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洗髓经 (第1/2页)
真通重伤,脸上呈现血红之色,而非一般人之惨白。 真通叹道:“一切者是业报啊,愧我身在佛门,不知修为精进,功利之心太盛,至有今日之祸。” 鉴心道:“善哉,师叔何出此言?” 真通道:“方丈,你虽说是我师侄,但少林门规森严,于情于理,我尚有许多事情没有禀告,实为少林罪人。” “方丈不计上代人的前嫌,拼舍内力,以少林绝学易筋经内功为我治伤续命,真通死而无憾矣。” 柔铁曾经听闻,少林前代方丈为天童禅师,其师弟为利刚和尚即真通武学之授业恩师,天童之徒弟为真觉,当年利刚和尚号称少林武学弟一,真通深得其真传。 天童禅师早年曾有意真通为少林方丈,后来不知何故,真觉做了方丈。 也有人说是利刚和尚违反少林寺规,以一已之力挑战剑魔而败,大失少林面子。 天童圆寂后,真觉坐了少林方丈之位,却将真通远远派去安微哈马山少林别院为主持。说是怕真通威胁他的位子。真觉即位不久,突然又发病身亡而寂。 那几年少林事情频发,武林中对此虽颇有疑问传言,但属少林门派内务,自又不便多问。 真通道:“我现下已中了一种极为厉害的武功,你们不必再费心,我对此心中有数,这种武功是我一生心心念想欲得到的,哪知道自已终于死在它之下,你们说这不是报应吗。” 柔铁道:“什么武功?” 真通道:“游丝真气?”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大吃一惊。 因为这游丝真气之说,牵涉一桩数年前的莫大惨案。 游丝真气的传说,在江湖上已传了数代。 据武林中历来口耳相传,世间最厉害的武学之道,载于两本秘笈之中,其中一本是道家的《通玄秘典》,还有一本是佛家的《游丝宝鉴》。通玄秘典当年为两湖祝家所藏,而游丝宝鉴则在中州洛阳之龙家。 数年之前,楚王谋逆在朝堂引发铁面奇案,魔教为了《通玄秘典》在江湖掀起血雨腥风,好在当今圣上心灵福至,在江湖正义人士襄助之下,一举平叛,虽说其间艰险无比,但终于诛jianian登基继位,楚王命丧大海,jianian相妖妃也已伏法。朝堂和江湖又终归平静。 这《通玄秘典》因祝允明辛五官事迹而名动江湖。可是这两人虽说因缘际遇而得以修成绝世神功,扬名一时。可最终却皆是惨淡收场。祝允明死于大火之中,魔王辛五官家败名裂不容于江湖,为武林同道所追杀,在藏边之雪谷不知去向。 这游丝宝鉴就更是邪门,据传其上载有一门极厉害的武学,称为游丝真气,此书一向为洛阳龙氏所藏,百年来秘不示人。洛阳龙氏本是一方豪雄,家传武学自是不俗,虽说比不上少林武当为首的五派一帮,但也足于称雄中州。其武学之道,却也并不似当年祝家横空出世,并无惊世骇俗之招式内功。因为百年来既无人见过此书,更遑论书中所载之武功,因此武林之中颇多疑义,也有人认为龙家是故弄玄虚,自高身份,世间压根就没有此书。 但十数年前,龙家却莫名其妙摊上了一件横行不法,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抄家灭族。虽说和此书并无关系,可自此之后,武林中对此二书讳莫如深,也有暗中称之为妖书邪法,会给主人带来无妄之灾。 真通道:“其实,娄恩东所中也是此功,那日在洛阳我一眼看出,怕骇人听闻,便故意说成是夜郎国的自大一气,唉,其实这两种功夫是如此相似,也说不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件事说来话长,你们将我抬至后山之地藏殿。” 鉴心道:“地藏殿长年关闭……难道还有人?” 鉴宁道:“师兄,你忘记了一人,咱们不是还有师叔吗?”鉴明道:“这却不是,怎地把他老人家忘记了。” 当下众人穿过大雄宝殿,再绕过藏经阁,已到山脚之下一个小屋,进入小屋,竟是一个山洞的入口,这小屋只是遮阳避雨之用。 进了洞中,却是十分低窄的一条通道,仅容一人通过,低矮处人还得侧身俯首而过。