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穹庐秘宗后传 第三章之一 (第2/2页)
起身,满怀希望的带着两个精神焕发,要跃跃欲试有意外收获的孩儿,借助于天空中一片正在疾奔清云雾霭的掩护,平安无事的穿过了风大浪高,且鱼龙混杂的巴拉巴克,巴士海峡等海区,急急忙忙向着辽阔的太平洋彼岸目标地域飞奔过去。 按照父亲麟灵龙事先制定好的第一套寻找失踪孩儿实施方案,他们首先来到了东北亚大陆上,屹立在迤逦悠然的长江岸边,一座颇有刚烈不折好名气的革命历史古城中,改換成普通人的装束去实地探索一番。 这是一个在华夏美丽神话传说之中曾出现过,从天上遙不可及的仙山琼阁里面飞出来的一对神奇吉祥的九头鸟,它们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古老文明土地上,尽心尽力的驱赶旧日岁月留下的污秽邪恶,给勤劳善良的人们带来了美满幸福祥云的好地方。 精神头十足的浑圆太阳正在使劲向上爬高、露出灿亮金脸的上午,麟灵龙一行身背着装饰着红飘带的青竹笠,手中有节奏敲打着一面阿拉伯式的椭圆形椰木鼓,半躬着希望会有一些美妙收获的腰身,装扮成走街串巷的憨厚小商贩,拉着一辆胶皮轱辘和双横梁的大板车,连声吆喝着:高价收购废旧物资,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用尽了刚学会的向路人谦卑讨教消息方法,不停的向路边过往来去的行人来打听着,两位失踪孩儿一些不确定来源的踪影。 炎热的太阳高挂在头顶上的正午时分,精疲力竭的麟灵龙父子一行带着无意间收购上来的数十枚、尚未在世面上流通的、宣统三年“反龙”版的大清银币,穿过了楼堂馆所林立的古城临江北侧,一座年代久远,且高大不俗的青灰色城墙中间、一个拂动着阴涼之爽风的拱形门洞,步伐蹒跚的来到了一座八角青瓦屋檐下,悬挂着一面;“方婆遗风”黄色帘旗的茶楼里面,迎面扑上来一股令人神怡心爽的香茗清气,让他们一行早已疲惫不堪的精神、立刻为之一振。 在规整摆放着一排古色古香青花瓷,和各式样彩陶茶具的红木柜台后面,还悬挂着一幅中国明代悠闲诗人许仕叔,挥毫舞墨撰写的真迹诗文:“乃知一饮一滴水,思至久远不可磨”。 在飘荡着华夏风土人情与世相气息的茶馆里,一位头上戴着顶无沿白帽,察言观色本事极佳的老伙计,见到这几位刚走进店门、衣着打扮简朴的外乡客人,举止气度之间隐约透露着一种高雅不凡感觉,便笑呵呵的迎上前打个招呼,然后穿过了客人云集、喧哗不断的前堂大厅,把他们引入到了、环境相对安静的楼上雅间里摆凳就座。 一会儿便动作麻利的沏上来一壶上等的西湖龙井绿茶,并把几样有着当地特色风味的: 金瓜饼、糍粑、炸臭干、鲜豆皮、欢喜坨、月湖藕之类的小茶点,和一叠用冷冽甜井水浸润过的湿毛巾,用一个纤细柳条编织的漂亮托盘端上来。 做为刻意要深度了解这座英雄城市光荣历史的来访者麟灵龙,一边用凉爽的湿毛巾,擦试着脸上沁出的汗水,津津有味品尝着当地这些香茗至极的茶水点心,一边向正乐悠悠哼唱着汉阳渔鼓小曲、勤快跑堂的老伙计招呼到身边,笑吟吟的与他闲聊起、一些追忆过去年代闲趣逸事的旧话来; 几十年前的一个不同寻常黎明时分,在这个貌似安静沉稳、商业气息甚浓的古城里面,曾经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旨在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运动,因而把这场大革命运动庄严的铭刻在、一直引导着人类社会正确发展的光耀史册上。 在这场开创了中华民族新纪元的大革命起义运动中,你们有没有听说或见过一些令人惊异不凡的震撼事情,有沒有留下来什么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文物,当年、那些曾亲临到起义事件现场的当事人是否还健在…… 面容略显厚道,擅长健谈风趣之事的老伙计,听罢了麟灵龙客人这些触及到往事回忆的问话后,轻轻放下手中已沏好了上等香茶的大茶壸,仰着微微发红的圆脸庞、迷瞪着湿润的淡眉眼睛细想了一会儿,又用搭在左肩膀上的白毛巾,擦掉了额头上刚刚沁出的一层汗水。 然后,他一边举起有一丈长的细长嘴铜龙壶,殷勤的往三尺外桌面儿上青花蓝瓷茶壶里续着热水,一边使用少有的激动语气,向周围在座闲情品茶的客人们,绘声绘色讲述了那场曾经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辛亥革命大风暴中,他所亲眼目睹过,令他至今仍然不能忘怀的,一个英勇悲壮的战斗场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