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6章 不听话的左良玉 (第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众人大喜,又问:“家丁如何?” “你们留下数十人转为亲兵,其余全部家丁集合起来,随我们走。”何大平要带走所有家丁:“现在就集合。” 为防他们欺诈,现在就要求集合家丁。 家丁的马具,兵甲,俱与普通军士不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何大平让他们的亲兵去召集家丁,何大平派出兵士跟着。 此时营中吴三桂不在,诸将没有领头人,没有主心骨,加上刚刚全被提拔,又被赏银,实在一脸懵,完全不知如何处置,只好按步就班,按照何大平的来。 一会功夫,全军家丁两千多人,被集合到一起。 何大平也是微微愣了下,没想到吴三桂军中,家丁居然比重这么多。 吴祖两家多年经营,所有的精锐就是眼前的家丁。 但他们现在和何大平兵马站一起,明显还是差了点意思,仅纪律上面,就差很多。 何大平五百精锐站着一动不动,鸦雀无声。 家丁们乱哄哄的,到处交头接耳。 祖进忠他们都在边上看着,似乎想看笑话。 但何大平一动不动盯着家丁们。 家丁们开始还对他们评头论足,谈笑风声。 看了一会后,发动对面一动不动,也没声音,突然感觉有些诡异。 很多家丁情不自禁也停下来,场面渐渐安静。 等对面安静后,何大平大声道:“按朝廷旨意,大明所有军将,不得再有家丁。” 刚安静下来的家丁们顿时乱成一团,很多人又气又急:“朝廷要解散我们吗?” “除了当兵,俺们什么也不会。” “这是要逼俺们去上山?” “别吵,听何将军说完。”何大平身边有人大怒道。 家丁们骂骂咧咧,声音低了许多。 “愿意留下继续打满清鞑子的,转为正兵,每月饷银一两五钱,朝廷包吃,另分田二十亩,免税一成。” “二十亩田可以选择在驻军处拿,还是在家乡拿。” 这条件出来后,大部份家丁还是能接受的。 家丁也是被主子包吃包养,现在是差不多,朝廷包吃,又有银饷,关键还有二十亩田分。 有人马上问:“战马器甲呢?” “当然朝廷全包。” “实拿多少银?” “一两五钱,一文不克扣。” “当真。” “问问王爷的兵马,数十万大军,何曾克扣过一分一文?” “俺们会驻哪儿?”有聪明的问。 “先驻宁夏,但会几年一换防。” “能带家属不?” “可以。” “俺想留辽东打鞑子。” “也可以。” 这样的话辽东兵有很多选择,可以在宁夏选择拿二十亩田,也可以在家乡辽东拿。 有些人在辽东有家属,可以把田交给家属经营。 众人议论纷纷,突然感觉这条件还不错,挺不错的,为他们全家都想的很周到。 祖进忠等人开始还等着看笑话,必竟辽东兵都是桀骜不驯之辈比较多,看不起大明其他官兵。 但丁毅的兵马在松锦之战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厉害,加上今天的条件这么好,居然没有人有什么强烈的反对意见。 “没有问题了是不是?”何大平这时看向四周,大声道:“拿银走人。” 大手一挥,有大车推到前面,哗啦啦,大量的银子倒落到地。 “每人十五两,先发两个月饷银,加十二两安家费。” 家丁们大喜,纷纷排队上前拿银子。 拿银的时候,发银的人会问:“知道这银子是谁发给你的吗?” “朝廷?”有人反问。 “是镇北王,是王爷。” “多谢王爷。” 每人上去,都会问。 有人会说多谢王爷,有人乐呵呵也不说,还有人不哼声,反正先拿了银子再说。 拿完银子的,骑着马就被带离大营,在外面集合。 然后一部份人会去宁夏驻守,一部份会回辽东前线。 两千多家丁,一上半午就被何大平摆平。 而且是当着祖进忠他们的面发的银。 看到家丁们都没有反抗,老老实实出营,所有吴三桂的将领们都知道,辽东铁骑和祖家军,吴家军,已经正式成为过去。 从此以后,大明只有丁家军,镇北王的兵马了。 发完了家丁,何大平又组织余下的兵马继续发银。 一营一营开始。 因为银子都是大锭大锭的,十两一个,所以何大平表示,先发5月-10月的饷银,多余的一两算奖励。 辽东兵们都听傻了,以前都是克扣军饷,现在不但不克扣,还提前发了六个月的,还有奖励。 同样,发银的时候,何大平一个个问。 谁发的饷银?还先发六个月? 是镇北王。 “以后都是如此,不会克扣。” 以后都是如此,不会克扣,这句话在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