过了一段平路,石级缓缓向地下延伸,两个小沙弥举着松明一前一后引路,约莫有半蓖茶的光景,终于已恢复了平路,这次只百十步前面豁然开朗,竟是一间小小的殿阁,装饰古朴,有门檐。上面挂了一匾,上书“地藏殿”三个金字。两扇大门紧锁。 二人跟着众僧,本以为要推门而入,哪知众僧却从门前经过,折而向西,来到长廊的尽头,是一面纸窗,轻敲了三下,纸窗缓缓开了,里面伸出只骷髅手,寻常骷髅是白色的,这只手竟是黑黄黑黄的,苏聘吓了一跳,那手竟然还是活的,五指还在动弹。 竟然是一只活人的手,只是太过瘦,竟无半点rou,只乘下皮包着。 鉴明将黄布递到那人手上,那人将手缓缓缩回,过了片刻,里面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这是哪里来的,你们进来。”鉴明迟疑道:“师叔,你真的要我们进来么。”那人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鉴明急令小沙弥返回去,过了一会,取来钥匙。打开殿门。 只见一名僧人手中抓着那块布,一双手微微颤抖。 鉴明到了那人面前,双手合什,躬身道:“师叔。”那老者并不答礼,道:“这是哪来的。”声音中竟微微带着颤抖。鉴明道:“是这位小兄弟……” 鉴明道:“这是我师叔真通。” 真通问明了情形,带领众人绕到佛殿后面,这里面竟是一间小小的净室,借着微弱的灯光,室内除了供有地藏菩萨圣象,四周壁坎点着昏暗的油灯外,便只有西首角落悬着的一口大钟,钟下坐着一个精瘦的老者,长发披肩,胡须及胸,窗外灯光映在他脸上,但见他眼窝空洞无物,脸夹深陷,面色灰黄,没有丝毫的表情。 柔铁料定此人必中少林寺中一位得道高僧,便向前拱手施礼道:“前辈……。”刚说了二字,手臂一陈酸痛,竟抬不起来。真通一摆手,止道:“柔大侠伤势未俞,不必多礼,这是我寺九地禅师,已圆寂多年了。”苏聘本走在前面,一听此言,心中一惊,向后急缩了半步,张口啊地险些叫出身来,眼前这口大钟下面盘腿枯坐的老僧,竟是一具干尸!大钟之侧,立着一根九环锡杖,深深插入地下方砖之中。杖身在灯光照耀下泛着青灰色的班驳幽光。 真通道:“大师,这游丝真气的由来,你说说吧。” 那老僧道:“要说到这游丝真气,就不得不说我少林寺的源流。” 其实我佛门一系,说来话长,自“佛”及“祖”,“祖”后有“师”。当年世人愚昧,西方遂有七佛应世,灭幽照冥,超拨苦难。这七佛乃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七佛之终乃是释迦牟尼佛,即我佛如来,为世所尊,故又号世尊,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和《五灯会元》所载,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乃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便将正法传诸摩诃迦叶,使其成为西天祖师,其后摩诃迦叶护持正法,历代相传,凡二十八传而至菩提达摩,达摩渡海东来,传法中土,遂成东土第一代祖师,是为禅宗初祖。 达摩祖师当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寓止于嵩山少林寺,在山洞中,面壁九年,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苦苦思索天地循运,万物化育之道,以至身影岩壁。一日豁然开朗,与壁上人影相对而笑。这一笑一间,不但参透了佛学之中明心见性,即心即佛的无上禅理。更是悟出二门可令凡人脱胎换骨的武功绝学。一是易筋经,二是洗髓经。这易盘经之要义在易经锻脉,移宫换xue。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