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大方的天子 (第2/2页)
忌。” 沈毅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这些率先投降的软骨头们会吓跑了,只要咱们的战事打的再顺一些,不仅这些软骨头们会想方设法的对大陈表忠心,而且,这个消息传到燕都之后,那些没有来得及给大陈送降书的人,也会想方设法的,把降书给送出来。” 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认真琢磨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件事,还是不要在朝廷上议论了。” 他看着沈毅,呼出一口气:“由沈卿你全权负责就是,朕随后给你写个文书,你带在身上。” “对这些降臣…”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开口道:“侯爵爵位以及三品官以下,不用请示朕,你可以自己做主,只要你许了他们,朕这里就认。” “侯爵以及三品官以上,如果当时来不及请示,你也可以先应下来,不过事后要给朕来一份文书。” 沈毅站在皇帝面前,微微低头,应了声是,然后笑着说道:“陛下对他们,真是大方。” “朝廷已经打的很难了。” 皇帝苦笑道:“这个时候,能投降过来一个人,战事就能结束的快一些,朕在北边的将士们,也就能少死一点人。” “对了。” 洪德帝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按照沈卿送上来的奏报,北边的周世忠父子,与北齐已经貌合神离了,能不能把他们父子争取过来?” 皇帝面色严肃道:“如果这父子二人愿意带征南军归降,朕可以许给他们家世侯,封一品官,还可以让他们继续领兵。” 这一下,沈毅都有些惊住了。 “陛下,您这也太大方了一些…” “征南军手里,好几万精锐。” 洪德帝面色严肃:“如果他们愿意归复,这一场北伐,就会顺利的多。”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又补充道:“当然了,他们父子即便归降,将来在大陈也会慢慢走到边角,与沈卿你,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沈毅微微摇头:“臣没有与他们父子攀比的意思,臣与那周元朗接触过,他们父子恐怕很难愿意归降。” “为什么?” 皇帝有些疑惑:“他们两边不靠,总不能想自立为王罢?” “陛下莫非忘了,二十多年前那场两淮之战?” 沈毅轻声道:“他们父子知道,他们家跟咱们大陈是有大仇的,因此不敢归复。” 洪德帝愣了愣,随即摇头道:“周晋安已经死了,杀了他的后人,二十多年前那些将士们,也不能死而复生。” “皇考也不能…” 洪德帝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他们父子愿意归降的话,前线的将士们可以少死数万人,为了这数万人的性命,二十多年前的事,朕可以忘掉。” “沈卿再在前线跟他们接触的话,告诉他们,朕可以亲自与他们订下盟书血誓,今后世世代代,绝不相害!”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要不然,陛下您从朝廷里,派遣使者到他们军中去跟他们谈?” 洪德皇帝摇头。 “你是前线主帅,朕既然让你统帅诸军事,就不好再派人到前线去,免得两相干扰,这事到底如何办,还是沈卿你来做主。” “不过能劝降还是劝降,这场战事越快结束越好…” 他看向沈毅,有些无奈的说道:“沈卿可能还不知道,今日朝会要议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明年加捐还是不加捐。” 沈毅默默点头:“臣…明白了。” 皇帝又把目光看向桌子上的北齐大臣降书,然后抬头看着沈毅,问道:“今天朝会上,那个姓郑的年轻人…” 沈毅摇头:“臣不认识。” “不过…” 沈老爷想了想,继续说道:“他洪德十年才中进士,却知道上官田光祖洪德十年十一年的旧事,显然,也是个有心思的人物。” 皇帝陛下呵呵一笑。 “朕也想说这个。” “洪德十年十一年,他应该…” 大陈天子微微眯了眯眼睛。 “还没有补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