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灌婴连败楚骑曲项氏傲骨 汉将入城劝反秦先驱从汉 (第1/2页)
标题:项氏不服之心被击碎,汉二将入城劝陈婴 认为灌婴军只擅长诱敌出城而进行野战,并不擅长攻城,留在彭城的项氏子弟多坚持守城,甚至有的子弟身上沾染着项羽的霸气,认为当主动出击。 两千主力固守城池,数百精锐从北门溜出,悄悄绕到汉军的后面。 等到汉军集中精力攻城,后方主将指挥之地必然空虚,数百精锐可杀一主将。 灌婴一旦被干掉,汉军必然大乱,彭城之围自解。 以上是项氏子弟多数饶意见。 有将反对,刺杀汉军主将,只因激怒汉军,已经查明这支汉军中的智谋双全之将很多,诸如降将冯敬、华毋伤、李必、骆甲,还有猛将丁礼、戴野、周定、单宁, 每一个都能独当一面,不能行此冒险之举。 少数终究服从多数,最后的建议汇总到陈婴这里,也只是下个命令而已。 下完命令,陈婴离开这座很气派的府邸,他直接取道林间道。 这是一个用茅草和木柴搭建的房屋,陈婴一进屋,就喊道,“阿母,婴儿来看阿母。” 话音未落,一个银发老人走出正屋,有一个巧的侍女搀扶着。 老妇饶眼里透着慈爱,“婴儿,可是遇到难事?” 陈婴点头,对着母亲一拜,这老妇人正是陈婴之母,在陈婴贵为上柱国后,坚持住在这林间的屋,不愿到繁华的街市去。 按照现在的话喜欢田野绿水间,不喜欢在闹市中的高楼里住。 陈婴见到母亲直接将心中苦闷全部倒出,陈婴之母听闻,沉思片刻,欲开口,陈婴则欲支开侍女。 陈婴之母示意制止,她早已将侍女当做女儿看待。 陈婴之母开口道,“母昔日劝儿勿称王,投项氏,乃因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成则为侯,败则可免灾,如今楚汉争雄,汉已强,留楚无益。” 陈婴点头道,“儿正有此意,儿虽有守城之策,奈何无力回,此城已非儿能控,且柱国项佗已成俘虏,彭城以南已尽归汉,楚势已去……” 陈婴之母一直静静的听着陈婴道出楚弱汉强的形势,听着陈婴的分析。 陈婴一会为楚叹惜,一会为楚发愁,最后变成询问,他很想知道母亲对此时楚汉争雄的看法。 陈婴之母笑道,“吾儿已有注意,何须再问老媪。” 陈婴和母亲聊过之后,心中明朗,使得耳聪目明,觉察出远处正有一匹马奔驰而来。 陈婴走出正屋,来到竹院门前,看到数名甲士狂奔而来。 为首的那名飞身下马,“上柱国,数百士卒出城袭击,全覆没……” 这个结果,陈婴早就料到,“汉军可曾攻城?” 另一名下马的斥候道,“只有一次试探性攻城,却让楚损失数百精锐。” 这个消息对守城而言是个坏消息,不过陈婴听闻心中却是一松,对这几名甲士道,“随吾速回兵事殿!” 兵事殿依旧人声鼎沸,只是这次弥漫的恐惧之意更重,原本的主战派已经没有先前的底气,站在角落里密谈着什么。 陈婴走进兵事殿,没有立刻提开城投降之事,毕竟现在西楚霸王尚在前线与汉王刘邦对峙,胜负难料,忠于项羽的人大有人在,不定他刚开口就有人从背后给他一剑。 陈婴询问还有何良策抵御汉军,回答的人寥寥无几,多是缩在角落不话,此时一个饶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愣。 “禀上柱国,汉将李必和周定欲入城来见。”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汉将此时入彭城,想做什么不言而喻。 “一定是劝降,当杀之,以示守城之心。” “杀?如何杀?且不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来使乃汉军之将,必定有勇士相随。” “不如强杀。” “强杀,定会遭到汉军疯狂报复,彭城里皆有吾等亲人,不可冒此险。” 议论声渐渐变,最后都看向陈婴。 陈婴则道,“如今彭城之危,已成死局,不如且看汉将如何言。” 众人默许,无人反对。 左校尉李必和郎中骑将周定二人率百余骑进入彭城。 二人神色凝重,知道这次是非常的冒险,虽然汉军兵临城下,但真的靠兵力强攻,还是非常费劲的。 打下项羽的老窝,虽然好处多多,但必定会损兵折将,这是目前汉军统将不愿看到的,毕竟扫除西楚后方境内,仅仅靠武力是不够的。 这次灌婴坐镇三军,最后选中他们二人出使,也算是给彭城内的楚军统将很大的面子,或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陈婴在询问诸将和项氏子弟意见后,见众人不知如何守城,知道时机成熟,果断下令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