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1、成婚之日,书文的坦白 (第1/2页)
我重写了家族历史正文卷141、成婚之日,书文的坦白瑜小姐提裙入了饭厅。 方桌上的菜品七八道,有荤有素,都还未动。只不过她刚一推开门的时候,五六双眼睛就盯着她看。这些人有她的舅舅、舅妈、表姐,以及和她成为相熟朋友的彩儿。 他们的表情都很严肃,像是在敬拜神龛时的庄重面容。 她吓了一跳,连忙低着脑袋,怯生生的入了自己的座,连头也不敢抬。 直到落后她一步的云姨娘走进来时,压抑的氛围才得到一丝的舒缓。 “今后做事不能这么任性。” 刘昌达动筷,吃了一口菜,然后训道。 “嗯嗯。” 瑜小姐点头似鹌鹑。 “要是再任性,我就托人将你送回洛城,今后你也别来看我了,你舅舅我……可受不了你这个大小姐的脾气。” “知道了吗?” 刘昌达继续动筷。 “嗯嗯。” 瑜小姐点头,保持了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 她将刚刚触碰到筷碟上的右手,小心翼翼的缩了回来。 “行了,别吓她了。” 路女士嗔怪了刘昌达一句,然后笑道:“瑜儿,快吃饭吧,你舅舅吓你的,他可不会赶你走。要是他真的赶你走,我将你再接回来就是了。” 她和刘昌达家里是故交。 同处洛城,她很早就认识了瑜小姐。 每次回洛城探亲,在刘家中,相比其他人,她和瑜小姐说的话亦是最多的。 “你啊你……” “你就宠她吧。” “迟早会宠出毛病。” 刘昌达露出无奈的神色,他目光看向发妻,摇了摇头,“看来我刚才让素云叫她是正确的,要是你去,指不定和她合谋起来骗我。” 说罢了这句话,他又问起另一件事,“我听彩儿说,瑜儿你最近一直待在房里,不太肯出来。是不太舒服?还是说……有别的心事?” 他印象里的外甥女一直是很活泼的。 “没什么事。” “最近在看书,看……《女戒》。” 瑜小姐抬起脑袋,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谎话。 和萱小姐、彩儿出去玩,哪有和狐仙玩有意思。只不过狐仙终究是见不得光的,她只能将这一件高兴事隐瞒下来。 “班昭的《女戒》?” “你什么时候有这么懂事了?而且这女戒,你不是一直都不喜欢看的吗?” 刘昌达刚吃了小两口饭,闻言,皱起了眉头。 “没事的时候看看也好……” 朝嘴中扒了一大口菜的瑜小姐,一边嚼饭,一边含糊不清的回答。她绝食饿了好几天。虽然早就储备了点心,但点心吃多了容易腻,哪有舅妈做的饭菜好吃。 “依我看,你是看什么故事画本才不肯出来的……” 刘昌达见此,冷哼道。 “你们俩少说两句话,正吃着饭呢。” 路女士在劝。 短促的午餐时间很快结束。到了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刘昌达给瑜小姐带来了她期待的好消息,同时也给她说了另外一件事。 三天后,是初秋。 刘宅种的几颗榆钱树、楸树、椿树叶子都泛起了黄,紫罗兰花架旁架起的秋千亦落满了淡紫色的花瓣。 瑜小姐抱着白狐在院子里嬉闹。 “上次和你相亲的徐从,我的门生,他要成婚了。瑜儿,你要不要也去参加他的婚礼?” 将装在口袋里的红色请柬掏出,给外甥女晃了晃。此刻的刘昌达胸中无名的生起了一股恼意。从他知道弟子乘火车赶往燕京的那刻,他就知道这一天来临的不会晚。 只不过在祝福之余,他心里却有点不快了。 “徐从?” “他要成婚了?这么快?” 偷摸的将灰白狐狸放在地上,瑜小姐瞪大了眼睛,她盯紧了烫金请柬上的一个个字迹,确证无误后,她错愕的说着无意义的话。 毕竟徐从是她第一次相亲的人。 若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难怪他第一天见我的时候,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现在看来,是他有喜欢的人了。” 瑜小姐恍然道。 “你去吗?他给我们全家都发了请柬。嗯……,你师娘一直把他当儿子看……” “你和他也算是有点交情了。” 将一团无名火压下,刘昌达问起了外甥女的意向。 “去。” “当然去。” “我和他又没什么。” 瑜小姐回道。 纵然她和徐从没什么,只是几天的交情。但她也想看看将她比下去的那个女人是谁。 突如其来的胜负心。 婚礼的宣布和召开都很突然。 正如徐从和陈羡安走向岔道口处突如其来的表白一样。那一天似乎也是在一个秋季的晚日,街灯于长长的巷道中点亮。他们踏着落叶,确定了情侣间的关系。 婚礼并不盛大。 匆促间决定的婚礼自然盛大不起来。 拜了天地,送入洞房之后。徐从就穿着新郎的西服,和一个个宾客互相敬起了酒。 宾客并不多。 一是他“害死”徐志用,得罪了族长一脉,同族人自不会前来捧场。二是同窗已各奔前程,留在新野的人寥寥无几。三则是婚礼宣布的时间不够,远方来客难以赶来。 “谢谢书文你……来参加我的婚礼……” 徐从见满座的宾客中有徐书文。他诧异了一会,上前,对其躬了一礼。 固然他和徐书文有难以化解的矛盾,但上次徐书文成亲给他送了请柬,那么他成婚的时候,定然也不会忘记去请徐书文。少爷来不来与他无关,但一份请柬……他却绝不会吝啬。 “我说过,二楞哥你的婚礼,我一定会到。”徐书文举起一杯酒,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在婚礼上答应的事,我怎么会去忘?况且你对我们家也有救命之恩,这件事我不会忘。” “事分黑白,我能分得清。” “你还是咱们徐族的副族长,这事假不了。” 他神色认真,似乎酒后吐了真言。 话毕,众人的狐疑、敌视、漠然等目光顿时消失。 虽说徐从检举徐志用,以至其在监狱里丧了命。但检举徐志用、刘掌柜乃是出于公心,并无什么可指摘的地方。若是小家子气的人,记恨在所难免。然而从徐书文一向表露出的性格来看,他确实不像是一个记恨私仇的人。 其外,徐从捣毁大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