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天符帝和世家的杀意,争儒家代表人物开宗立言 (第1/2页)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正文卷第九十三章天符帝和世家的杀意,争儒家代表人物开宗立言李青的声音,回荡在承天殿内。 除了天符帝、大皇子和二皇子之外。 世家官员们,全都脸色无比难看。 “世家大族的奴仆,都是奴籍,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家国大义,必然不会参军入伍。” 工部侍郎出列,幽幽地说道。 借粮已经触碰到世家的利益了,要是还把奴仆给调走了,那损失就更加惨重了。 必须得止损才行。 “没错,奴仆都是贱籍,心中毫无大义,上了战场只会成为累赘。” “那些贱奴,谁给他们饭吃就跟谁走,平日里最是贪生怕死,没有丝毫骨气。两军交战,恐怕会成为逃兵,影响军心,影响士气。” “万万不能征召奴仆入伍,此举甚是荒谬!” “奴仆参军入伍,于大周百害而无利。” 一个个朝中官员,纷纷开口。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联起手来与皇权抗衡,除去身居要职,皇帝必须用他们治理国家之外。 他们手中充足的钱粮和人手,也是最关键的依仗! 世家大族豢养大量奴仆,只要有需要,瞬间就能组成一支数量可观并且拥有不俗战斗力的军队。 让他们把自身用大量钱粮豢养的奴仆,投入到军伍当中,那无异于釜底抽薪。 龙椅之上,天符帝心中掀起了一片惊涛骇浪。 李青所言,若是成功实施,无异于一次对世家大族的沉重打击。 但他也明白,只要他态度强硬,朝廷向世家借取钱粮还能实现。 如果强行征召世家豢养的奴仆入伍,只怕世家们会将矛头一致对准皇权。 战争还未打响,大周内部就乱了。 天符帝问道:“朝廷向世家大族借粮草之事,诸位如何看待?” 承天殿内的官员们全都沉默了。 向世家大族借取粮草,将原本该由百姓们增加赋税的粮草,转嫁到他们头上。 这不是明摆着要吃大户,把他们世家大族当成冤大头。 这谁能愿意? 就在现场一片沉默的声音当中,在天符帝的脸色已经阴沉到可怕的地步之时,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礼部侍郎李璨出列,高声道:“国难当头,百姓能赋税,我等世家大族岂能置身事外? 我承州李家,愿意借粮给朝廷,并且不用利息!惟愿大周能痛击敌寇,扬我大周国威!” 李璨一番话,说的是义正词严。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承州李家支持李青。 “好!爱卿一片赤诚之心,李家拳拳报国之心,朕心甚慰!” 天符帝心中大喜,但还是一脸严肃地看着李璨,批评道: “民间借钱粮尚且要利息,朝廷借李家钱粮,怎能不付利息?虽然爱卿有心报国,但朕还是要批评你。若真不收利息,这岂不是陷朝廷于不义?” “爱卿只管将钱粮借给朝廷,该有的利息,朝廷一分都不能少!” 李璨脸上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说道: “陛下圣明!不愿世家遭受任何损失,是臣考虑不周,险些陷朝廷于不义,请陛下恕罪。” 两人一唱一和,看得在场其他的世家官员们一愣一愣的。 这双簧唱的。 天符帝看着台下一众官员,道:“礼部侍郎已经代表承州李家借钱粮给朝廷,众位爱卿,想必都如李家一般明大义,知报国。” 朝中的世家官员,现在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前一刻他们还说自己等人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定会全力配合朝廷。 现在又有李璨打了个头阵,做了个典范。 这里面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借字。 朝廷找世家大族借,而不是索取! 并且等到战后,还按照利息进行结算。 朝廷先天上就占据了大义,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国难当头,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说出一句反对的声音,那便是不思报国、怀有异心。 必然会遭到天符帝以雷霆手段镇压。 可真借钱粮,又严重的涉及到了家族的切身利益。 一时之间,他们看向李青和李璨的眼神,无比的幽怨和阴沉。 如果眼神能够杀人,提出这个方案的李青和率先表态得李璨,怕是已经被世家官员们的眼神给碎尸万段了。 “尽忠报国,本是大周子民义务,更是臣等职责所在。陛下,臣代表杨家,愿借钱粮给朝廷。” 最终,从小便与天符帝关系密切的殿阁大学士杨郢站出来了。 如今大势所趋,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不如趁早表明自己的心意,反而会在天符帝那里留下好感。 要是真当朝廷强行征取,那事情就闹大了,甚至还会落得个心怀异心、不思报国的恶劣名声。 “臣亦代表司马家,愿借钱粮给朝廷。” 殿阁大学士杨郢之后,丞相司马眕也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了。 有了这两位大佬带头,其余官员,也只能不情不愿地表示报国之心。 这个时候要是还认不清形势,还不识时务,那就站在大周的对立面,站在道义的对立面。 他们心中都十分憋屈。 感觉自己完全是被李青用道德和家国大义给绑架了。 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借钱粮给朝廷。 “好!诸位爱卿,都心怀家国大义!你们的拳拳报国之心,朕清清楚楚地感受地感受到了。” “此战胜利之后,朕要为你们世家大族,立一块丰碑!” “丰碑竖立在宣天门,按照借朝廷钱粮进行排序,将世家大族的功德刻在丰碑之上,让所有百姓都知晓尔等世家为大周作出的功绩!” 天符帝又是一剂猛药下去。 顿时让在场官员们脸色大变。 按照借朝廷钱粮高低进行排序刻在丰碑上。 这岂不是说排名靠前的世家,将得到百姓们的无数赞誉。 反之排名靠后的世家,如若借的钱粮太少,会遭到百姓们的唾弃。 到时候不但钱粮借了出去,反而落了骂名? 大皇子看着大臣们的反应,心中感慨:李青以道德和家国大义把世家架上去,迫使他们捏着鼻子也只能借钱粮给朝廷。此乃阳谋。父皇同样深谙此道,丰碑一立,这是恨不得逼着世家掏出血本啊!佩服! “李青,你说说你那军功爵制。” 搞定了钱粮问题,天符帝的心情大好。但后续征兵的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 他现在也很想知道,李青究竟有什么方法,能够在朝廷不强行征兵的情况下,激励百姓自发参军入伍,甚至连那些世家大族的奴仆都愿意投入军伍当中。 世家官员,闻听此言,再次心中一凛。 生怕李青又想出一个阴损的计谋出来。 不过很快,他们又放下心来。 战争就意味着会死,并且战死的概率还很高。 除了世家子弟之外,普通百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愿意参军入伍。 李青道:“陛下,人族七国,皆存在世卿世禄之制度。军伍当中,在选拔将领之时,也基本上实行亲亲尊尊之路线。 除非个人勇武特别之高,战场所立功劳特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