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贞观一十三年,西行在即 (第1/2页)
贞观十三年? 长安城外,石亭村樵夫? 在通勤的车上眯眼小憩,睡意一下子袭上来,李定迷迷糊糊的睡熟了。 再醒来,就在一间土坯房。 本来应该是陌生的房屋,李定却觉得眼熟。 他口干渴了,娴熟地倒一杯桌上的茶水,脑子里蹦出一句:这是昨晚烧的开水。 随后就像触动了机关,陌生的记忆像潮水一般,来势汹涌,李定顿时头痛欲裂,唰一下脸就白了。 这是穿越了! 记忆太多了,李定消化掉部分记忆,就有了结论。 李定惊讶过后,深吸一口气,说道:“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没见哪个穿了还能回去的,回去的都适应不了,又主动穿了。” 这樵夫也叫李定。 李定开始从李定的身份了解李定这个人,免得被人识破抓去当鬼怪上身给烧嗝屁了。 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亲戚都隔了五代以上,不常走动。 有个好友,叫张稍。 在长安文人墨客中有些盛名,与张稍同为读书人眼中淡泊名利的山人。 李定的记忆里,张稍占比较大,两人往来频繁,时常一起喝酒论诗词,抵足而眠——对不起了朋友,我们要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了,因为我不是你的李定,我熟记四书五经,怕是没有作诗词的灵性。 记忆影响,想到与张稍诀别,李定就心痛的无法呼吸。他们是清白的,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那种知己。 “李兄,李兄,在家么?” 李定心痛的感觉稍微好点,就听到有人在外面呼喊。 “在呢,在呢。” 李定应声开门,看到人,啪的一声把门关上。 是张稍来了,怎么办? 来论诗词吗? 李定急得团团转。 张稍在外面道:“李兄,你关什么门?昨日小酌后,我与你说金色鲤鱼换卦,按卦所指百下百着,你不信,今日特来叫你同去,卖了鱼再去沽酒来吃。” 张稍一提,李定还没来得及消化的记忆就翻涌上头:西门街上……卖卦先生……金色鲤鱼……百下百着…… 嘶! 李定吸了口凉气,这很是熟悉啊—— 袁守城长安城卖卦,渔夫以金色鲤鱼换卦,能在泾河水域多捕鱼虾与金鲤。泾河水族因此受灾,龙子龙孙遭难,泾河龙王大怒,要袁守城声名扫地,赶他出长安,于是与他赌雨。袁守城竟然算准了降雨点数和时辰,而泾河龙王求赢,克扣雨点数和时辰犯了天条,玉皇大帝得知就下旨魏征梦中斩龙。泾河龙王为了活命,求袁守城指点。因魏征乃李唐皇帝的官员,袁守城便教泾河龙王找李唐皇帝求情不杀,却不知梦中斩龙,李唐皇帝留住了魏征rou身,魏征梦中斩泾河龙王。 在后世,不晓得这件事的人怕是极少数。 原来张稍就是那买了卦,在泾河水域打捞龙子龙孙的渔夫。 昨日喝了酒,张稍李定在泾河边上谈的就是袁守城卖卦的事,已经被巡水夜叉听去。 后世没有流传张稍下场如何,但打捞金色鲤鱼,即龙子龙孙卖与袁守城就是祸事,恐怕泾河水族不会善罢甘休。 此去打捞鱼虾,怕是凶多吉少。 李定不忍张稍送命,拉开门,说道:“张兄,莫急去,我昨天沽酒带回家还没喝,家中还留了一盘油炸果子,进屋与我小酌如何?” 张稍不肯进屋,说道:“误了时辰,鱼虾就捞得少了。” 李定拽着他往屋里走,说道:“我们岂是贪图这点子东西的,张兄与我小酌几口,还怕误了时辰?捞的多便捞,捞的不多且果腹足矣。求富贵钱财,我们自去登科做官,不比这樵子渔夫强个百倍?” 张稍听了,幡然醒悟,点头道:“在理!在理!这几日不知怎的,就迷上了捞金鲤换卦的名利事。” 说罢,随李定进屋坐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