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值多少钱  (第1/1页)
    “谭大哥,您是见我一百块钱一个,收了杨老太太二十多个,才想着把家里的这些碗,盘卖给我。”    “对,我见你喜欢这老物件,反正我留着也就是当普通碗用。    索性卖给你,我另外再买些普通碗回来。    卖的钱也能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谭大哥倒也痛快,直接承认了想卖给自己一百块钱一个的事实。    “谭大哥,实话实说,您这些碗和盘子可不值一百块一个。”    “不值?平子,咱们都是街里街坊的你可不能骗我!    当初,我和杨老太太一块拿的东西……”谭大哥一听自己的盘子碗不值一百块钱,顿时急了。    “谭大哥我这么和您解释吧。    杨老太太的那些大碗,是乾隆年间的官窑青花瓷大碗。    而您这些碗和盘子,大部分都是咸丰官窑青花瓷,还有几件是道光年的粉彩瓷。    您可以看一下这个底款,这里都写着呢!”张俊平一边解释,一边把碗翻过来指给谭大哥看。    “啊!那……那能值多少钱?”看到下面的底款,谭大哥也xiele气,失望的问道。    “谭大哥,都是街坊,我也不骗您,你这些碗和盘子最多值五块钱一个。    我建议您先留着,也许以后会值钱也说不定。”    “什么?才值五块钱?”谭大哥蹭一下站了起来,显然无法接受这个价格。    任谁都无法接受,从一个地方,同一时间拿的盘子碗,别人的能值一百,自己的却只值五块钱。    这个心理落差太大了。    “谭大哥,您别着急!    这古董越老越值钱,这个您应该知道吧?”    “这个我知道,古董当然是越老越值钱。    可,道光比乾隆也晚不了多少年啊!怎么差这么多?”    “清朝的古董,最值钱的就是清三代,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朝代。    后面,嘉庆、道光、咸丰可以说一代比一代差。    到了宣统就更加不值钱。    就您这个咸丰官窑青花大碗,在信托商店,全新品相的十块钱就能买到。    您要是不相信,可以去信托商店问问。”张俊平耐心的解释着。    “可杨老太太的碗,信托商店的同志说了,也就值十块钱,你给一百。    怎么到我这儿,就给五块?你是不是看不起你谭大哥?”    一听这话,张俊平顿时感觉无语,合着这是拿自己当冤大头了。    估计谭大哥昨天就拿自己的青花大碗给信托商店的人看了。    “谭大哥,我为什么一百块钱收杨老太太的青花大碗,您真不明白吗?”张俊平笑着反问道。    “为什么?”谭大哥一时没明白,反问一句,可随即反应过来。    冲张俊平一竖大拇指,“平子,还是你仁义!    得!今个儿是哥哥不对,贪心了,让你看了笑话。”    “谭大哥,您这话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谁不想自己的东西卖个高价?    我买古董收藏,其实也是为了利益,想着以后能升值。”张俊平笑着安慰道。    “平子兄弟,你是个实在人,你看看哥哥这里还有啥值钱的东西?    也不瞒你说,我家老大快要结婚了,想着淘换点钱,给她准备点嫁妆。”    “那您这橱柜卖不卖?”张俊平指着橱柜问道。    “你说我那个菜橱子?”谭大哥一愣,没想到张俊平居然要买自己这菜厨子。    “哦!你不说我还真给忘了。    这菜厨子也是当时拉回来的,说了不怕你笑话,当时我被安排看门。    看到这么多好东西要被销毁,觉得可惜了。    于是就捡了一些能用的上的东西,偷偷拿回了家。”    “谭大哥,您这是做了好事,算是间接的保护了许多珍贵古董文物。    比如你这个橱柜,就是明代的黄花梨双抽屉亮格柜。    这种亮格柜集柜、橱、格,抽屉四位于一体,作用很广泛,可以放在书房里,也可以卧室里,还可以向您这样当成菜橱子。”    “能值多少钱?”这才是谭大哥最关心的问题。    “明朝的东西,又是海南黄花梨的,你也知道,过去黄花梨那是宫廷御用木材,这亮格柜看制作工艺应该是王公大臣家里用的。    还是比较值钱的。    我估计怎么也要五百块钱。”张俊平心里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    张俊平没有一丝隐瞒,把亮格柜的材质,年代,珍贵程度都如实说了出来。    “五百块钱?!”谭大哥有些惊喜,五百可不是小数目了,相当于他近一年的工资。    可以风风光光给大闺女办一场婚礼了。    “行!卖给你了!”谭大哥也是爽快,直接把上面亮格里摆放的东西拿下来放到八仙桌上。    接着又打开下面的橱门,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往外搬。    “谭大哥,您这个坛子里面装的啥?”张俊平指着谭大哥刚搬出来的一个青花瓷坛子问道。    “哦!里面装的是大油。”    “这坛子您卖吗?”张俊平笑着问道。    张俊平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今天收获不小。    “这坛子也要?”    “要!如果我没看错,这坛子应该是元青花牡丹纹带盖大罐。”张俊平心里直嘀咕,当年这是把哪位前清的遗老遗少给抄了?    居然有这么多好东西。    “谭大哥,能上手看一下吗?”    “你随便看!”谭大哥直接抱起青花大罐放到张俊平面前。    张俊平先把盖拿下来放到一边,然后一手抓住罐沿,一手托住罐底,举起来看了一下底款和底足。    底足有明显的刀痕螺旋纹以及乳突,这都是元青花的特点。    接着看釉色,青料用的是苏麻离青,说是青,实则透着淡灰色,白釉则透着玻璃的质感。    接着看里面的胎体,是典型的元青花胎。    青花瓷鉴定中有句话叫做,元看胎,清看釉,明代青花两头看。    说的是,元代的青花瓷鉴定看胎体,元青花的胎体因为烧制工艺的原因比较较厚。    而清朝的青花瓷比较注重釉色。    明代则是胎体釉色都注重。    “谭大哥,这件可以确定是元青花缠枝牡丹带盖大罐。”看完之后,张俊平非常肯定的对谭大哥说道。    “值多少钱?”谭大哥更干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