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35 送上门 (第2/2页)
尔伯特汗一起走了。 把他们送走之后,鄂齐尔图汗坐在自己的王帐内,想着这两天的事情,有点发愁。 那个老jianian巨猾的杜尔伯特汗,他是好了,不但把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献给了大明,还把自己也劝给了大明,这归顺大明的功劳,真得是…… 那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为什么就不先来投奔自己呢? 如果自己真得归顺了大明,不多点功劳,回头在大明那边的地位就会有点低啊! 想着这些,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把主意打到了准格尔部这边。但是,最终他想起杜尔伯特汗的告诫,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 大约一个月之后,鄂齐尔图汗派出去的亲信返回,如实向他禀告了看到的情况。并且还提醒鄂齐尔图汗道:“大汗,那些明军确实都是精锐,不管是装备还是军械火器,比起沙俄都要好很多。” “带兵的将领,是叫高一功和田见秀的,原本是关内反贼,被招安了。他们都在说,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军中,还有一部分是漠北三族的蒙古人,向他们打听了,他们的族人全都安排在归化城和关内,并且根据漠北之战的功劳大小……” 听着自己的亲信手下禀告见闻,鄂齐尔图汗再结合杜尔伯特汗所说得内容,心中便决定,还是趁着明军西进之前归顺大明,好歹还能争取一定的地位。 就是有点可惜,杜尔伯特汗有额外的功劳,而鄂齐尔图汗自己,却是没有什么功劳! 遗憾之余,他便开始秘密准备起来。确保他带着和硕特部归顺大明的时候,不会被准格尔部发现。 时间,眨眼间就到了崇祯二十年三月份。草原上,万物复苏,已经到了可以出行的时候。 鄂齐尔图汗小心翼翼地准备着,一切收拾妥当,便打算以转移牧场的借口往东而去。 正在他准备开拔之际,手下人忽然前来禀告道:“大汗,有大清国的使者前来求见。” 鄂齐尔图汗一听,有点意外,因为他记得,大清国的使者一直在协调瓦刺、喀尔喀部族和沙俄国联合出兵明国的事情。在去年下雪之前,应该是离开了瓦刺,又去沙俄那边的了。 这个时候就返回了?这似乎有点不可能啊!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他的手下连忙又禀告道:“不是以前的大清国使者,而是新从辽东过来的大清国使者!”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恍然大悟,这就对了! 不过他随即也想到,这个时候到和硕特部,那这些大清国的使者也是在风雪天中就出发的吧,看来这一路,肯定比较辛苦! 这么想着,鄂齐尔图汗非常高兴,当即吩咐手下之后,便立刻请大清国的使者见面。 王帐内,刚进入的大清国使者自我介绍,正使就是英俄尔岱,建虏的外交和理财好手;副手则是范文程了。 两人说明身份之后,就由英俄尔岱立刻严肃地说道:“大汗,我们过来的时候,发现在杜尔伯特部那边有明军的踪迹。不过我们不敢靠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还请大汗这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鄂齐尔图汗听了,当即笑眯眯地说道:“没事,那边的事情,我都知道的,不用担心。”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听了,都有点意外,便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再由英俄尔岱疑惑地问道:“这么说,大汗这边是有准备了。我们看着,好像杜尔伯特部已经被明军攻下了,需要大汗这边和准格尔部小心。” 范文程在边上,也跟着提醒道:“大汗还是要小心一点为好,明军的战力,今非昔比。如果大意的话,可能会有危险。” 鄂齐尔图汗听了,还是笑眯眯地说道:“明军那边,绝对不会有问题。只不过,还需要两位帮个忙才行!” “帮什么忙?”英俄尔岱听了,立刻想起来之前摄政王的千叮万嘱,便连忙拍胸脯说道,“只要我能做到的,大汗尽管说来,我绝无二话!” 边上的范文程听了,也是露出那种“义无反顾”的表情,跟着说道:“大清和瓦刺是一家,大汗就不用见外,尽管说来便是!” 鄂齐尔图汗听了,不由得心中有点鄙视:你明明是个汉人,却一副狗腿样,也正好,回头让大明那边收拾你。 这么想着,他便开口对他们说了。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