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 (第1/2页)
平心而论,昭武帝赵楷,并不是什么蠢人,相反,他是一个颇有些手段,甚至可以称得上聪明的人。 如果没有沈毅,没有南陈的北伐,没有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他顺利继位之后,以他自己的能力,当好一个皇帝并不是什么难事。 再加上永平帝三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足够他潇洒快活一辈子,做一辈子的北境之主。 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如果。 自他登基之后没多久,两国之间的战事就开始爆发,最开始的时候,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巩固自己并不稳固的统治,可等到燕都的局势稳定之后,昭武皇帝抬头一看,沈某人已经打过了淮河,而且强韧的可怕。 一转眼,如今已经是南陈的洪德十六年了,同时也是北齐的昭武四年。 局势一比一糜烂。 面对这种情况,昭武皇帝做了一切的努力,甚至放弃了北边的关防,几乎把所有的本钱都砸了进去,但是一直到现在… 主力战场,也只是做到僵持而已。 也就是,仅仅只是暂时没有恶化下去。 但是,北齐的国力,已经不足以长久的维持这种级别的战事了,现如今,燕都城里人心惶惶,朝廷里的官员,乃至于宗室王公,都跟着胆战心惊。 甚至不少人在背后嚼舌根,他这个皇上无能,登基之后没多久,南人就打进来了。 这种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昭武帝是个甘于平庸的人,或者他就是个庸人,这会儿或许不会想太多,可他偏偏又有些能力,更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少年时候甚至每在琢磨着马踏江南,一统下。 对于这种人来,现在的局势,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他几乎一夜夜的睡不着觉。 到现在,鞑靼使者穆托的到来,终于让他心里紧绷的那根弦直接崩裂开了。 这位昭武皇帝,嘴里嘶吼着让诺勇进兵之后,再一次呕出一口鲜血,然后仰面昏厥了过去,人事不省。 几位宰相都慌了神,立刻让人扶着皇帝躺下,然后请了太医过来。 太医到了之后,一通折腾之后,总算让昭武皇帝清醒了过来,只不过此时的昭武皇帝,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血色。 他只留了两个太医在房间里,其他人被统统赶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禁军大将军郎琰终于赶到,他越过众人,来到了房间门口,先是敲了敲门,然后开口道:“皇上,臣郎琰求见…” 过了片刻,房间里才传出了昭武帝的声音:“进…进来罢。” 郎琰应了一声,心翼翼的推门走了进去,走进帘子里之后,他很快瞧见了躺在床上,几乎面无血色的昭武皇帝。 看着外甥这个模样,郎大将军心里一个“咯噔”,他半跪在床边,声音都有些颤抖了:“皇上,皇上…” “您这是怎么了?” 郎大将军咬牙切齿:“是不是那个鞑靼部的狗奴,了什么犯上的话?臣现在就过去,将他乱刀砍死!” 昭武帝睁开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昏过去了一场,这会儿他的眼神竟然平和了许多。 他没有话,而是抬头看了看床边的几个太医,郎琰立刻会意,扭头吩咐道:“都出去!” 几个太医立刻低头,退了出去。 很快,房间里就剩下了甥舅俩人。 昭武皇帝声音虚弱,但是却少了几分戾气:“太医,朕是急火攻心,损伤了心神。” 他闭上眼睛,语气里充满了无力:“舅舅啊,朕现在…” “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处处吃亏,处处受限。” “这场仗打到现在,除了前几个月诺勇杀伤了一些南陈军队之外,朕几乎没有听到任何好消息。” “如今…” 昭武帝身心俱疲:“如今,鞑靼部也要南下了。” “舅舅…” 他看着郎琰,长叹了一口气:“朕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 郎琰连忙道:“皇上,大齐这么多年的底蕴在,一切磨难,都是能够过去的,您安心休养几,振作起来,定然能够带着大齐,走出阴霾。” 昭武帝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但愿如此罢。” “舅舅。” 他看着郎琰,低声道:“朕身边,几没有可信之人了,朕有几件事,要交代舅舅。” 郎琰“啊”了一声,然后连忙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