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理论  (第1/1页)
    此时,辩论已到了最激烈处!    可远主持还在坚持。    他道:“法当无论贵贱。”    金光寺高僧笑问:“佛分阶级,何况人乎?”    今天说了这样多,他们讨论的本质,其实便是应不应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按金光寺所言,北方乃佛传法之地,草原人天生便更有‘灵性’,乃第一等人。    第一等人主要为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    主教育,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越往南来,便是草原各族部落,此乃次一等人(第二等人)。    第二等人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是第一等人思想的受众。    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第一等人生生世世。    之后便是中原百姓,为第三等人。    第三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    主商业,可做百事,也可耕种。    然后是山越苗疆,此为第四等人。    他们伺候用餐、做饭,是高级佣人和工匠。    最后,远离中原之民,最下,不算人。    等级世袭,不易更改。    不同等级之人,不可通婚,违者重则rou刑,轻则罚款,并取消当前等级。    此后等级分明,阶级固化。    上等人统御万民。    中等人安居乐业。    下等人服务奉献。    是以开万事之基。    这便是为北蛮的行政纲领,有了理论依据。    如若给北蛮做成,短时间看,百姓有衣有食,富商财米满仓,各部落跑马圈地,皇族与贵族统御万千。    的确能缓解北蛮与中原之间的民族矛盾。    将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各等级之间的对立。    巩固统治同时,增强社会活性。    在农业社会…...百姓才不在乎他们的等级,只要吃饱穿暖,谁会冒着牵连宗族的风险造反?    这个时代,无论是庆朝还是北蛮,可是一直实行连坐制度的。    ......在这方面,两者半斤八两。    可远主持所代表的,乃是中原千万佛寺。    这‘种性’制度一出,便是给中原寺庙‘去根’。    可远主持怎么会答应。    就算他答应了,千万寺庙也不会答应。    就算千万寺庙答应了,要知道,中原可不止一个信仰!    无论是天下道门,还是广泛流传于南疆的巫祝-九歌神系,东南沿海渐起的女神信仰,都不会坐视不理。    而这里无论哪家,都有足够武力与行动力,来千方百计的破坏‘种性’制度。    似乎察觉到可远主持的想法,金光寺为首老僧沉声说道:    “大王也想到这点,法外开恩,这代无论,再收弟子,却是需要第一等人才可。”    对于佛门来说,无非是换了‘生源’而已,不会损伤根基。    金光寺显然做过很多功课,金光寺……或者大汗所针对的,还是根植于中原的道门。    中原道门,除共尊三清外,其主要供奉,为是各支脉祖先。    或者说,一个个道门支脉,实际上便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祖先神系。    或许开明一些的道门,允许外人修道参法,但绝不会允许进入他们家族内部,成为核心。    这是根本问题,也是道门虽多,却无法发展的原因所在。    换做平时,可远和尚见道门倒霉,或许会暗自高兴,可如今经过本因和尚点拨,‘觉悟’又有所提高,不会被这等话术扰乱心智,马上便察觉到其中漏洞。    如果北蛮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统中原,地位稳固,或许佛门还会妥协。    至于道门?    面对根本问题,道门绝不会妥协,只能转入地下,成为末流。    放眼天下,当今形势,一南一北之格局越发明显。    而南方建业帝朱友真一通江南,巴蜀不日可下,如若成功,有大义名分,又实际掌控三州,其余各州就算心有不甘,也得臣服!    ……至少表面臣服。    北蛮虽新占豫州,却是高举屠刀,引得反抗频出。    尤其是在兖州,大将王启勉与万户吉坦达相持不下,牵制北蛮三分之一精锐。    一方蒸蒸日上。    一方锐气渐失。    还是那句话,没有选择时,靠杀戮来推行新政,的确可以事半功倍。    既然有了选择,那要玩这套,便是自讨苦吃,毫无意义。    除非……    除非佛门利用庆国的信任,真的临阵倒戈,大肆破坏。    同时北蛮大举进攻,达到内外交困之局!    就算这样,想要撼动一个完整的‘朝廷’,也力有未逮。    当然,在有‘内息’的世界,还有一种方式,那便是派遣高手刺杀!    如同巨人被挑断筋骨,使之瘫痪。    先不考虑北蛮有没有那么多高手,这些高手愿不愿意冒险。    庆朝也不是没有‘武林高手’。    ……在这方面的短板,随着‘武林大会’的结束,得到有效提升。    显然建业帝身边,也有高人为其出谋划策。    是的,国与国之间,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可那是在可以一棒子‘打死’的情况下。    不然,就要面对对方无休止的报复。    武林高手,尤其是一流高手,或许不会成为‘核武器’那般,有无与伦比的震慑力,更不会成批量的‘制造’出来。    可一流高手,依旧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可远主持显然意识到这次法会真正目的。    显然,如果他答应下来,愿意配合,那么金光寺愿意让出部分利益。    看着对面盘坐于蒲团之上的金光寺老僧,可远主持感到一阵无言的悲哀。    ‘天命’真就这样令人无法抗拒么?    似乎察觉到可远主持心意,金光寺老僧心中叹息。    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不济,无法用大势惑之,才造成这种局面,使‘天命’横生枝节。    只是,你红莲寺传承千年,难道真不知‘天命’的含义么?    怎会如此不智?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这场所谓的‘王庭之辩’,在除去其核心目的后,便变得毫无意义起来。    最后由大汗宣布。    “这次法会,却是金光寺稍胜一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