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八章 你们被抛弃了 (第2/2页)
人和农民,而且当地的总的人口密度非常低。 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工作和生活竞争压力非常小。 相对旧大陆同类而言,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是资产数额短期内上不去。贫富差距自然也拉不开。 最重要的是,阮元之前已经宣布过了,离开这里只能带走一千银钞。留在这里能保留一万银钞。 两厢对比之下就是十倍的差距,绝大部分人都能够保留全部资产。 在已经真正产生了与宗主国断绝联系,不知道未来应该前往什么地方的情况下。 仍然留在自己已经熟悉的地方生活,同时成为世界最强大、最文明的大明天照的的藩属国国民,似乎是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所以斯托克顿几乎马上就大声喊了出来: “我要留下来,我托马斯·斯托克顿,选择成为大明东夷国国民!” 这是一个决定,喊出自己的名字,像是誓言一样,选择加入一个新的群体。 斯特克顿的话刚说完,周围就响起了成片的附和声。 类似的宣言响彻了威明顿码头之上。 码头核心区以外的普通居民,都在等待着码头上的谈判结果。 现在陡然听到阵阵喊话声,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跟着喊了起来。 码头上的真正核心的人物,米切尔现在完全乱了阵脚。 原来普通人之中散播“谣言”的时候,特拉华的精英阶层至少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阮元的两个不同财富标准抬出来,关于宗主国抛弃他们的消息抛出来,这些精英阶层也开始集体叛变了。 现场的官员、新贵族、商人之中,还没有喊话宣布加入东夷国的,已经没几个人了。 米切尔犹豫了好一会儿,觉得自己离开实在太亏了。 自己的资产当然是超过一万银钞的,保留一万银钞跟带走一千银钞的差距,是个人就知道应该怎么选。 但是米切尔还是有点不死心,忍不住询问阮元: “长史阁下,长史大人,鄙人是特拉华现任州长,对特拉华当地的非常熟悉。 “特拉华州本地绝大部分人都是泰西移民,语言也以英语为主。 “大明要治理这块土地,应该需要泰西人配合吧? “如果鄙人加入东夷国,能够在东夷国朝廷之中担任官职吗?” 阮元直接回了个冷漠的眼神。 还想要投靠这边继续当官? 就算是按照大食亲王殿下的建议,尝试用泰西人统治泰西人,那也是优先选择本来就配合大明的友好人士。 哪怕是西厂的外围番子,用公开的身份担任职务,也比招纳这些老食利阶层更合适。 阮元是真心想要赶走米切尔这种人的。 所以阮元就颇为严肃的板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说: “关于如何治理东夷国,我们大明朝廷自有决断。 “需要精通明英语言的人员协助管理时,我们会另行通知和聘请。 “米切尔先生的能力如果真的出众,能够通过我们设置的考核,那就也是有机会的。” 阮元说有机会,实际怎么cao作还是自己说了算。 到时候回他一个“很遗憾,您没通过考核”,那也是正常结果。 米切尔对这种回答当然不太满意,但是也没有胆子挑衅大明官员。 而且大明的官员本来都要考核,这大家都是早有耳闻的。 所以,以后靠拉拢亲朋好友和贸易伙伴,一起配合自己选举的套路就行不通了。 米切尔真的担心自己考不上。 而周围的其他的精英阶层,想法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看到了当大明的官员的希望。 哪怕只是藩属国的官员,那广义上也是大明的官员了! 好多已经转换了思维的年轻人,已经跟着欢呼起来了。 斯托克顿主动问了几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成为附近年轻人的代表的趋向。 这时候他再次举手询问: “长史大人,大明组建的东夷国朝廷,主要需要哪些人员? “我们可以参与哪些职务?考核主要考察哪些内容? “能不能提前介绍一下,我们可以提前做准备。” 阮元也理所当然的回答: “首先是大明雅言和英语的听说读写,要能够用大明雅言办公,能够将文件翻译成英文讲给普通人听。 “其次,是要有基本的数学能力,有基本的动手能力,要了解当地百姓的实际情况。 “具体的情况,等接收工作完成后,我们会张贴告示的,有兴趣的可以关注。” 斯托克顿颇为兴奋的答应着: “感谢长史大人,我们会留意的,我们希望能够为大明东夷国服务。” 在这种问答之中,阮元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对当地的治理和统治工作。 现在社会的识字率已经很高了,但也只是相对古典社会的高。 绝大部分普通农民和工人,仍然都是文盲和半文盲,更不用期待他们懂得外语了。 所以大明想要用极少数的官员,统治数十万泰西人,必须依赖泰西的精英阶层。 特别是属于中产阶级的,懂得并且向往大明文化,同时比较有活力的群体。 就比如像斯托克顿这种年轻人,给他们最基本的礼遇,也是理所应当的cao作。 但大明不会保留他们原有的统治阶层,否则我大明的统治阶层怎么进来呢? 所以阮元对斯托克顿还算和蔼,对米切尔就是很明显冷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