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八章 墨洲巡视的钱谁来出? (第1/2页)
朱靖垣是大食国的国王,要离开首都和王宫,去遥远的海外“殖民地”“巡视”,对于大食国而言绝对是一件大事。 当然不可能说走直接就走,得提前准备船舶和护卫部队,得安排好自己离开后的事情。 朱靖垣马上召集了大食国的主要臣子,大明航空公司和几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半个小时之后,相关人员陆续赶到了王宫,在类似紫禁城文华殿位置的清暑殿汇合。 朱靖垣做过专门的安排,夏天的时候官员们不用穿正式的袍服,可以穿短打单衣。 但即便如此,几遍是开会的地方都有风扇,大食国的夏天也仍然非常难熬。 人员到齐之后,朱靖垣也不墨迹,直接开口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蒙县所在的墨洲东部地区,已经划归了我大食国所有。 “而且蒙县周围建设中的工业区,将是大食国未来的纺织和服装工业基地。 “对于大食国而言至关重要,对于我本人而言也至关重要。 “今日收到了林则徐发来的消息,我设计的新式军用装备基本完成了试生产。 “所以我准备近日去蒙县和墨洲东部巡视一番。 “亲自了解当地的情况,慰问在蒙县辛苦劳作的官员、工匠、工人们。 “本土的事情暂时交给诸位自行处理,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不用专门通知我。” 官员和工匠们听着都是一愣,没想到朱靖垣召集大家是为了这个事儿。 大家对此明显都是非常的以外,不过没有想到朱靖垣是要去避暑。 没有在墨洲中部生活过的人,基本不会马上意识到,那边夏天会比北墨洲更加凉爽。 但是仍然有人本能的抵触朱靖垣离开。 大食国左长史刘志新下意识的说: “王上,墨洲东部都是新附之地,当地肯定多有不服王化之蛮夷。 “而且那里可能都是瘴疠之地,毒虫疫病丛生,多有墨人野人。 “这种地方实在是太过危险了,王上万万不可亲涉险境啊。” 朱靖垣马上笑呵呵的摆手说: “老刘你这就是孤陋寡闻了,蒙县古称慢八撒,乃是一座千年古称。 “所以哪里都是熟地,不是什么瘴疠之地。 “本王就是去咱们自己的工厂看看,不会深入内陆和野人生活的地方的。” 刘志新仍然本能的不想让朱靖垣离开: “王上乃是我大食国之君,是我们的主心骨啊,您离开了,这朝廷怎么运转啊……” 其他几个大食国的臣子也下意识的跟着劝说。 在绝大部分王国,这都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国王怎么能随便出去跑呢。 就算是要巡视,要出行游玩,最起码放在本土啊。 就像当初的丰原国国君长期在长崎住着,丰原国的臣子们也都没怎么样。 朱靖垣这是要去殖民地啊,好跨几千公里的大海啊。 就像大明皇帝要去江南巡视,朝廷上的老先生们多半不会太用力规劝。 无论是坐船还是坐火车,都不至于劳民伤财了。 但是大明皇帝要去天南大陆的话,那大家肯定也会努力劝阻的。 在藩国里面,大食国本身也是离谱,国土面积大,而且两部分的距离也远。 墨洲那块地就跟殖民地似的。 历史上的古大食国,以及后来的阿曼苏丹国,都在那边搞过殖民据点, 朱靖垣面对这一帮臣子,直接再次认真摆手说: “大家都不要再劝了,大家是不是忘了,我不只是大食国的国王, “我同时还是大明的亲王,我现在留在大食国,其实是属于施政实训状态。 “最快在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过了年,我就必须离开大食国,去别的地方实训了。 “与此同时,我还挂着总督大食、大秦海、墨洲地区军政外交事务的职务。 “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在这些地方巡视一圈,现在不去就没有机会了。” 朱靖垣要开熘的借口太多了。 朱靖垣这么说出来之后,大家才突然反应过来,朱靖垣的身份真的不只是大食国王。 这么多的借口摆出来,刘志新为首的大食国官员也就没理由再阻拦了。 虽然非常的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了。 朱靖垣看了看现场的官员,发现只有牛鉴主官衔不是大食国的。 于是就指定牛鉴随行,并负责安排出行事宜,包括联络航运公司以及联络各方接应。 牛鉴马上起身领命,同时问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殿下,这次出行的费用,走大食国财政拨款,还是走您个人的账户?” 朱靖垣下意识的说: “走我个人账户就行。” 刘志新马上大声说: “万万不可,王上巡视大食国海外疆土,当然得走大食国的账。” 一群王国官员马上随声附和。 牛鉴似乎对此早有预料,表情颇为镇定也颇为无奈的看向朱靖垣: “所以……殿下……” 朱靖垣看向刘志新等人: “我这次出行,不只是大食国的正事,也有我个人的私事,所以还是我出钱吧。” 刘志新却寸步不让: “王上是大食国的国王,王上的一切花销都应该是王国承担,哪怕是私事也是一样。” 朱靖垣就很无语。 历朝历代的皇帝,以及绝大部分的大明皇帝,平时都会想办法从朝廷往自己手里扣钱。 涉及到皇宫、皇室、皇帝个人的开支,朝廷都会想办法让皇帝自己掏腰包。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王国的也是类似的情况,都想着自己少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