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时代_第八十九章 重启深度变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重启深度变革 (第2/2页)

间共用的特征如果形成产品平台,就可以通过增加少量的特性组合出多款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同时不会因为人员变动而混乱。第四,部门墙厚重。耀华是一个创新公司,同事之间关系比较良好,团队富有战斗力,但是部门墙已经初见端倪,举个例子,产品设计不是作为整体考虑,硬件开发与软件开发通常彼此独立,导致在集成时需要重设计。第五,项目管理缺乏章法,没有合理地设置评审点……”史密斯足足说了十大“罪状”,说得隋祖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都不知道如何回应。“史密斯,一言以蔽之,你是不是说耀华靠的是个人能力,不是组织能力,可能导致企业的发展不稳定。”郝仁说道。“正是如此。”史密斯点头。“就说怎么建吧。”隋祖禹也不解释,就想知道怎么解决。“其实,ITS的母公司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一次困境,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销售收入停止增长,利润急剧下降,公司几乎面临亏损。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我们在研发费用、研发损失费用和产品上市时间等几个方面均远远落后业界。为了扭转局面,公司决定在不影响产品开发结果的情况下将产品上市时间减少50%,费用浪费减少50%,从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两个方面对其产品开发模式进行变革。效果是明显的,公司恢复了增长,并从1993年到1998年,总共节省了120亿美元的费用,硬件开发时间从4年下降到16个月。后来我们把这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开发模式总结了下来,叫做集成开发流程,简称IPD。”史密斯得意洋洋地说道。“这个流程有何神奇之处,让ITS起死回生?”郝仁问。“主要是三方面,一通过流程重整和产品重整,关注市场、客户需求和有效的产品开发,优化投资组合和合理使用资源,保证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建设使用公共基础模块和产品管理平台,采用并行开发模式缩短开发的时间,降低综合成本。三是通过建立跨部门的产品管理团队,并辅以有效的考评体系来保证了整个产品开发有效的进行。最终达成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史密斯说。“史密斯,我有个问题。既然这套方法这么有效。为什么你不在一开始就推荐给我们?而是一直帮我们组建IT流程。”隋祖禹问。“还没有到时候,集成开发流程需要依托较好的IT基础,否则不好管理。另外,因为涉及部门众多,一般企业贸然推行阻力巨大,需要内部达成共识,有耐心地去推行,毕竟从混沌到清晰,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史密斯说。“那为什么现在到时间了呢?”郝仁问。“因为你想要提升效率,缩短周期,管理层的重视就是最好的契机。”史密斯说。“我们与VOD的联合研发也可以依靠流程来提效?”郝仁问。“把VOD当做耀华的合作部门,围绕同一个目标,跨部门协作有何不可。”史密斯说。“那我们还等什么?开始吧!”隋祖禹说。“开始吧,史密斯,你真是一个好的推销,又向我卖出一项高价服务。”郝仁说。“郝总,今天可是你先找我的。”“哈哈哈哈。”“喝茶,喝茶。”……凉亭茶香四溢,一场与研发抢时间的比赛已经在这里酝酿起来。耀华技术销售主管办公室。“刘总,听说了吗?终端那边又开始搞运动了,花大钱要引入一个什么集成开发流程。”刘达喜的秘书小王说道。刘达喜听了直皱眉头,说道:“前不久才以搞芯片和海外扩张的名字和赵总要走了一大笔钱。现在又开始搞变革,像个无底洞一样,我们挣再多钱也是扔进去。”“谁说不是呢?刘总整天四处跑单,都给这些败家子花了,我听了都心疼,是不是给赵总反应一下,公司的钱不能这样乱来。”“我找个机会提醒下赵总,你先出去吧。”刘达喜见秘书出去,点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郝仁的子公司这些年发展迅猛,赵扬偏爱不说,周边得了好处的部门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甚至抢着凑上去。只有刘达喜心里很是看不惯,年轻人太爱出风头,表面功夫做得震天响,这次还不是一样,自己是时候旁敲侧击赵扬一下,让郝仁适可而止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