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三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 (第2/3页)
大明可以直接派出工匠团队,指导法国完成与大明四万吨战舰基本相同水平的战舰的设计和建造,包括可以实现相应能力指标的所需技术转让。 “如果法国准备接受,如果发熬过下一代战舰确定准备这样建造的话,我们双方可以马上就安排人员讨论和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 “当然,正常的工人的报酬和补贴,技术转让的协议对价,法国还是需要支付的。 “以王储殿下和大食亲王殿下的关系,这些价格肯定会是非常合理的。” 夏尔听到牛鉴说到六万吨的战舰,已经掌控法国两年的王储表情也是险些失控。 不过他也迅速回到了自己的思路上,开始继续确认自己想要指导的更重要的事情: “我不是很确定,挚友安排牛先生过来,有没有推动泰西各国展开造舰竞赛的意图? “我当然愿意配合,但法国目前的状况,只能算是百废待兴状态。 “少量的造舰,作为恢复和锻炼法国的工业和工人的手段,是可以选择的方案。 “但是如果进入真正的造舰竞赛,真的就不是目前的法国能承受的了。” 这个问题有点敏感,别的人肯定是不能这么问的,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但是泰西人中大概只有夏尔和夏洛特俩人可以这么干了。 牛鉴听到这种询问倒也没有发愁,来之前朱靖垣就给自己分析过了各种可能性。 把可能需要他拿主意的安排,尽可能提前做了决定告诉自己。 实在是无法现场决定的,也可以拖一天,晚上回去发电报询问。 夏尔的这个问题恰好也是基本属于朱靖垣叮嘱过的。 牛鉴笑呵呵的恭维了一句: “王储殿下和大食亲王殿下真的不亏是挚友,大食亲王点下确实专门叮嘱过这方面的事情。 “要说故意促进泰西各国的造舰竞赛,可以说客观上可能会发生,但主观上其实并没有。 “提供泰西各国需要的技术,确实可能促进新一代战舰的落实和动工。 “但大明同样不希望泰西各国进入‘穷兵黩武’状态。 “大明皇帝陛下和朝廷,以及大食亲王都希望,这个世界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所以大明不会要求法国故意多造更多的战舰,也不用带头推动军备竞赛。” 夏尔听到那个“和平与发展”就下意识的想戏谑的反问:那为什么大明要继续造更大的六万吨级别的战舰。 但是这个问题刚冒出来,夏尔就自己给出了合理的回答。 这是与实力相对应的威慑力量的升级。 大明的最高级战舰,比泰西各国都要高一级,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大明是不是穷兵黩武,不是看这样的战舰的动工,而是看要建造多少艘。 就算是造个十几艘,都算不上穷兵黩武。 夏尔自己思考和酝酿了一会儿,稍微往牛鉴身边凑了凑,压低了声音小声问: “牛先生,你给我个参考,如果我希望我的挚友大食亲王殿下出面,召集泰西各国在国际联盟框架下,签订一份限制战舰吨位和数量的协议,我的挚友他会不会支持?” 牛鉴听到这个问题就有点惊讶了,这个问题也是朱靖垣专门安排过的。 牛鉴迅速整理了语言: “关于限制战舰吨位和数量的问题,大明不反对也不会支持。 “如果泰西各国要搞这种协议,那大明是不会参加的。 “因为大明不会允许任何外力限制大明自己的海军建设计划。” 朱靖垣上辈子一战后的海军条约,是基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形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打崩了德国,但是也同时打掉了英国的世界霸权。 英国的实际损失非常严重,生产能力和财政都已经不足以维持其两强标准的海军规模了。 胡德砍得只剩下了一艘。 关键是,英国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就已经超过英国了。 一战中的美国又发了战争财,成了泰西各国最大的债主。 一战后的美国既有了生产能力,又有了充沛的资金。 造舰技术虽然略弱于英国,但是也足以建造相差不远的大型舰队了。 此时的美国造舰计划空前的庞大,六艘列克星敦级加上六艘南达科他级。 在二十年代初,1920年到1921年两年间,直接开工了十二艘四万吨的大型战舰。 这个数量规模直接干崩了其他所有海军国家。 但是相应的,此时美国还没有获得霸主地位,世界霸主仍然是英法。 美国人的国际地位仍然是被老泰西视为暴发户。 英国人想要维持体面,美国人想要获得尊重。 于是,英国人提议,签订一份国际条约,给美国与英国相同的地位,但不能超过。 这样英美双方就都能接受这种方案了。 至于日本人,就是典型的穷兵黩武状态,没有实力直接挑战英国,但也想获得地位。 他在条约中也获得了足够高的地位,单纯看海军已经超过了法国这种老牌泰西强国,所以他也能够接受这种条件。 法国人在海军上是真正的力不从心,法国和意大利得到的份额甚至是富裕的,并不会因为条约受到实质性的损失。 所以这份条约才能真正签下来。 现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地位还是实力,都是大明一家独大。 而且都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的大明,当然不可能拉下脸来,跟一群次级国家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