蹚着洪水救人的时候你在哪里? 蒋州在大堤上扛沙袋,累到躺在地上睡着的时候你又在哪里? 只会暗地里鬼鬼祟祟,用小心之心揣测着别人的想法,阴沟里的老鼠,厕所里的蛆!无耻之极!可笑之极!” 显然,韩虹是真生气了,措辞相当激烈。 刚发上去,很快就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点赞、转发量飙升,评论区也热闹非凡。 “韩虹真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那些说别人炒作的,我倒希望这样的炒作能多来一些!” “阴沟里的老鼠,厕所里的蛆,哈哈哈,骂的爽快!” 一众明星纷纷转发,霎时间,那些指责蒋州的人成为了千夫所指。 甚至有一个人忘开小号,直接被人扒出了身份,听说现在连家门也不敢出··· 网络暴力? 不,这叫正义的铁拳! 暴雨在前天已经停止了,第二批抗洪官兵也已经到位了。 蒋州也下了前线,临走的时候,他给排长周虎留了个联系方式。等他转业后,如果愿意,就来海舟担任专职司机。 而他现在,正在和韩虹排练着歌曲。 鹭岛电视台正在准备赈灾晚会,他和韩虹都收到了邀请,上台义演。 本来受邀的还有沙国林,只可惜被他拒绝了。 “我这人五音不全,又天生反派脸,在台下鼓掌就行了,就不上台凑这个热闹了。” 态度挺坚决,众人也没再坚持。 “这段还是升个调吧,我来唱。你给我和声,抒情部分再换你。” 在韩虹和蒋州之间,摆着一张乐谱。 “行,副歌部分咱俩合唱。”蒋州点点头。 他不大懂谱曲,向来都是“哼哼”来凑。 好在有韩虹在,两人顺利整理出乐谱,发往工作室,让他们编曲。 ······ 晚上八点。 鹭岛电视台,中央演播大厅。 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有抗洪战士代表、积极捐钱捐物的社会爱心人士,还有受灾的百姓代表。 随着一声缓慢沉重的乐声,舞台后面的巨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肆虐的台风、倾盆的大雨,给鹭岛带来滔天的洪水。 农田,被淹没了。 车辆,被冲走了。 房子,成为了一个个水中孤岛。 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汹涌的江水泪流满面。牙牙学语的孩子在喊着爸爸mama,寻不见家人的汉子跪在泥地里泣不成声··· 这些,都是实拍画面。 演播厅里坐了上百名观众,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场灾难,带给太多人伤害了。 以往,鹭岛不是没来过台风,但大都是降温、缓解干燥的“好台风”。 谁也没想到,风力等级平平无奇的赛莎,会带来这样一场豪雨,带来的伤害不计其数。 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这个十月,对于鹭岛人民来说,是一个难以忘却的时间。” “十年一遇的滔天洪水,夺走了我们的家庭和笑容。” “人们在哭泣,人们在祈祷,谁能来救救我们?” 音乐一转,由沉重变得激昂。 大荧幕上,不计其数的军车、直升机开往灾区,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抢险救人,把濒临崩溃的堤岸加固···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这场灾难,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赶往灾区,同洪水作斗争、与死神作斗争,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一首不朽的抗洪篇章!” “洪水可以夺走我们的家园,但它夺不走我们的精神和信念!”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抗洪赈灾晚会,追寻一幕幕感动瞬间!” 在音乐的烘托下,仅仅是开场的解说,就已经能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