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摊牌了,老子是暴君_39、我爱咱们的国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9、我爱咱们的国啊!!!!!!!!!! (第1/1页)

    “不行,就算大哥你一定要把这些书传出去,也绝对不能这样轻易的给他们,

    不然这让他们还以为,这书籍好像很容易获得,对大哥你的感激就不足了!”

    陆绎深以为然,点头给出了他的建议。

    “是矣,我看,不如把这书明码标价,卖出去,谁想要就得出钱来买,这样我才会答应!”

    朱载基高兴得很,这两小子,果然是人才,自己都没说,他们就想出了法子,

    这配合打得是不要太完美了!

    朱时盛也放下了一丝警惕,开口道:

    “这样勉强我也能接受,

    但这书的价格可不能低了,我就是靠着它,才教出了他们这二十几个进士的!”

    朱载基鄙视,腹诽道:屁!你靠的是鞭子和棍子!

    朱载基一脸为难,一会摇头一会点头,最后开口道:

    “你们说得也有道理,也罢,就按你们说得来。”

    “我看,就把价格定在一本一百两银子!”严鹄很严肃地给出建议。

    “一百两!你怎么不去抢!你是严首辅的孙子,自然不缺钱,但你要知道,那可是一百两啊!”

    “我们许多家境普通的,哪里有钱去买这书?”

    “秦王,这价格太高,太不合理了,你赶紧再定个价格!”

    这些读书人纷纷高呼,抗议。

    “五十两!”陆绎皱眉道。

    “还是太高,不行!”读书人立即反对!

    “二十两!不能再低了!”朱时盛冷着脸,做了个十的手指姿势。

    “还是有些高了!”有读书人还在继续压价。

    他们都是举人,是有一些银两收入的。

    十两对他们来说,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

    但要对普通百姓来说,一本书十两银子,那就是天价了。

    朱载基训斥了一番他们三个:“都怎么想的,掉进钱眼里吗!一本书要卖十两银子!亏你敢想!”

    “秦王高义!”众读书人高呼。

    “这样,前一百本,免费送给大家,先到先得!之后,五两银子一本!”

    朱载基不太擅长经商,但一些基本的销售还是知道的。

    气氛要调动起来,让消费者有高昂的热情,对产品好奇,产生兴趣,这样就不愁销路了。

    经过严鹄他们这一顿配合,自己已经是把价格压得很低了,这样让这些读书人心里也感到,自己确实给他们尽力了。

    不然自己一上来标五两一本,这价格都百倍于普通书籍了,他们自然不会大量购买!

    果然,如他所料,这话甫一出口,书摊上立即就围满了人。

    幸亏朱载基早有准备,有一批官兵在维持着秩序。

    这数千读书人,不论是中进士的还是没中的,都争先恐后,想要获得前一百名,这样就可以白嫖一部价值五两的神书了!

    “都不要挤,排好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保证有货!”

    朱时盛也负责一个档口,他笑容满面,收钱都快收不过来了。

    总共十七八个售卖书籍的档口,都是一些十三岁以上的小子负责,剩下的年纪小的,就在一旁协助帮手。

    朱载基信任他们,让他们收钱。

    也是让他们体验一把做老板的感觉,收钱收到手软的那种!

    王世贞如获至宝,捧着这心目中的神书,当场就翻阅了起来。

    前面他不断点头,颇为满意,赞叹作者的才干实在高明。

    “这种新颖的文体格式,确实很不错,怪不得夏言他们能取得那样的成绩,这是有道理的!”

    “其中有很多新奇的东西,也是颇为大胆,这简直就是对儒学的大不敬!”李春芳看到后面,越发生气,脸色难看了起来。

    杨继盛也在认真看书,他心道:

    这东西是有些用,但作用也不好说,像鸡肋一样。

    而且其中后部分,有很多针对传统儒学的点,

    但最后一段话,让他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说什么八股太死板,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容易产生不问不懂世事,只知之乎者也的腐儒!

    说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放下心中那一丝脆弱的自尊心,别总是以为高人一等!

    什么狗屁万般皆下等,惟有读书高!

    这是狗屁!

    人人生而平等,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哪有什么高人一等的?

    读书人,应该在读书之余,去体悟真正的生活,去看看大明的江山,去了解百姓众生……

    不能不知柴米油盐,不体恤家中老母妻儿,

    一头埋进四书五经,也不管家中米缸见底,不去做工赚钱,养家糊口!

    这些连家人死活都不顾,只想着自己出人头地的,

    哪怕你日后有成就了,恐怕大多也是贪官恶霸,不会同情疾苦众生!

    学了我朱载基的知识,就算我半个门人,

    我不许我门下有这样的人存在,日后若是发现一例,我会让亲手为民除害!”

    这才是我辈读书人,应该要学的东西!

    杨继盛眼中光芒大盛,这番话,说进了他心里。

    现在的读书人,确实存在很多弊端!

    今日发生在宫门口的事情就可见一斑,他们可还是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举人!

    他们尚且如此狭隘,如此迂腐,如此不明事理。

    那些秀才、甚至还没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有更多更不堪的。

    杨继盛就知道身边有好些人,

    一心只知道读圣贤书,却不问家事,家人们省吃俭用,供他读书,

    他却没有半点感恩之心!

    反倒怪家人让他们吃得不好,照顾不周,甚至还让他们去下地干活?

    那种低贱肮脏的活计,是他们这样高贵的读书人可以做的吗?

    自然,他们也不屑于去做账房、管家、教书先生……

    他们有些没考中的,反倒把责任推给了家人,说都是因为他们影响,才让自己考不中!

    这样的读书人,太多了!

    只有读书,考功名,做官,是一条让这些平民百姓翻身的唯一机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改变大明,任重而道远!

    朱载基无时无刻不在为这目标奋斗!

    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试探,在铺垫,在未未来的某一天,解开这块遮羞布,为大明翻开新的篇章!

    朱载基常在深夜,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背负骂名,不被世人理解,到底值不值得?

    直到那天,他看见西山上,朱常在等一大批逃难而来的人,面带微笑,对自己发出由衷的拜谢感恩。

    朱载基豁然开朗,他想明白了。

    我爱咱们的国啊!

    我爱我们的子民啊!

    我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苦受难,而不管不问,只顾自己潇洒自在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