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郝冬梅还是陶俊书? (第2/2页)
海雪原》完结,新的评书《铁道游击队》顺利接档。评书刚推出,便受到建设兵团几十万知识青年和官兵一致好评。 为此,军区首长还特意在礼堂接见了周秉坤。 可以说,这半年,周家兄弟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这一次来十二连农场,除了回家与老婆共度周末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商量一下。 就是在给周蓉信里所说的,建设兵团推荐知识青年上大学的事。 建设兵团推荐知识青年上大学的名额十分有限,所以各方面要求都很高。 因为社会关系都不够不纯洁,郝冬梅和陶俊书对推荐上大学本来没抱有多大希望。毕竟一个是有问题高干女儿,一个是大资本家的女儿,轮也轮不到她们。 没想到,机会还真的来了。 因为周秉义和周秉坤在兵团表现突出,对于她们的家属,兵团也格外照顾。郝冬梅和陶俊书的社会关系,以结婚后为审核重点,结婚前只做参考。 就这样,她们两人的身份审核顺利通过了。 在建设兵团这些农场中,有高中文化的女知识青年并不多。在十二连农场,有资格被推荐上大学的只有郝冬梅和陶俊书两人。 不过,兵团里有规定,一个农场只有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这意味着两人只能走一个。 另外一个明年有推荐名额,才能走。 如果明年没有推荐名额,就走不了了。 本来没抱有多大希望的周家两个媳妇,现在却要二选一,这是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因为郝冬梅和陶俊书的特殊关系,十二连农场并没有把名额指定给谁,而是让她们自己决定谁走谁留。 知道这个消息后,郝冬梅第一时间跟陶俊书表态,她要留下,让陶俊书走。 原因很简单, 陶俊书是南方姑娘,北大荒冬天太冷,在外面劳作她身子骨受不了,能早走还是早走的好。 而陶俊书却没有同意,她也向郝冬梅表态,她要留下,让郝冬梅走。 原因同样简单, 过完春节,郝冬梅虚岁都二十六了,而她只有二十一,比郝冬梅小五岁,能等得起。 其他农场为一个名额你争我夺、甚至不择手段的时候,郝冬梅和陶俊书却都在为对方着想,相互谦让着。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年底前就要上报最终推荐上大学的人选。再谦让的话,时间都过了。 尽管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可对于让谁去上大学的问题上,周家兄弟与周家媳妇的态度完全一致 ——我家媳妇留下,你家媳妇走。 可推来推去,总得有个结果。 于是,周秉义和周秉坤约好,这个周末一起回十二连农场,四个人坐在一起,好好谈谈。 …… 隆冬时节,北大荒滴水成冰。 尽管火炕已经烧了两个点,屋里还是不暖和。 周秉义、周秉坤、郝冬梅、陶俊书这一家人,身上盖着棉被,围坐在炕桌。 都是家里人,没有太多的客套,直奔议论的主题——由谁上大学。 作为周家的老大哥,周秉义先开了口: “冬梅、秉坤、小陶,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事,表面上是冬梅和小陶的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周家的事。 我作为周家长子,有责任为弟弟meimei做出表率。 这里,我表明态度,这个名额给小陶,冬梅等到明年走也不迟。” 周秉义还没说完,周秉坤将他的话打断, “哥,周家一向是爸做主,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做这个表率了。 我和小陶商量了,这个名额只能给嫂子。小陶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是不是,小陶。” 周秉坤向陶俊书望去。 “是啊,嫂子,我比你小五岁,能等得起。”陶俊书握着周秉坤的手说。 “小陶,你比我年轻不假,可你是南方人,身子骨受不了这边的严寒。 虽然吉春冬天也很冷,可比北大荒还是暖和很多的。 再有,吉春音乐学院不是总有推荐名额。要是明年不招生,你就去不了音乐学院了。 我觉得,还是你走的好。”郝冬梅接过话来,言之凿凿说道。 “嫂子,就算明年音乐学院不招生了,还有吉春师范大学可以去。 吉春医科大学要是不招生,你就得去很远地方读医科大学了。哥可说过,嫂子你是立志做一名医生的。 怎么看,都是你去读的好。”周秉坤道。 “我立志做医生不假,可其他专业也能接受。 小陶就不一样了。 师范大学虽然也有音乐系,可与吉音比起来,可是天壤之别。 再说,小陶身体也不行,我看她冻的,我都心疼。”郝冬梅拉过陶俊书的手,捂在手里。 “嫂子,现在小陶在上海的父母已经被释放,不再是敌人了。 前些天,我跟文团长说过,他说可以让小陶到文工团演奏乐器。文工团也暖和,也不用出去干活,小陶身体没问题的。” “那也不行,再怎么说,吉春也比北大荒暖和。”郝冬梅摇摇头。 就这样,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从晚上六点争论到晚上九点,炉子里的火都快灭了,也没争论出个结果。 周秉义见状,知道再争论下去也没有太大意义,于是道:“秉坤、小陶,我有个主意,你们看行不行。” “大哥,你说。”周秉义道。 “咱们周家,除了我们哥俩外,还有你姐、也是我妹。 我觉得,既然我们争不出结果来,那就让你姐帮我们拿主意,她说谁读大学就谁读大学。 你们觉得怎么样?”周秉义娓娓道来。 “我同意。不过我觉得还是让姐夫拿主意更好些。” 周秉坤对陆天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对jiejie却不那么信服,故而这么说。 听弟弟这般讲,周秉义问:“冬梅,小陶,你们有没有意见?” “没有。” “没有。” 郝冬梅和陶俊书异口同声道。 “要是没有意见,明天我就写信,把具体情况跟陆天在信上说一下,让陆天来决定是冬梅读大学,还是小陶读大学。” 周秉义斩钉截铁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