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不懂规矩的人  (第1/1页)
    得!    张俊平一听老人说出粉彩盘的名字,就知道对方也是行家。    也对,人家可是信托商店专门负责买卖古董文物珍贵商品的售货员,怎么可能不懂行。    前世收古董装傻充愣,扮猪吃老虎习惯了。    过枝花纹又叫过墙花,这种瓷器最早出现在雍正时期的粉彩瓷上面。    后来道光年间,这种过枝花纹才开始运用到青花瓷上面。    “让您见笑了!”张俊平双手抱拳道:“您麻烦您拿一下粉彩过枝牡丹盘。    还有那件珐琅彩瓷五福寿桃提把壶一块拿过来。”    说着用手敲了敲柜台,意思是把瓷器放到柜台上。    “原来先生是行家!”老人也抱拳对张俊平还礼道。    一边说着,一边带上手套,把张俊平要的瓷器拿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到柜台上。    张俊平问老人借了副手套带上,这才轻轻拿起粉彩过枝牡丹盘,翻过来看底款。    这是鉴定瓷器的技巧,先看底款,再看器形,其次是纹饰,最后看釉色。    历朝历代瓷器的款识都不一样,笔法、字体、颜色都各有特色。    比如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期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底款的书写非常严谨,都是由书法水平比较高的匠人来书写款识。    正品的款识一般书写水平都比较高,而且自然。    仿品往往再追求笔法水平的时候,忽略了自然二字,字体比较僵硬。    不过通过笔法鉴定瓷器,需要有比较高的书法鉴赏能力。    张俊平仔细看了一下底款,四个青花楷书,雍正年制。    字体,颜色,笔法都对,张俊平已经有了一大半的把握,这是一件正品。    翻过来再看器形,纹饰,釉色。    历朝历代官窑瓷器对器形都有严格的规制,也就是多大尺寸都有规定。    而不是匠人自己想生产多大,就生产多大。    张俊平已经非常肯定,这就是已经正品雍正粉彩过枝牡丹盘。    一件品相非常完好的粉彩大盘。    接着又看了其他的几件,都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过枝花纹粉彩。    “这几件我都要了,多少钱?”    “这件雍正粉彩过枝牡丹盘是一对,一共算你二百八十块钱。    这件乾隆粉彩过枝莲花纹大碗,一共是四件,收你五百。    这件康熙珐琅彩瓷五福寿桃纹提把壶配有四个小茶碗,收你三百。    一共一千零八十块钱。”老人很麻利的报了个价。    张俊平被吓了一跳,谁特娘的说建国后到八十年代以前古董都是白菜价?    真特娘的瞎胡扯。    这六件粉彩和一套珐琅彩瓷放到后世,能卖一个多亿。    而现在只要一千块钱,这么算确实是白菜价。    可特娘的,后世一套什刹海的四合院,随随便便就上亿。    而这个年代,一千块钱,都够在什刹海买套四合院了。    所以说,好东西从来不便宜。    “这位同志,您也是运气好,这几件东西,是今天早上刚收上来的。    您再晚来一会,可能就……    我看您是行家,也是真心喜欢老玩意,我才给您报的实在价。”看到张俊平不说话,老人以为张俊平是嫌贵,于是开口解释道。    “这几件东西我要了!    我再看看其他的,一会一块结账。”张俊平没有再犹豫,爽快的点点头。    不就是一年的工资吗?好东西遇到就不能错过。    “好的,您随便看!    我也可以帮您推荐,看你喜欢什么品类的东西。”    “好东西我都喜欢!    这每一件老东西,都是历史的记忆。是时间长河积淀下来的瑰宝,上面蕴含着我们先辈的文化精髓。    所以,有什么好物件,尽管拿出来。    玉石、瓷器,字画,古籍善本,家具木器我都要。”说着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厚厚的五打钱。    都是十元面值的,这一打就是一千块钱,五打五千。    这在六十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您稍等!”老人扫了一眼,知道张俊平是个大客户,也不再多说,转身从货架上拿下几件东西,放到柜台上。    “这几件东西都是昨天刚收上来的,您给掌掌眼。”说着老人把其中一个卷轴慢慢打开。    张俊平的注意力一下被卷轴的内容吸引。    俯身仔细端详了许久,才站直身子,刚要开口说话突然旁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老胡,这八大山人的鱼鸭图什么时候收上来的?这可是好东西,我要了!”    张俊平邹皱眉头,扭头看向说话的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位胡子花白,身体健硕的老人。    刚才说话的正是这位。    “这位老同志,虽然现在是新中国了,可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    “你这个小同志怎么说话?我怎么不守规矩了?买卖自愿,我愿买他愿卖!和你有什么关系?”老人瞪着眼大声喊道。    “老同志,看你穿着也是个体面人,先来后到不懂吗?    画在我手里,我没说不要之前,你插话,开价都是坏规矩!”张俊平皱眉,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你懂不懂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美德,可首先你做的事要值得尊敬。    你想要这幅画,首先你得和我协商,说一句小同志我很喜欢这幅画,能不能割爱。    这才是一位老人应该说的话,应该做的事!    而不是上来就不管不顾的嚷嚷着这画你要了。”张俊平不急不躁,一席软绵绵的话怼的老人满脸通红。    “老方,你这急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人家小同志说的对,你这就是坏规矩。”姓胡的老年店员也跟着开口说了句公道话。    被老朋友一数落,老人也知道自己刚才做的有些莽撞,脸色变了变,挤出一张难看的笑脸对张俊平道:“得!小同志,刚才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不过我是真喜欢这幅画,您看能不能让给我?”    “老同志,您要是买回去搞收藏倒也没什么。    如果是喜欢画,想买回去鉴赏,那么八大山人的并不适合您!”张俊平笑着说道。    “什么意思?八大山人的画怎么就不适合我了?”老人不高兴的质问道。    “八大山人的画充满了对清廷仇视,画里蕴含着浓郁的愤世嫉俗,充斥着傲慢与偏见。    不适合修身养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