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赐婚 (第1/2页)
年节历来是整个大齐最为喜庆的时候,但对于都城长安来说,除夕与初一远远不如上元佳节欢腾热闹。原因无他,正是因为长安平时宵禁,虽然只禁大街,各坊市内还是可以通宵达旦乐至黎明,但跟上元这样的大节日一比还是逊色太多。上元节这一天,长安城纵横各九条大街开放十二时辰,人们可以通宵玩乐,北至宫殿,南至庙宇,东至街市,西至民坊,条条大街高挂花灯,处处人家齐放烟花。天子会亲自在承天门遥望长安盛景,颁布赦令并放出一盏长明灯以助民乐。长乐坊内的胡人酒肆整夜欢饮,朱雀大街可对平民百姓开放,花船栽着当世最受欢迎的伶人自南到北,平时没钱听戏的人此时都可一睹其容。但最热闹迷醉的地方,还是要数东门外万年桥另一头的夺锦重楼,这是一个除含光殿外最大的建筑,雕梁画栋,四栋硕大阁楼由曲桥相接。入夜之后城门关闭,这里就是长安最为活跃的地方。最漂亮的胡姬,最馋人的酒,最魅惑的舞姿,最华丽的金银器,最辉煌的灯火,甚至最圆的月亮,对万千大齐百姓来说,夺锦重楼的吸引力,或许远远高过那巍峨高耸的皇宫。 上元节长安昼夜不停,欢闹十二时辰,东门彻夜开放,万年桥和夺锦重楼迎来一年之中最顶峰的华丽。不知是谁在万年桥上对月倾诉衷肠,谁在灞水之上乘舟踏歌而过,谁在夺锦重楼之上醉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坦胸露乳,丝毫不被正月的寒气所影响。而路过的人也只会窃笑一声,并不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伤风化。上元节这一天,整个长安城都醉倒了。 沉浸在短暂而疯狂的欢乐之中的并不仅仅是百姓,王公贵族似乎更有权利享受。夺锦重楼共五层,其中第五层也是寻常人上不去的高度。似乎脚下的地板都要更厚些,以至于下面几层鼎沸的喧嚣声,传上来都显得模模糊糊隔了一层云雾似的。高长珩看着脚下的木板,发呆似的想。突然上面有人喊他的名字,高长珩抬起头,看见八王高长瑨喝得满脸通红,正举着酒杯要他陪酒。高长珩笑了笑,举起酒杯向他示意,高长瑨闭着眼睛一饮而尽,而高长珩只是浅浅挨了挨唇角,剩下的都随手倒进了一旁的碗里。 高长瑨今日的心情不太好,或者说,他最近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今天他带了一堆身边的僚属和朝中官员在夺锦重楼相会,此刻正揪着一个左拾遗发怒,埋怨他前几天的奏折上的不好,没能在皇帝面前好好参上官湛一本。 “殿下,越州官员调度一事上官大人做的的确没什么不妥……”左拾遗皱着眉缩成一团,高长珩听了就发笑。高长瑨是让你找理由的吗?他不过是找人发个脾气罢了。果然,高长瑨唰一下将手边的玉酒杯砸在地上,怒道:“没什么不妥你们不会找出不妥来吗!怎么之前个个跟我说做事没什么不妥没什么不妥,结果让高长瑜的人一参一个准,现在轮到让你们参别人了,就‘没什么不妥’了?” 高长珩憋了一下才把笑意憋回去,在场的人不知怎么想,反正表面上是屏息凝气了。有手脚麻利的奴婢迅速上来打扫干净碎掉的酒杯,一旁奏乐的乐人们乐声丝毫不颤,跳舞的舞者也依旧流畅,可见这夺锦重楼当真不是凡俗之地,至少能上这第五层伺候的,都是察言观色,极其掂的清分量的人。 也是因为如此,京城中才有不少人愿意到这里来商榷一些隐秘之事。这个地方身处长安城外,似乎也就成了一处遗世独立之地,莺歌燕舞,欢饮达旦,任何的盘算,他们听到了就当听不到,看到了就当看不到。这样默认的法则,反而使夺锦重楼得以栖身在天子脚下。 高长珩看着那些乐人舞姬平静的脸孔,眯了眯眼睛。如果能撬开他们其中一人的嘴巴,不知道会得到多少有价值的消息。可惜,这里的人就跟这座楼一样,几十年来从未听说有人能将其收为己用。 高长瑨还在发脾气,看来之前沙州盐场一事功亏一篑,使上官湛临时反悔没将女儿嫁给他的事情他一直耿耿于怀。不过高长瑨素无精巧心思,且看他不分青红皂白让麾下拾遗弹劾上官湛就知道了,完全是小孩子发泄情绪的做法。这样的人,如果不是纯贵妃在后面帮他精心谋算,他高长瑨哪里能有今天的地位。 高长珩是今天从宫中宴饮出来之后,被高长瑨临时拉来的。元宵家宴之后,高询特意留下五王高长瑜,不知道说些什么,这让高长瑨觉得不爽,出殿门瞧见高长珩,就顺手拉他一起到夺锦重楼玩乐。他倒也完全不避讳在高长珩面前说起自己跟高长瑜相争一事,一方面是因为朝野上下无人不知五王和八王的党争。高长瑜的特点是深沉内敛,有时还会做点兄友弟恭的表面功夫,但高长瑨觉得大家都是针尖麦芒恨不得戳死对方的关系,还要搞虚与委蛇那一套很不豪气,所以从不避讳跟他的对立;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完全不将高长珩放在心上。在他眼里,皇子们只有两类,死对头高长瑜和其他人。 骂够了人后,高长瑨斜躺在榻上跟伺候的舞姬逗乐,周围的大臣们早就习惯他的性子,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此刻一个个也放松下来。一时间屋内酒气弥漫,高长珩趁人不注意时,悄悄从屏风后面退出去,想找个地方透透气。 夺锦重楼应该是长安城除了白鹿塔和宫中的花萼相辉楼之外最高的地方,站在第五层的檐廊中,可以远远看到万年桥上的灯火辉煌和长安城中璀璨的欢腾景象。圆月高悬,但倒映在水中的月影却在连绵一片的摇曳灯影中显得俨然失色。每每登高望远,高长珩都不由得衷心感慨一句长安盛景,此间难得。 正在他眺望远处时,忽然觉得身旁出现一道目光。高长珩转过身,惊道:“五哥?” “长珩,你也在这里,我还以为你早就回府了。”高长瑜穿着一身华贵的朱紫色衣裳,闲庭信步地走过来,高长珩躬身行了个礼,应道:“方才从太和殿中出来,被八哥叫到这来的。” “上元佳节,按长瑨的性子,是得来这逛一逛的。”高长瑜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就像戴着一副漫不经心的面具。即便是对高长珩,他也依然表现得严丝合缝,无怪乎大家都说他心思缜密,相比起高长瑨来说难对付了不止一星半点。高长珩默默想。 “五哥也是来游玩的吗?”高长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