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入学堂,有所归依 (第2/2页)
衣服,然后到制衣店量身定制校服。 又买了好吃的,才坐着车到住处去。 院子就挨着志远书院,是个两进的院子,孩子们被安排住在后院。 正房五间,中间堂屋,两边各两间卧室,一边住男孩子,一边住女孩子。 屋子很大,每个孩子都有一张独立的小床,床上挂着帐子,晚上睡觉可以拉起来。 孩子们抱着怀里的新衣服,看着床上崭新漂亮的被褥,都不舍得靠近,生怕弄脏了那么好看的床铺。 徐娘子和枫长乐分别带着一群孩子去洗澡。 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小家伙们都兴奋得不得了,跑到床上开始嬉闹。 好不容易给一群皮猴子洗完澡的枫长乐一脸怨念地看着自家大哥:我才18岁啊,大哥,你舍得我这么小就给这么多孩子当爹吗? “等明天老人们接过来,你就好好管理这里,需要钱找你三姐,五哥要。”枫子昂看不见枫长乐的一脸怨念。 所有的孩子都到齐了,洗过澡,换好新衣服后,带到书院那边吃午饭。 有菜、有汤、有可爱的猪猪小馒头,比医馆的饭好吃多了。 孩子们一个个吃的小肚子圆圆的。 教书先生是跟着一起过来的,已经跟枫陌漓沟通好了孩子们的情况。 书院的学生上午放了半天假,下午来参加新生入学的入学仪式。 一共18个孩子,一个不足一周的在徐娘子怀里啃手指,一个三岁的牵在枫长乐手里。 剩下的十六个孩子整整齐齐站在书院的院子里,每个人面前站着一个书院的老学生,给孩子们拉平衣角,腰间系上书院的牌子,一根发带扎在小小的发髻上,此为“正衣冠”。 校服才刚刚定制,只能先扎上发带。 然后对着课室堂屋里孔子的画像九叩首,再拜夫子三叩首,拜师礼成。 行完拜师礼,排队净手,领进各自课室。 课室分三间,初学者入“启蒙班”,学简单的认识书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能够独立读书写字的入“鸿蒙班”,学四书五经。 “鸿蒙班”之上,是“志远班”,学诸子百家、时事、作文。 十六个孩子,十个去了启蒙班,六个去了鸿蒙班。 各班夫子给孩子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 开笔礼成,孩子们就算正式入学了。 每个孩子都分到一个做工精致的木制书芨,不同的小格子里放着笔墨纸砚。 老学生给新学生们都送了见面礼,有自家做的点心、有煮鸡蛋、有自己做的小玩具…… 很快,孩子们就玩到了一起。 白天,孩子们到书院来上课,吃饭也在书院这边,书院之前中午也有午饭,晚上提供点心,多加十几二十几个人,还是忙得过来的。 枫长乐这边一个头两个大,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开始。 枫子昂带着他一一安排事务。 “小奶娃和女孩子交给徐娘子,男孩子交给教书先生。” “明天把老人接过来,选两位年轻点的负责。” “你负责总体规划,要让老人孩子衣食无忧,身心愉悦,让悠斓给你打下手,跑腿。” “让你二姐给你派个常驻大夫。” “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近问你九姐。” “没钱找小五。” 枫小五:又是一笔硬账,纯消费。 枫长乐:大哥,你确定我和悠斓可以吗? 枫悠斓:哥,我还是个孩子。 “你可以做好的。”枫子昂拍拍枫长乐的肩。 枫长乐双腿一软,险些跪下。 大哥,这是做好做不好的问题吗?我俩才十八岁,不想给一群熊孩子当爹当娘啊。 “家里的弟弟meimei,你一直都照顾得很好。”没办法,谁让咱家能做事的孩子少呢。 枫长乐和枫悠斓内心一片哀嚎地送自家哥哥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