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工与商,口干舌燥 (第3/4页)
四民的后两位......”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修打断。 “自古以来,未必就是对的。” 武明空不太同意方修的看法,但短时间内又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是道:“商贸对国家终究没有什么益处,他们只是把农户种出的粮食,捕猎的猎物,以低价收上来,再高价卖出去。 粮食并不会因为经过他们的倒卖,就多出一斗。 那些货物也是一样,并不会因为经了商人的手,就多出一些。” 小女帝有这样的想法,倒也可以理解。 毕竟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 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农户多种了一亩地,多织了一匹布。 而商人只是把已有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并没有创造出任何的价值。 问题是,事实并非如此。 商贾确实创造不了直接的价值,但他们的存在却必不可少! 因为他们可以降低贸易的成本,促进商品的流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这些都是他们的价值。 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商人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生产力得到提高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方修望着面前的小女帝,道: “陛下有没有想过,商贾虽然没有种出粮食,但收粮食的过程中,节约了农户的时间,让农户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事。” 武明空微微一怔,面露思索。 片刻后,抬眸望向方修,正色道: “朕并不否认商人的作用,但天下并不需要太多的商人,若是百姓见到商人轻而易举就能挣到银子,还有谁愿意种地呢?” “再者说,你刚才说,商人能让农户腾出时间,朕虽然久居深宫,却也知道,农忙的时间其实就集中在那几个节气。 其余的时间,他们要承担各种的徭役,即便腾出了时间,又能做什么呢?” 方修道:“陛下以为,臣工坊里的伙计都是从何处来的?” 武明空微微一怔,陷入沉默。 方修又道:“还有那些矿工,陛下也都见过,陛下觉得,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武明空沉默了片刻,道: “好吧,朕承认,农户空闲下来确实能做很多事。 可是,如果农户都到了工坊,或是矿山,或是做了商贾,谁来种地呢?” 顿了顿,正色道: “农乃天下之大本,农田荒废,国之将亡!” 方修想了想,道: “陛下有没有考虑过,降低田赋,提高商税。” “如此一来,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就不会一窝蜂涌向工坊、矿山......”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小女帝的小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朕并非横征暴敛的昏君,朕也想让百姓生活的好一些,但田赋几乎占了岁入的六成,有的年月,甚至达到了七成!” “国库本就空虚,降低了田赋,朝廷还哪来的银子。” 说到这。 武明空的眸子里露出坚定之色,看着方修: “这关系到国之根本!” “你说什么,朕也不会降低田赋的!” 方修见她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莫名觉得有些可爱。 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 “臣说的是降低田赋,提高商税,陛下怎么只听进去了前半句话,没听到后半句话。” 武明空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胳膊,没好气道: “不准欺负朕!” 顿了顿,又道: “商税能有多少,再如何提高,对空虚的国库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听见这话,方修眉头一挑,道:“陛下真这么觉得?” 武明空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不然呢?” 方修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问道:“陛下有没有算过,今年珍宝斋挣了多少银子?” “一天一万三千两,一个月是......” 武明空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方修见状,忍不住轻笑一声,握住她的小手,道: “不必算了,臣告诉陛下,总计是四百二十一万两。” 武明空瞪大双眼,有些惊诧:“竟然这么多!” 方修眉头一挑,道:“这还不算上琉璃大会的那六七百万两。” 武明空听见这话,面露思考。 “四百二十一万两加上六百万两,就是一千万两,不算关税,只算市税,二十税一,就是五十万两。” 算到这,武明空嘴巴微张,有些不敢相信。 一个珍宝斋,竟然能贡献出五十万两的税收! 这还不算关税,只是市税! “商税竟然也有这么多的银子,朕怎么以前从未注意......” 武明空计算出结果后,喃喃自语。 方修站在她的身旁,解释道:“其实以前并没有那么多,只是珍宝斋的各种商品问世后,商税才有了大幅的提高。” 武明空沉默了片刻,抬眸望向方修,问道:“商税提高到多少,能够填补田赋的空缺?” 方修道:“臣还没算过,但臣估计,若是我大乾的商贸继续发展,即便是不提高商税,只降低田赋,明年的岁入一样比今年要高。” 这个回答几乎颠覆了武明空的认知。 她怔怔的站在原地,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久久说不出话。 【情绪值 10000】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方修伸手轻抚了一下她的小脑袋,轻笑道: “陛下如今知道商人的重要了吧?” 武明空沉思了片刻,望向方修,表情严肃,道: “若是珍宝斋没有味精、白糖、琉璃,压根挣不到这么多的银子。 即便珍宝斋将各种商品的配方保护的再好,总有一天,吴人、燕人会研制出类似的商品,到了那时,又该如何?” 方修道: “这便是臣刚才说的工。” “白糖是工艺,味精是工艺,白酒是工艺,水泥是工艺,火枪是工艺,火炮是工艺,琉璃是工艺......” “若是没有成千上万的工匠呕心沥血,苦心钻研,又怎会有这些东西的问世?” “白糖、味精、白酒的出现,丰富了万民的餐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高品质琉璃的出现,降低了琉璃的价格,让琉璃也能进到普通百姓的视野,为臣带来了上千万两银子的收益。 火枪、火炮、水泥就更不用说了,若是没有他们,我大乾还只能仍由诸国欺凌,又怎么可能北伐周国! 工艺的进步,带来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商贸的繁荣,影响大乾的方方面面。 从农业,到经济,再到军事,最后还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因而,臣一开始便说了,工商与士农一样重要! 士农工商,本就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为了防止商贾独大,采取一些抑制的措施,无可厚非,但要把握程度,否则就会阻碍我大乾的发展!”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此时此刻。 武明空看着面前的方修,忽然明白什么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方修今日所说,她在书籍上从未见过。 工匠对商贾的影响,商贾对农户的影响...... 这些她以前也从未想过。 若非是方修告诉她,她只怕是一辈子也不可能想到这些。 所谓醍醐灌顶,不过如此。 方修见武明空不再反驳,而是一副陷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