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1章 刁难 (第1/2页)
丁烨现场看过,也研究过,自然知道怎么弄。 他的方法和靳辅的差不多,先挖开清口烂泥,引河四道,疏通清江浦到云梯关的河道,建立束水堤坝一万八千丈,堵上王家岗、武家墩6处大决口。 而想要彻底治好下游,必须要治好根源,就是上游。根据这个理论,为了防备黄河下流决口,他在上流建了泄水坝,每座坝各有7个洞,每洞宽丈尺,可以泄洪共2丈6尺,水涨了可以打开宣泄洪水。 约计工期为半年。 丁烨的约算为十万。因为大乾是要出工资支付民夫。并包吃包住的。 第二题是治理清水潭的决口,因为这边经常在大雨时决堤,影响百姓。 一旦有洪灾,下游必然失收,百姓就要倒霉。 丁烨也去现场看过,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在江都漕堤筑坝,堵塞清水潭决口,他到现场去视察时发现清水潭靠近高邮湖,他决定在湖中离决口五六十丈的地方筑造偃月形堤,筑成西堤一,长六百五丈,又挑绕西越河一,长八百四十丈,工程浩大。 原历史满清朝廷预算是要57万,结果靳辅却花了9万两,第二年竣工,质量又很好。 而丁烨的预算是二十万。 前两题非常专业,几乎可以拦住九成的人,后面的题就没这么专业,主要是水利的一些基本知识。 还有大乾水道的常识。 水道中常有的隐患,灾害等。 考完之后,丁烨还是很有信心,只要是前三名,就能成为河道司郎中,或两名员外郎。 考试结束,出来时,外面一片哀嚎声,很多人没想到河道司的官员要这么专业。 你这让前明甚至原历史的靳辅也不会啊。 这种考试放在后世,就叫一个萝卜一个坑,丁毅摆明了为儿子准备的。 在学校成绩比丁烨好的宋长林更是破口大骂:“这题谁出的,简直丧心病狂。” “咱们上次好歹一起去了清口,现场看了才有印象。” “可清水潭我没去啊。” 丁烨强忍着笑意,不动声色道:“上次找你去清水潭,你不肯去,不能怪我咯。” 三天后公榜,阮正以6分的高分,位居第一。 宋长林第二名,第三名是原大乾农业部水利司的一个官员,这人从从七品,一步考到从五品。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公示后第二天,丁烨到吏部报到,吏部有官员带他见过了此次考中的所有同仁。 大乾之前的河道修缮都是由农业部进行,这次单独划出,按朝廷的意思,在哪修,由哪管。 现在开始修江苏的,所以归江苏巡抚管,巡抚兼河道总督。 如果江苏的弄完了,到湖南弄,就归湖南管,湖南巡抚兼河道总督。 巡抚们挂个名号,其实是他们自己独立的。 由当地巡抚衙门负责提供所有后勤保障,因为朝廷的拔款和粮米,都是先到地方衙门,再由地方给他们。 大乾不像大明,十万两拔下来,到地方层层克扣就变四万什么的。 十万两拔下去,丁烨就要拿到十万两,少一两上面经手的所有官员都有罪。 丁烨见过同仁后,先相互留了地址,等他召集。 然后按朝廷规矩,正七品以上的主官级,可以选两个文书,又从新考的人里选了两个文书。 一个叫常进,同样是他们大学的同事,二十岁了,以前是前明秀才,考进的皇校大学。 在学校他们不怎么熟,只见过几次面,没说什么话,但丁烨看到他在学校成绩还可以,人也挺活泼的。 另一个就是许生峰,是他同班同学,好朋友。 两人的职位都是从七品,没办法,这次没考好,排名在后。 接着他带着两个文书先去了农业部水利司,水利司给他们一堆资料,都是要在江苏修缮、改建的河道,水利司郎中郑兴松当然装不认识他,一本正经的道:“你们先弄清水潭,朝廷在扬州府给你们准备了官宅,到当地后,准备材料,上报,有什么事可联系当地官府。” 还给丁烨开了几张票据,上面印了水利司的大印。 丁烨一一答应,接着又去了交通建设部,基建司郎中钱覆海也一本正经的道:“扬州府现在有三千囤兵空着,可以用,但用不用你自己选。” 也给丁烨开了些票据,给了点资料。 丁烨又带着两人去财政部,这边有个支付司,非常牛叉,全国各省各地的钱都从这里付出去。 很多省的官员进京都带点不值钱的特产过来。 朝廷是十两以上才算贪腐,所以官员们找到漏洞,会带点不值钱的特产。 比如不宜损坏的水果,杀好的土鸡,菜干等等,京官们也会收下,因为这不值钱,不违规。 三人刚到支付司,也是吓了一跳。 只见支付司里从门口排到里面,有十几个人,都是各省进京的官员。 有官员手上就提着一只活鸡,鸡没被杀,还在叫着。 还有官员手上提着一篮鸡蛋。 有一大半人都拿着东西,反正也都不是值钱的。 “这,这--”丁烨还是第一次看到,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常进看到,低头道:“阮大人,我去外面看看,买点小玩意来?” 丁烨脸色通红:“不用,朝廷本来就不准乱收东西,也不是个个都带,咱们正大光明,他还会不给?” 常进不置可否,突然感觉跟着丁烨好像没什么前途。 许生峰也道:“惹火了咱,举报他们。” “不到十两银子,举报也没用。”常进苦笑。 “常年累月,可不止十两。” 常进想了想:“大乾法典,可没说常年累月可算?” 许生峰瞪着眼:“那我每天来给九两银,就不算贿赂喽?” 丁烨记在心里,回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