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五章 葬礼就要吃席啊 (第1/2页)
大明1805正文卷第四一五章葬礼就要吃席啊第二天,夏尔王子找来了塔列朗和黎塞留公爵,讨论和准备自己的简单方案。 第三天,夏尔王子先行一步,首先去了伦敦。 其他各国的代表,也都越好了时间,在同一天抵达了伦敦。 只有大明的代表,故意在巴黎多停留了一天,跟大明在法国的工匠和商人们见了个面。 等到第四天,也就是皮特葬礼的当天,才乘坐飞机去了伦敦。 朱靖垣在伦敦也有“朋友”,不过女性朋友按照大明的传统来说是比较私人的。 夏洛特特地咨询过明学大师之后,没有亲自去码头迎接,不过安排了自己的卫队长去。 英国王储摄政威尔士亲王,以及英国代理首相兼外交大臣格伦维尔,作为朝廷和王室的代表一起去了机场迎接了。 威尔士亲王本来没准备亲自去,英国的官员也觉得他没必要去。 主要是威尔士亲王和朱靖垣没有特殊关系,硬要所有关系可能还得长一辈。 这次来的也不是朱靖垣自己,只是一个目前只有四品待遇的幕僚。 但是法国王储摄政亲自去迎接了,英国人担心大明人觉得英国人不去就是不够重视。 在乔治三世疯病失控,皮特去世,英国政坛一盘散沙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出现任何不可控的情况发生,威尔士亲王也去迎接了。 反正跑着一趟也不会太辛苦,英国人也不会觉得这种事情丢脸。 牛鉴和大明的外交人员,在威尔士亲王和格伦维尔的陪同下,从机场出来就直接去了皮特的葬礼活动现场。 各国派来参加葬礼的代表,基本都是对应皮特的身份的首相、首席大臣、内阁大臣。 只有法国是王储来了,大明来了个亲王的幕僚牛鉴,以及鸿胪寺的两个正四品礼官。 葬礼这种事情,本身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特别是这些最高级的代表。 忙碌的主要是普通的仆人和办事人员。 牛鉴和夏尔这种代表,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收到了通知之后出去露个面。 大部分时候都在休息和聊天。 外交活动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奥斯曼四国的代表,首先比较着急的来找了牛鉴。 他们要跟大明确认关于战舰技术出口的问题。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没有合作过的国家的代表,也见缝插针的过来打招呼,顺便探听了一下口风。 这次非正式的自由会谈中,最忙碌的人不是名义上的主人威尔士亲王和格伦维尔。 而是名义上身份最低的牛鉴。 各国的代表陆陆续续的找机会,专门凑到牛鉴身边打探情况。 牛鉴把跟露西亚人说过的那套话术,跟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奥斯曼等国代表都再次重复了一遍。 可以直接出售战舰设备部件和成品战舰,要完整的技术转让那就开放重要基础行业。 说明这么做的目标是继续深入绑定,进而消除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不过对不同国家之间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对普鲁士,主要是略微重点提一下三联装炮塔的事情。 对奥地利和意大利,是在提完善的三联装炮塔,以及三百六十毫米火炮的事情。 对奥斯曼,那就是以推销完整战舰为主了。 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没合作过的国家,则是提了类似于当初对普鲁士、奥地利、露西亚等国的战舰技术支援的方案。 如果他们有兴趣,可以用开放汽车、飞机、造船相关行业,换取部分大明的新的战舰、飞机、汽车相关的技术。 之前没有过合作,所以现在即便是开始合作,也只能是由浅入深的。 牛鉴给出了预定的条件之后,让他们各自去讨论和抉择。 牛鉴也都直接公开了大明的六万吨战舰已经开工的消息。 这是一种直白的威慑,也是四万吨战舰相关技术可以出口的背书条件。 皮特的葬礼结束之后,英国人举行了一场宴会。 各国代表来到英国的目的,名义上都是为了吊唁皮特。 这种丧礼当然不宜搞娱乐性质的宴会,不过按照大明的民间习俗吃个席还是可以的。 没有歌舞,参与人员也都穿严肃的衣服就行了。 在这场下午的英国席面上,威尔士亲王和格伦维尔,陪着牛鉴和夏尔坐了一桌,席间讨论了英国方面的造舰技术问题。 英国和大明的关系,与普鲁士等国和法国以及西班牙都不同。 由于夏洛特和朱靖垣的特殊关系,英国和大明有了深入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但是英国长期以来的目标都是以摧毁大明帝国为目标的。 反明同盟就是英国人组织的。 而且,现在英国人和大明的绑定程度,同样也不如法国那么的深入。 所以大明的战舰技术对英国人就不能像法国那样直接开放。 但是相比普鲁士等国,也可以讨论的更加深入一些。 “大明可以向英国转让航速二十七节以上,使用三联装三百六十毫米以上舰炮,四万吨级的战列舰的相关技术。 “但是相关技术的转让对象,只能是大食亲王殿下与夏洛特公主殿下共同所有的公司,并由两位殿下所有的船厂负责建造。 “而且,英国本土需要向两位殿下的公司开放美利坚已经开放的相关行业,具体的运营模式可以参考法国的合资公司。 “或者,直接以正常价格购买成品战舰或者战舰相关部件自行建造,那就不需要对目前的合作做任何形式的调整了。 “当然,英国也可以只要部分你们最需要的技术转让,剩下的部分购买成品。” 威尔士亲王听着这些要求,觉得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自己的女儿跟朱靖垣什么关系,他已经知道了个九成九了。 自己女儿和朱靖垣共同持有的公司,不能算是完全的大明公司或者英国公司,但肯定可以算是自己家和联姻家族的公司。 与此同时,英国在战舰设计上面,也正处于非常惆怅和纠结的状态。 新战舰的成本太高了,主要是大量的新技术,带来了极端高昂的研发和测试成本。 现在英国的舰队规模大幅度的缩减,靠规模摊平成本的能力大幅度的降低了。 再加上世界大战和殷洲战争也刚刚结束不过两年多,英国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现在造舰,都是只能一艘两艘的下单了,没办法和以前那样几艘几艘的定了。 大明如果能够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