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王之蔑视,曲突起薪(这一章记得插眼) (第6/6页)
每升!” 瞬间! 周围安静了。 女人顿时瞪大眼睛,直接从曾媛手里拿过血糖仪。 此时,下午三点半。 餐后两小时。 而患者的血糖在7.8mmol/L! 这是一个很接近于正常数值的血糖。 显然,尹翠兰有些不相信。 “怎么可能?” “这……” “爸,你是不是打胰岛素了?” 尹翠兰很难解释这个现象。 正常情况下,正常人的空腹血糖范围:3.9-6.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在7.8mmol以内,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需要进一步糖耐量实验筛查。 显然,此时老人的血糖,无限接近于正常值! 这对于一个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好消息! 尹翠兰很难接受,要知道,父亲上周的时候,血糖检测结果是11.9。 而餐后更是有20,甚至是27-28…… 现在竟然只有7.8?! 一时间,尹翠兰有些难以接受。 老人惊喜的说到;“瞧,我说了,中医肯定是有效果的!” “谁说中医就不能治疗糖尿了呢?” 尹翠兰不服气:“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吃中药要停胰岛素的!” “你可能是最近血糖比较正常……” 陈南没有理会,淡淡的说了句: “我没有让用胰岛素,是为了更加准确的治病。” “的确,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发展很快,以至于产生了很多很好的药物,很好的检查手段……” “疼痛,吃了止痛药,不疼了!” “高血压,吃了降压药,不高了!” “高血糖,用了胰岛素,瞬间恢复正常了……” “这是好事儿,但是……也是不全是好事儿。” “因为……他们隐瞒了患者真实的情况,也掩盖了疾病的发展!” “现代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很好的药物,把患者的疾病带来的痛苦给掩盖住了。” “但是……掩盖了病痛和表现,就治好了疾病了吗?” “没有!” “通过疾病的一次次的隐藏,一次次的爆发,带来的是人体整体功能的改变。” “止痛药好吗?好,真的好,立马止住了疼痛,不疼了!” “但是,这个疼,能好吗?” “不能!” “而且,甚至会伴随疾病的发展,越演越烈,变得不断加重,从一个急性病,逐渐治疗成了一种慢性病。” “然后从一个慢性病变成了一个终身服药的病。” “现在人们跟你说,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你肯定会说对的!” “任何人跟你说,高血压、糖尿病能治好,你肯定认为他是骗子。” “呵呵……” “对了,就是这样的观念。” 陈南淡淡的笑了笑,看不出情绪来。 但是,周围众人看着陈南的眼神,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张学海若有所思的看着陈南,却陷入了沉思之中,陈南的话,对他来说,太过于启发了。 这个年轻人,能说出来这样一番话,实在是很有深度。 张绍庭原本想要来干他一炮的。 刚好听见有人怼陈南,正好听一听。 于是……他便开了录像,发到了群里面。 但是! 此时此刻,张绍庭却愣住了。 因为陈南的话,显然很有意思。 陈南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现在这种社会的理念,还有技术的发展,很容易把人带到一条歪路。” “所以,健康、疾病、生命,这是需要去调节,去处理,甚至疾病也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你需要的是调节,而不是去堵。” 说道这里,陈南继续说道: “我不用胰岛素,是因为不需要用。” “甚至用了以后,会对患者有危险。” “他现在餐后7.8,如果用了胰岛素是多少?你想过这样的后果吗?” 尹翠兰听完,脸色铁青。 因为这个后果,太危险了。 高血糖,不会导致太危险的情况。 但是! 低血糖,是会要命的! 尹翠兰脸色很难看…… 陈南摇头,他根本没有把尹翠兰放在心上。 陈南只是继续说道: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曲突徙薪!” “什么意思呢?” “古代有个人,喜欢把柴火放在灶台旁边,因为用的时候方便。” “这个时候,有个人来劝他,放远一点,小心点着了引起火灾。” “人家不在意!” “直到有一天,家里着火了。” “而这个时候呢,有人帮忙救火,给把火扑灭了。” “这个时候,人家就很感激,但是……他感谢的人,是扑灭火的人,而不是劝他把柴火放在远处的人!” “这是人性,可以理解。” “我今天是给老人家治好了疾病,他才会感谢我。” “如果我只是劝他,不要只关注血糖,要重视身体的整体机能,他不会感谢我!” “他只会感谢,给他降血糖的人。” “这样的价值观,容易滋生一个产业,什么产业呢? 就是你去作,去浪,等完事儿了,我来给你治,你看着化验单上的东西好了,你觉得自己病好了,但是……你真的疾病好了吗?” “呵呵!” 说完之后,陈南摇了摇头,呵呵一笑。 起身离开了! 而尹翠兰,却脸色通红,一言不发。 他以为陈南会讲出一大堆的中医道理,中医理论去狡辩,但是…… 陈南没有。 甚至…… 陈南压根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现场的人,所有人,都却被陈南的这一番话,给说的沉默了! …… ps:晚了一些,是因为要多写一点,剧情写完整。 12000送到。 这一章可看性比较高,建议大家好好看一看,这是选自张文兵先生的一段理论,我很喜欢,也认为很有道理。 老手的书,会有干货,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不只是开心了,爽了,更重要的是要有些收获。 这可能是唯一一本中医书,但是这本书里,会汇聚家里几代人还有一些名师、大师对于中医的理解。 这个时候求月票有点破坏气氛…… 但是,还是得求一下。 哈哈哈…… 最后感谢:lyglian、焕灬灯下黑、这个电话加班费三位大佬的1500打赏,感激不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