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蛊】  (第1/1页)
    次日,清晨。    何年被楼下“节日酬宾”的喇叭声吵醒。    他迷迷糊糊地将窗帘拉开一道小缝,朝楼下看去,就见整条街道都洋溢着节日气氛。    伴着泥土芬芳的草药味也趁机闯进了他的鼻腔,让他瞬间清醒。    端午已至。    明明龙作为图腾的一面早就被人们忘却,可这个颇具图腾祭意味的节日还是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    说起来,何年计划炼制的蛊,跟这一天也颇有渊源:    人们认为,草木药性和蛇虫毒性会在农历五月初五达到极致,所以不管是行医济世的郎中还是意图害人的巫师,都会在这天收集材料。    以金蚕蛊为例,有些民间传说中提到过它的炼法,就是在端午这天,捕十二种毒虫置于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四十九天后再将其取回,盛于香炉之中。    虽说制卡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有些强迫症的何年,还是觉得在那一天制卡,成功率或许会更高一些。    就像他之前在有闹鬼传闻的仓库中制鬼类卡一样,沉浸式制卡,氛围直接拉满。    就是时间太紧了点,下单的东西也都没到……    “叮咚!”    何年这边正想着快递的事,那边门铃就被按响。    “订单已送达,祝您端午安康。”    打开防盗门,就见楼道内站着一个红鼻子木偶,胸口插着能量卡,正一顿一顿地说着祝福话。    何年有些无语:这狗屁快递公司的制卡师难道不知道有种东西叫恐怖谷效应吗?    “等等,恐怖谷效应……”    何年眼前一亮,脑中闪过了许多有趣的点子,有空倒是可以一试。    “谢了啊。”    他随口道了声谢,从木偶手中接过快件箱。    箱子很轻,打开后只有一个被填充泡沫包裹起来的卡盒。    显然,他下单的毒虫器皿都被店主封装进了卡牌中,不然都等不到他来炼化,半路上“小伙伴们”自己就开始互相吞食了,想想那画面都让人牙酸。    “绘卡笔、点化液、空白牌、聚灵毯……”    将卡盒放在桌上,何年转身回屋,念叨着从柜子中取出制卡器材。    然后将卷起来的聚灵毯在客厅铺开,按照一定顺序将制卡器材以及承载着素材的卡牌散落在毯子的各个标记点,随即盘膝坐在聚灵毯最中间的那个圆圈。    下一刻,呼吸法自行运转。    潮水般翻涌的心力带着他的精神融入虚空,进到一个无限飘渺的空间。    被放置在毯上的制卡器具及素材卡牌,也紧随其后地化作点点星光,落在他眉心之中。    等到何年再次睁开双眼,窗明几净的客厅已经被一片白茫茫的天地所取代。    这便是存在于人精神世界中、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识海。    制作、强化、修复等一切与卡牌有关的工作都在这里展开。    早就是老手的何年这时显得无比熟练,抬手一挥,器具素材就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制卡这事说起来复杂,无非就是实验模拟、信息添加、卡面绘画、卡背铭刻四步而已。    所谓模拟实验,就是把后三步流程提前走上几遍,通过调整素材配比、润色卡牌信息、设计卡面图样等方式,将腹稿逐渐完善,直到可以造出卡牌。    首先就是要确定打造目标。    秉持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何年的第一选择自然是有“蛊中之王”一称的金蚕蛊。    金蚕蛊炼制需要十二只不同种类的毒虫。    何年下单了几十只,能够组成的搭配方式无比之多。    可在心力加持下,他很快就从中选出了最优的一种。    文字雕琢更不必说,何年起点码字人出身,这点功底还是有的。    而看似最难的卡面绘制其实并不需要制卡师绘画技巧有多高超,心力加持下,绘卡笔会自动画出其心中图样。    当然,最基本的审美、构图能力还是要有的,否则图画无法印证文字信息,卡也是造不成的。    就这样忙活了一上午,模拟实验顺利完成。    何年倒是显得十分轻松,可要是换做本世界其他卡师,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原因很简单:没有方向就容易走弯路,绕来绕去的,没个十天半个月都很难完成。    这还是顺利的,有些执念深重的卡师甚至可能为了一张牌倾尽一生。    不过这种轴人还是不多见的,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先辈“遗产”去复刻卡牌。    这样做固然轻松,可是造出来的牌没有【独一性】,碰到【金蚕蛊】这样的牌,就是同样的等级品阶也有可能被直接秒杀。    这个世界对【知识】就是这样偏爱。    何年算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制卡!”    何年大手一挥,决定趁热打铁,抬手就从素材堆中抽出一张空白卡,又取过封装着瓮缸的素材牌。    前者在他的心力引动下快速升空,伴随着诸多奇异景象,融进了识海之中。    后者则是落在地上,变成了一口沾染泥土的大缸。    何年于是心念一动,开启缸顶封盖,投进了十二张封装着不同毒物的卡牌。    伴随阵阵强光闪过,缸里开始出现阵阵令人牙酸的嘶嘶声,缸体也不住晃动。    何年不慌不忙地取过绘卡笔,提笔挥毫,在虚空中写下【金蚕蛊】三个大字。    字一落下,瓮缸瞬间安静下来,只散发出阵阵荧光。    何年于是继续书写:    【华夏民间流传着一种名为“蛊”的巫术。】    【其具体来由已不可考,制法却是大同小异,即以虫蛇之类,用器皿盛贮,听其互相食啖,有一物独存者,则谓之蛊。】    写到这里,何年稍作休息。    他看似只写下了几十个字,可实际上,他对【蛊】的理解,已经通过【绘卡笔】这个媒介,尽数融进了空白卡之中。    作为承载一切的器皿,这些时不时如雨点般散落各地、还没有精灵世界红白球值钱的神秘物品,完全有资格代表卡牌世界的“天地”。    除了可以封装法术、装备以及生灵神异外,它们还能解析、具现和承载一些从未出现过的【定义】或者说【概念】。    由于何年之前模拟实验时就已进行过【蛊】的定义,这次解析进行得无比之快。    几乎是在他停笔的瞬间,那一行行字迹就呈现出了鎏金般的光泽。    “差不多了。”    眼看着盘旋在识海上空的巨大漩涡逐渐消散,何年蘸取点化液,继续书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