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五章 夏洛特的来意 (第1/2页)
大明1805正文卷第三九五章夏洛特的来意朱靖垣在考虑自己是谁,自己应该成为谁的问题。 考虑自己接下来应该去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候,南洋地区的区划调整也开始了。 南洋地区本身在政治上消失了,只剩下了一个地理概念。 除了吕宋、婆罗洲、旧港以及周边岛屿之外的南洋诸岛,与更南方的天南大陆合并,成为大明第一个真正的大域,天南域。 朱靖垣本人的职务也对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总督南洋地区和天南大域军政事务。 天南大域也暂时不分派分管九卿,现在直接让朱靖垣来实际分管。 天南大域官署暂时放在狮城,等朱靖垣离开之后,再转到爪哇岛的椰城。 在各个衙门正在适应新的定位的时候,朱靖垣收到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信。 朱靖垣看了自后就直接皱眉。 威廉三世希望送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来朱靖垣的身边学习。 而且明确说了,不是来大明留学,是想要来朱靖垣个人身边学习和工作。 目的也非常的直白,希望他们能够跟朱靖垣建立友谊,进而加强两国王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加强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希望普鲁士能够与大明保持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 朱靖垣看了一下对方提的这两个孩子的名字。 “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现在十四岁,这小孩应该是历史上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光头大胡子……” “弗里德里希·路易丝·夏洛特·威廉明妮,现在十三岁,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是露西亚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皇后。” 朱靖垣并不怎么在意这两个小屁孩本身,他们的身份已经不可能与历史上同步了。 现在的普鲁士,已经基本整合了历史上的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只是名字仍然叫普鲁士。 “仍然叫普鲁士?” 朱靖垣的思路来到这里的时候,明显卡壳停顿了一下。 历史上它为什么要改成德意志帝国? 历史上的普鲁士,并没有如秦灭六国那样,直接武力吞并其他德意志邦国。 后来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联邦。 只不过联邦中有一个格外强大的邦国普鲁士,在联邦中占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已。 所以建立德意志帝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协调帝国范围内各邦国的关系。 在邦国名义上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高层级的机构。 普鲁士国王兼任德意志皇帝,德意志皇帝可以向巴伐利亚等邦国下令,但普鲁士皇帝不行。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内部其实都是联邦状态。 其他邦国并不是完全服从普鲁士国王兼任的皇帝的命令和意志。 内部邦国之间,邦国与帝国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这些矛盾甚至伴随了德意志德国的终生。 换句话说,普鲁士帝国直到灭亡,都没有完成彻底的、全方位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朝廷,就是多个邦国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协调机构。 甚至于,不只是他们内部没有统一,外面还剩下一个奥地利,跟普鲁士争夺正统呢。 反过来看,大明本土如果出现了军阀混战的状态,如果当时没有一个力量能够完全整合自己的族群全部基本盘,同时周围的环境还极端复杂和恶劣的话,那可能就会像普鲁士那样,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组建一个更高层级的“中华联邦”,才是比较妥善的方法。 但现在的大明完全不需要,现在的大明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大明…… 思路来到这里的时候,朱靖垣心中忽然开阔起来了。 大明不是中国,不是“求同存异”的中国,但却是“留同去异”的中国。 这两种状态的最大差异,就是对“异”的处理。 一个是保留不讨论,一个是彻底的清除掉。 中央王朝强盛的时候,中国相关话题没有热度,那是因为没有讨论对象。 有资格参与实际讨论的组织都没了。 现在的普鲁士,就是按照秦灭六国的方法,实打实的整合了周围的大量邦国。 现在的普鲁士内部没有其他邦国,跟普鲁士王室争夺德意志的代表权。 所以现在的普鲁士也没有改名为德意志的必要。 同时,普鲁士现在憋着劲,就想肢解了奥地利,整合对方的德意志地区。 那就是要彻底实现德意志就是普鲁士,普鲁士就是德意志的理想。 现在的极端强盛的大明,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个理想状态。 大明人、大明朝廷、大明皇帝,不会说自己是中国,但他们本质上却都是中国。 所以自己的屁股根本没必要“漂移”。 自己就是大明人。 朱靖垣的心思慢慢踏实下来了。 然后,朱靖垣再次审视了普鲁士国王的请求。 保持与大明的关系,维护与大明皇室的关系,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送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过来,除了接受大明和自己的熏陶之外,显然也有质子的意思。 普鲁士是真的担心跟大明的关系破裂。 自己这两年跟英法两国打得过热,英国未来的女王都给自己当妾室了,法国的实权王储也对自己敬爱有加。 露西亚太上皇的一个孙女就在自己后宫伺候。 夹在中间的普鲁士不焦虑才怪了。 普鲁士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安全感,如果自己现在不稍微拉拢一下,天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与此同时,他要送来这个威廉,虽然只是国王的的次子,但是他唯一的哥在原本的历史上不但无后,而且还不是特别的长寿。 这个威廉就比较长寿了,在原本的历史上活了九十多岁,比他哥多活了二十多年。 在这个时代,医疗技术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很多病症还不能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生活环境优渥的贵族们能不能长寿,很大情况下得看天赋。 这个威廉的天赋显然是很不错的,未来还是有机会成为普鲁士国王。 自己从小教育好了,未来应该也有点用处吧。 于是,朱靖垣在非常认真的考虑过之后,决定接受了威廉三世的请求。 让他把儿子和女儿送过来。 威廉三世夫妇收到朱靖垣的回应,都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朱靖垣接受了这种请求,至少说明有与普鲁士继续保持合作关系的意思。 更进一步的意思,就是准备很可能会维持泰西大陆的均衡,不准备打破目前的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