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5章 两蹶名王 (第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这天宋望国刚回客栈,发现他们住的院子里有四个捕快。 其中一个捕快居然少了一只手,但他们一眼看去,这四个捕快身上的气息很特别,和他的护卫一般,俱像是百战精锐,眼神更是犀利无比。 “宋先生宋先生。”他留在客栈里的护卫纷纷上前,说是捕快上门要登记。 他不明白什么意思,便问:“诸位捕快大哥,不知有何差遣。”说着拿出十两银锭,往领头的捕快手上塞去。 “叭”那断臂的捕快一把推开他的银锭,冷然道:“不用来这套,登州城里没人收。” “。。”宋望国一脸不可思议,这招在明朝其他地方屡试不爽。 “是这样的,你们进来的牌子只能住三天,但你们可能明天才走,还要加一天,把你们牌子拿出来,给你们登记就好,不然明天,你们出不了城。” 哦,原来如此,宋望国没想到这里查的这么严。 他拿出一块牌子,上面有编号,宋望国看着对方用笔登记了下来,那笔还是他没见过的笔,像木头似的。 登记完全,捕快把牌子还给他。 “你们几十人用一个牌子,最好不要分开走,万一查到没牌,会很麻烦。” “不会不会,我们没事都在客栈,不乱跑。”宋望国笑道。 捕快嗯了声,转身而去。 宋望国等他们走后,拿起手中的银子,这已经是他进来登州后,第五次给银遭到拒收。 登州城门口守卫兵士不收,捕快不收,毛掌柜的护卫不收,他们商人进来要交税,税吏也不收。 宋望国有点不可思议。 这还是他认识的大明朝吗? 他一路从西边过来,大明哪个州府的官军吏员不收钱的。 果然,这时他身边有人沉声道:“掌柜的,这登州有点邪门啊,与我们看到的明人城府都不一样。” “我看那些捕快,像是战场上的军士退役的,身上皆是精悍之气。” “这登州邪门,还是早点走。” 众人七嘴八舌。 宋望国想了想:“你们在客栈休息,不要乱跑,也不要惹事生非,小五,跟我出去转转。” 宋望国安排好后,带着心腹小五,拿着登州发的牌子,上了街。 前几天他忙着买马,也没心情观察,这次他仔细观察。 发现登州大街井然有序,建筑也很简单清楚。 据说很多重要的商铺都迁到了商业街。 他所在的这条街上,主要是当地人居多,街道宽约八米,比起一般的府州可宽不少。 街道是东西向,南面全是民宅,住宅,北面是各种商铺、仓库。 街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干净。 每隔一百步左右,他能看到在街边角落,有一个大桶,他开始不知道这桶是干什么的。 后来发现,有百姓从家中走出来,拿了一堆垃圾,往那桶里一扔,又盖上桶盖。 有人不小心把垃圾扔到桶外,吓的左右看看,又赶紧拣起来,重新扔了进去。 宋望国很快明白了,那桶后面还写了字:“垃圾桶。” 呵呵,有意思,不过,他看百姓们都不敢乱扔,扔在外面又赶紧拣进去,他突然很想知道,扔在外面会怎么样。 宋望国左右看看,拍拍小五:“走,买只烧鸡腿吃吃。” 小五也是个年青人,二十岁都不到,闻言大喜。 两人来到卖烧鸡的摊子,发现登州百姓生活条件很好啊,买烧鸡腿居然要排队。 排队就排队吧,百姓中居然在谈论刚刚不久发生的战事。 “听说我登莱总兵徐总兵,此战立下大功,重创鞑子七八千人。” “还有原登州游击王卫忠呢,都是我登州出去的名将。” “鞑子遇到我登州兵,自然落花流水。” “不知朝廷会如何封赏他们。” 百姓们在说着军国大事,宋望国和小五再次有点失神,再次感觉自己不是在大明朝。 大明朝其他地方的百姓,只想好好活着,有口吃的,谁还有功夫谈这军国大事,况且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啊。 两人买了烧鸡腿,边吃边走,走到一个垃圾桶旁。 小五明白宋望国的意思,手上抓了一大把骨头,嗖,扔到垃圾桶里,但故意有几块扔在外面。 然后关上垃圾桶就想走。 “站住。”边上突然一个在卖菜的老头站了起来。 两人目瞪口呆。 “把垃圾扔在外面就想走?罚钱。”老头吱牙一笑,从菜蓝子里拿出一个红袖带,套在袖子上。 合着他在这里卖菜,还是个兼职。 宋望国在想,我们两是逃跑,会怎么样?这登州真是有意思。 不过他还是没选择跑,便笑问:“老人家,要罚多少钱?” “二十文。” “这么贵?”小五惊叫,烧鸡腿都不要这么多。 “你们不是本地人吧。”老头一脸高深莫测。 “我们外地来的。” “外地人十文。” 宋望国呵呵一笑,痛快的把钱罚了。 但老头还要他们拣起来,扔到垃圾桶,还提醒他们,吃东西不要在街上乱扔,最后还开了张单子给他们。 宋望国说,我不要单子,这单子有什么用? 老头说,你一定要拿走,不喜欢就找地方扔了,不要扔在这,不然上头还以为我私吞了这十文。 他注意观察,这单子原本是一张长方形黄纸,老头撕了一半给他,留下一半。 大概这是罚钱的证据。 宋望国感觉更有意思了,两人很快又走回街道上,小五暗骂:“登莱巡抚疯了?搞这么干净干什么?” 乱扔垃圾还罚钱,简直恒古未闻。 “我倒觉的,这里的明人官员很有意思。”宋望国长叹道。 他在街上走了没多久,已经明显感觉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比较好,而且绝大部份都挺高兴的,和其他明人城州冷漠和死气沉沉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这边的老百姓自信,热情,并且快乐。 这才是百姓真正该过的日子啊,宋望国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 此时他们走到一家酒楼面前。 谷嬑 突然就看到酒楼里有个少年捧着一壶刚买的酒出来,这时从东来了两个男子,走路很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