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02 以下克上 (第2/2页)
处去碰倭国的长处。因此,奴才以为,远征倭国本土的明国水师,该是有把握打赢海战,从而切断倭国本土和朝鲜的联系,使得朝鲜倭军的后勤补给陷入困难!”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感觉有道理,不过没有马上表态。 洪承畴见了,便又补充道:“奴才以为,明国军队这是围魏救赵,或许是要利用朝鲜倭军回援之际,用他们水师的优势,在海上重创倭国水师!” 听到这话,代善想着之前看到的海战,那些铁甲冒烟战船纵横无敌的场景,顿时震惊地开口说道:“没错,肯定是这样!” 一旦倭国的水师遭受重创,不但能断绝倭国本土和朝鲜倭军的联系,并且明国军队还能随便在任何海岸线登陆了! 此时的代善,虽然他不知道制海权的概念,但已经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 说完之后的他,立刻再说道:“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告知倭国方面,避免他们损失重大!”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却听英俄尔岱一脸严峻地摇摇头说道:“怕是没用!” 听到他说话,其他人便都转头看向他。 只听英俄尔岱主动解释道:“皮岛之战,那倭国统帅是决定先打完皮岛之战后再说的。但是,他的水师却不听他的,直接便掉头南下了。由此可见,倭国内部,怕不是铁板一块!” 洪承畴听了,开口附和道:“奴才在倭国那边的时候也有过了解,他们和大清并不同,有点类似明国分封的藩王,不过有军政大权的那种。一旦地方上利益受损,那些地方上的藩王,肯定是先顾及自身利益的!” 其实,也可以用封疆大吏,类似明国的总督巡抚来比喻。但是,他想了下,明国的总督巡抚必须异地为官,且不能长久担任同一个封疆大吏官职,这和倭国的情况有区别,因此,他最终还是拿明初的藩王来比喻了。 多尔衮听到他们的分析,一时之间,有点头疼。 这个倭国看着强大,但没想到,内部也有这么多的问题!还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这么想着,他还是开口说道:“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立刻快马通知朝鲜倭军才行!” 这一点,都是没有疑问的,很快便派出了信使。 随后,多尔衮感觉脑门有点痛,一边揉一边问道:“我大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 说话间,他是看着洪承畴的。 洪承畴的才能,这两年来的表现,获得了他的认可。 边上的范文程见了,连忙抢答道:“奴才以为,我大清该经营北方为主,如果明军来攻,让出辽东南部,如此一来,明军就不得不面对北方之大清,东方之倭军!” 什么后勤补给线这些论调,是洪承畴说的,他不屑重复强调。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多尔衮的话了。uu看书 看到多尔衮在认真地听着,他便继续说道:“黑龙江流域,实乃肥沃之地,有此根基,才可和明国一战。且引明国到了辽东,我们大清对明国的情况也会将更为了解。如此,知己知彼,当重复当年我大清崛起之势!” 如今这个情况,明国缩在关内,以长城和山海关为界,封锁了关内外,基本上让建虏成了睁眼瞎,压根无法获得关内的消息。 他们唯一的消息来源,只能是和明军的斥候战中抓活明军俘虏,从而获得一定的消息。 但是,如果这些斥候也不知道的话,建虏就肯定不知道的了。 没有了晋商勾结,严格封锁之下,让建虏这边真得非常被动,这是崇政殿内每个建虏都感同身受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代善,崇祯二年底的时候,建虏第一次入侵京畿之地的时候,他不知道关内情况,因此害怕入关,到了长城外的时候,还和莽古尔泰联合起来反对入关。 但是,当时的皇太极是掌握了关内的情况,便毫不动摇地表示要进攻关内,在建虏当中又刷了一波威望。 也是这一次的入侵,让皇太极在建虏中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地位,四大贝勒最终成了皇太极一家独大。 有这个结果,就是吃了不了解情况的亏! 此时,代善就很赞成把明军引到辽东的提议了。 在之前的时候,因为洪承畴的提议,对于这个应对之策,就已经有过铺垫了。如今进一步强调,让多尔衮也更是下定决心,镇压内部对此的反对意见,一旦有需要,就根据这个策略来应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