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玄奘遭无妄劫,悟空闯紫竹林 (第1/2页)
上回说到,观世音菩萨架着祥云,只在李玄奘,孙悟空师徒两人头顶上空盘旋。 眼见取经人师徒并无纠纷,一片祥和景象,自是无法骗取“紧箍儿”让孙悟空带上。 若菩萨蓄意行事,反让孙悟空察觉,自己对祂不利,到头来惹得孙悟空起疑心。 一桩好事,倒成了坏事,说不得李玄奘,孙悟空两人,因此而离心离德。 对取经计划大大不利,耽搁了佛门数百年来,精心策划的谋略,到时候孙悟空撂担子不干。 岂非便是所谓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徒惹道教,景教,婆罗门等其他教派私底下笑话? 观世音菩萨在云头上观测师徒两人,心中满是纠结情绪,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观察了数日,到最后见孙悟空和李玄奘,连半句口角都没有,果然是无机可乘。 又招来暗中保护李玄奘的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还有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询问。 这些神人俱是异口同声,声称齐天大圣孙悟空和取经人,师徒关系和睦,并没有什么不妥。 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转身离去,驾祥云至灵山大雷音寺中,向如来佛祖禀告此事。 佛祖听了菩萨的汇报,只淡淡说了一句话道,“心猿若无二心,才是佛门幸事。” “大士无需有太多担忧。” 菩萨这才重新展颜,露出笑容告退,返回珞珈山紫竹林,静静等待西行上后事不提。 只说孙悟空瞪大火眼金睛,时刻暗中注意菩萨动静,见祂最终驾云离去后,才松了一口气。 经历过一次“西游”,这猴子如何不知道,观世音菩萨就是取经大计总策划? 西行路上,这位菩萨纵容自己座下两只宠物,一条金鱼和一只金毛犼私自下凡不说。 还暗地里教唆太上老君,放出协助炼丹金银两童子,以及西出潼关一路跟随的青牛精。 阻碍唐三藏师徒四人,便是连孙悟空,都大大吃了苦头,被金银童子还有青牛精手里法宝,来回折腾。 美其名曰,为师徒四人设置试炼,知道取经艰辛,才能明白求取真经之不易。 惹得孙悟空直接当李老君面前,破口大骂观世音菩萨,说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些故事,孙悟空才会知晓,原来那西行路上的诸多磨难,皆是观世音菩萨在后头,暗戳戳背后精心设计,才能够凑满九九八十一难…… 也幸亏唐三藏是个实心的和尚,虽迂腐了一些,但取经之心着实坚定无比。 才能够在一次又一次,被妖怪捉走后,依然矢志不移,继续重新踏上取经路程。 连孙悟空都对他感到暗自敬佩不已。 此时重新再走一次“西游”,孙悟空对观世音菩萨颇为忌惮,不愿被迫带上“紧箍儿”。 祂不杀六个拦路强盗,又刁难了李玄奘长老一番,然后见好即收,并未和长老发生矛盾。 做出一副师徒和睦模样,迷惑他人,使得观世音菩萨无机可乘,无可奈何离去。 便是观世音菩萨招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询问,也故意装作浑然不知模样。 可谓是在取经伊始,就有了很大不同,只觉心头十分愉悦,连脚步都轻快几分。 李玄奘长老虽不知晓,徒儿为何心情愉快,但觉祂一心一意护持,亦是满心欢喜。 孙悟空骗过了观世音菩萨,一路领着李玄奘西行,不觉间天气越发寒冷。 师徒两人行走在那险峰峻岭中,越过了诸多悬崖峭壁,趟过了崎岖不平山路。 只见腊月寒天,朔风凛凛,呼啸而至,吹得李玄奘长老浑身寒冷,不住哆嗦。 这长老终是rou体凡胎,不比孙悟空天仙之躯,寒暑不侵,受不得冷冬寒气。 看官,你道为何会如此? 原来是因为,前番观世音菩萨到了中土大唐长安城,却被长乐公主一惊扰,匆匆返回灵山。 竟忘记了赠给李玄奘长老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使得李长老失去了庇护。 或曰,吾观《西游记》者,那唐三藏长老,从未畏惧酷热寒冷,怎的到了你处,只换个“李玄奘”名字? 便怕了起来? 岂知正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忘了给长老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故才有此劫。 那《西游记》原著中,唐三藏不惧冷热,寒暑不侵,正是这两件法宝的妙用。 有道是,锦襕袈裟,装备了“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还有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 因此才能“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明心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那九环锡杖则是,“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