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2章 让他们勇气尽丧 (第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这发炮弹就落在他不远处,王卫国附近人马慌乱,数名骑兵坠马。 亲兵们纷大叫:“将军,将军。” 王卫国恍然醒悟,赶紧摇了摇头,稳定心神。 他再次看向战场,巨大的战场上,到处只见闯军的伤员和尸体,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堆尸成山来形容。 大量的闯军像自杀式的冲击,战死在阵前。 明军大军悍然不动,稳如泰山。 甚至,到现在为止,明军死伤都没多少。 明军铳射炮击,根本让他们近不了身。 这样悬殊巨大的战役,王卫国还是第一次看到。 他突然心里产生一种恐惧感。 “时间会证明一切?”我是不是得意忘形了? 原本他一直听丁毅的话,只到李自成从商洛山中出来后,形势越来越好,兵马越来越多,然后称王,积兵百万,挥师东进。 王卫国的心态就变了。 我是李自成座下第一大将,投奔你丁毅的话,在东江算老几? 这不能怪我,这都是我自己一手打出来的,我用老命拼出来的,这些年你丁毅帮我什么? 除了说几句话,提供点消息,全是我自己干出来的啊? 你不能怪我? 王卫国越想越恼火,他狠狠的看向四周:“都准备了,谁退谁斩,全军往前,冲锋。” “冲。” 闯军狂吼,滚滚精骑往前狂冲。 前面步营正崩溃四下逃散,并像灾难似的往四周漫延,好在战场有十几里长,一时半会影响不大。 闯军精骑往前,斩杀所有敢后退的步营。 步营们没办法,很多人在军官的号召和砍杀下,只能再次回头。 ----- 李年是李岩的弟弟,为步营千总。 在太原,他看到了丁毅怎么攻城,以一种很厉害的火油弹,一个时辰内就打破太原。 好在他们在太原当时兵马众多,从太原东门突围冲出。 但在冲出来时,他们被明军铳兵打的死伤惨重,这时,李年就见证了明军铳兵的厉害。 此战,他被安排在右路兵马,冲阵明军卢沟桥附近的军阵。 他曾向哥哥李岩提议,明军铳兵厉害,若用步兵冲阵,必死无疑,和自杀没有区别。 李岩同样向李自成提议,皆被无视。 这时,李年就只有一个希望,希望明军铳兵不耐打,打几铳就报废。 而他们兵多,以人海战术,蚁附而上。 战场一打响,李年就提了面大盾牌,这盾牌是他昨天临时找工匠加固的,在上面附了一层铁皮,中间又夹了一层棉甲。 大盾一下重了好多,但李年为了保命,也只能这么干。 果然,今天一上来,李自成让步兵蚂附。 顿时蚂蚁一般的闯军纷纷往前。 李年很聪明,一直走在别人背后,前面的人要被打死了,他马上换到另一个人的背后,尽量让前面有很多人替自己挡着。 他们从进入一百五十米后有伤亡。 开始伤亡不大,因为距离远,明军这么远打不准,全靠运气。 进入到一百三十米后,情况就有点恶化。 越走越慢的李年在闯军中部,远远看到前面,一排排的倒下,各种惨叫。 前锋怎么走就还是在一百多米左右,好像永远不能往前。 一会功夫,前面的尸体都堆积起来。 很多人受了伤,其实并不严重,但倒下后,后面接着又有人倒下,直接把他们压在下面。 若有同伴把他们拉出来还好点,但大伙都没功夫管别人,于是有好多闯军活活被压死。 才打了没多久,李年就感觉到大事不妙,赶紧走慢点,让更多的人超过自己。 此时前面突然开始停滞,不知是谁第一个趴下,接着更多的人趴下,用来躲避铳弹。 这样还是有点效果,但前进就慢了。 后部闯军还在往前。 很快,有命令从后阵传到前阵,都起来,继续往前冲。 马上骑兵冲上来了,再不冲都要被骑兵冲撞。 李年听到消息,也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指挥。 “举盾,有盾的举盾,蹲着往前小跑,跑的时候左右移动,不要跑直线。”李年不停的对四面叫,并让人把话传递开。 蹲下是为了缩小射击目标,左右移动是李年觉的可以让明军瞄准变难。 但他不知道这场战大战双方几十万人在现场,兵马太多,双方又都很密集,瞄不瞄都无所谓,有时就算瞎打一铳,都可能打中人。 没多久,他们在进入一百米内后,再次停下。 这段距离的明军铳更猛烈,打的他们几乎抬不起头,上多少倒多少。 这不是打仗,这是一面倒的屠杀啊,李年看的心在滴血。 很多人被杀的没办法,于是有人蹲下后,把死伤的兄弟身体横挡在身前,用来挡铳。 这时已经没有什么兄弟情义,所有人只想活下去。 闯军后面的骑兵等于是督战队,谁敢后退就斩谁。 但前面也冲不上,他们只能把同伴的尸体,甚至是活着的,只是受伤的身体,顶在前面来挡。 李年自己也蹲在由三具尸体堆起来的尸墙下面。 他拼命压低身体,不敢抬头,手中的盾有一小半在外面。 砰,突然有一铳打在他的盾上。 他微微抬起头看了下,嘶,倒吸口冷气。 虽然加了铁皮和棉甲,盾牌还是被打穿了。 身后有个弓手慢慢趴到他这边。 “年哥,年哥。” “别乱动,明军铳太猛,等他们炸膛,他们用不了多久。”李年道。 “我射一箭试试。”这人居然还笑了笑,说罢身体往后仰了仰,也不敢露头,拉弓上箭,对着半空中。 铮,一箭抛射。 李年和他同时小心翼翼从两边伸出头看了眼,又飞快缩进来。 那箭嗖的一下,落在明军阵前三十多米外,远远不够。 两人缩回头,面面相觑。 心里相当憋屈,用箭完全射不到。 “我来。”这时身后不远处又有人蹲着跑了过来。 这人手上居然拿着柄鸟铳。 闯军不重视火器,也没有专门的火器营,大炮更是只在守城时用,野战几乎不用。 这人以前也是明军,投降的农民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