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15 回京 (第2/2页)
事情,必须得当面去紫禁城坦白;还有那个凭空冒出来的沙俄帝国的事情,也算是个大事,倭寇比武分赃的事情也一样,有了这些理由,去京师觐见也说得过去。 当然了,在外武将,不得皇命不得擅离职守。 可登莱一线,同样是郑芝龙的防区,他先回登莱,等皇帝召见的旨意便是。 不过他的这个话,在吴三桂听来,却是再次证实,果然连这个海盗出身的都比他这个将门出身的更受皇帝信任! 这就更让吴三桂咬牙了,一定要在东江搏命,做出样子来改变他的不公! 心中这么想着,吴三桂便连忙谢过郑芝龙,然后表示连忙写一份奏章,让郑芝龙帮忙呈送御前。 看他这样子,郑芝龙想了下,便让周围的亲卫全都退下,然后对吴三桂说道:“你既然决定了,那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一些内情,自己做到心里有数!” 说完之后,在吴三桂的诧异之下,郑芝龙把建虏和倭国瓜分朝鲜,并且有矛盾的事情都说一遍;并且也提醒吴三桂,建虏那边可能还有一个什么沙俄帝国的,也要他小心一下。 另外,他从沈阳那边打听来的一些消息,以及沿途看到的一些消息,比如建虏大概的兵力部署,重点在开发北方的事情等等,都给吴三桂说了一遍。 他的这些话,说得吴三桂目瞪口呆。仿佛听天书一样,真得是一脸不能置信! 这些消息,郑芝龙是从哪里得来的? 一般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获悉这些消息的啊! 不过他马上想起了郑芝龙神神秘秘的,还有锦衣卫找郑芝龙,也都是避开他的。 由此种种,吴三桂立刻脑补,该不会是朝廷在倭国和建虏那边都安插了锦衣卫密探?难不成,传说中的锦衣卫密探,真得是那么厉害? 一想到这,他便又立刻想起,该不会自己的手下中,也有锦衣卫密探? 想着这个,吴三桂不由得为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抹了把汗! 郑芝龙在说完之后,便对吴三桂交代道:“这些事情,出我口,入你耳,我是当了干系的,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的,明白么?” “明白,明白!”吴三桂一听,非常感激地赌咒发誓,保证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这些消息,对于他要真正地深入敌后,是有非常帮的帮助! 说真的,此刻,他绝对是非常感激郑芝龙的。 随后,郑芝龙便回到自己的海军总兵衙门,安排了事情,主要是让海军这边暂时归吴三桂指挥,但是强调了一点,不得和倭国水师决战。 等到第二天一早,吴三桂亲自给郑芝龙送行,顺便拜托郑芝龙转呈奏章。 而后,郑芝龙便坐快船,离开了皮岛,消失在海上。 …………………… 再说大明西南,崇祯皇帝的圣旨到了之后,孙传庭便立刻开始动手组建本地野战军队。相对以前来说,如今的练兵,要轻松了不少。 毕竟不再是冷兵器作战,而是以火器作战爲主。對付目前的敌人,以军隊熟练三段射为基础,再辅助其他战术。 不过有一些技术兵种上,孙传庭还是抽调其他各军中能适应西南气候的将士充任。比如各级军官,还有火炮等兵种。 手中这么充分的资源之下,也让孙传庭组建西南新军的速度,比起训练一般的火器军队要快很多。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根据朝廷旨意,把又一批京师派过来的流官,分到目前已经改土归流的各州府,以实地考察为主,看已经在任的流官是怎么治理新地方的。 這倒不是说这后面委派的官员,素质不及前面所派的。而是后面委派的这些官员,他们要治理的地方,如今还在土司和流贼手中。与其闲着,不如让他们积赚更多的地方治理经验。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贵州这边,朝廷的这个新政,土司基本上都是措手不及,没有应对。可如今在云南那边,土司已经有了防备,给他们的那些百姓洗脑,诋毁朝廷新政。 可以预见到的是,回头攻下云南之后,那边的治理难度会比贵州这边更困难一些,问题也会更多一些。如果这些京师派来的官员有实际经验了的话,就能更容易应对一些。 这些事情的安排,圣旨中就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用说,这些事情的安排,源自于崇祯皇帝向后世的取经。 相对贵州这穷乡僻壤来说,蜀地这边就要更麻烦一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