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水逆 (第1/1页)
晚上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偶尔几滴淅淅沥沥的小雨。 宋桉没带伞,跑到地铁站的时候淋了一身雨,贴在衣服上站了一路。 此刻走出来,还没干透的衣料贴在身上,让人怪不舒服的。 手里还提着个下地铁时从便利店买的饭团,因为加班没来得及吃晚饭。 宋桉去小区门口便利店逛了一圈,发现当日的便当已经卖空了。还剩下零零散散几个东倒西歪的饭团,在冰柜里看起来跟她一样没精神。 随手拿了一个装在袋子里,才往家里走。 小区里有盏路灯坏了,整段路面都黑漆漆。宋桉走过去的时候没注意,一脚踩了个树枝,差点横空把脚崴了。 “什么鬼?”宋桉念念叨叨把树枝踢远。 这一脚把树枝被踢到灌木丛旁,不知道惊动了什么,突然从灌木丛里窜出来两只嚎叫着追逐的野猫。 野猫速度太快,跟鬼魅一样让人来不及反应。 宋桉被吓得大叫一声后退,手上没捏紧,刚刚买好饭团正好从袋子里滑出来,滚到了地上的水坑里。 回过神来后,宋桉都被无奈得气笑了,无语得翻了个白眼。 怎么这么倒霉! 宋桉弯下腰把饭团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发出沉闷得一声响。 衣服还黏在身上湿漉漉的,一整天大大小小的水逆,让宋桉心情好不起来。 家里还住在当初宋林森单位分配的老公房,宋桉到家前还得经历一道爬楼梯的运动。 上台阶的时候头一下子有点眩晕,脚下不稳,扶了下把手,才摇摇晃晃走了上去。 家里灯火通明,杨时亭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宋桉换鞋的时候往旁边一看。 啧!电视声音都没开,看她妈的脸色是有话要说。 果然杨时亭见她换完了鞋,拍拍沙发垫召唤她:“今天忙吗?不忙的话过来坐会儿,mama有话问问你。” 看这语气,即使说忙也得被拉过来听她讲完。 或许是室内空气不流通,宋桉觉得愈发难受,头晕逐渐加重。 问道:“妈,家里有板蓝根吗?我好像被雨淋得感冒了。” 杨时亭起身,宋桉原本以为她去给自己拿药了。 结果看到她妈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手机,直接开问:“你昨天晚上不回家去哪儿了?” “我跟你说过去常喻家住了。”宋桉走进来,自力更生给自己倒了杯水。 杨时亭打算放过这个话题的意思,继续板着脸说道:“昨天你王姨跟我打电话了,说人家男方很生气得把事情都跟她说了,希望她以后介绍性取向正常的女生给她……” 说到这里她就开始,语气加重质问:“你们两个在搞什么东西啊!” 王姨?哪位? 宋桉努力想了一下,好像是相亲介绍人。 一回忆起昨天乱套的场景,宋桉没忍住很轻微笑了一下。 这个表情的细枝末节被杨时亭看到,敲着桌子,火气更盛了。 “你怎么还笑!你们两个有这么瞎胡闹的吗?”杨时亭把桌子拍得砰砰响,“你知不知道我跟你王阿姨解释了多久,不然这要是以后传开来,谁还给你介绍对象啊!真是太胡闹了!” 她强调了两遍“胡闹”,宋桉站在原地,客厅头顶的大灯照在头顶上,脑袋晕晕乎乎。 她突然有个很荒唐的想法,虽然同性情侣只是常喻随口一说,如果她现在非叛逆说是真的,她妈会怎么样? 不过宋桉现在没空思考这个,头痛的感觉愈演愈烈,连带喉咙开始发痒,她好像真的被淋雨感冒了。 “妈,我累了。”宋桉靠着桌子轻声说。 这声太轻了,杨时亭并没有注意到。 她正在焦虑得走来走去,说:“我已经跟王姨解释过了,你快去跟人家小伙子解释一下。他家里条件蛮好的,而且一开始很看重你的。” 宋桉深呼吸一口,告诉自己尽量不要去回忆那个浪费时间的下午,不然她可能会爆发。 “哎呀这个不行就算了,”宋林森端着碗从厨房里走出来,把泡好的板蓝根冲剂递给自家闺女,“怎么跟审犯人似的没完没了。” 转头关心宋桉:“你怎么感冒了?要不要明天跟公司请个假?不行,爸爸带你去医院吧。” 宋林森说着就要去找车钥匙。 “不用不用,”宋桉连忙制止她爸,“我还没发烧,就是有点头疼,躺一会儿就好了。” 从小到大宋桉身体一有点风吹草动,她爸就仿佛如临大敌。 宋桉总感觉虽然今年自己已经27岁,在宋林森眼里还是只有七岁。 余光再暼到板着一张脸因为相亲生气的杨时亭,在她妈眼里可能已经37岁了。 要不他俩打一架? 宋林森面上还有点担心,不过接收到宋桉求助的眼神,转变话术说:“啊,那行。你快去洗个澡,再去房间睡一觉吧。其他事以后再说,身体最重要。” 宋桉得了令准备往浴室走,杨时亭还没消气,怪罪得看了一眼插嘴搅合的宋林森。 “行吧这个就算了,”杨时亭妥协了一秒,“王阿姨又介绍了一个小伙子,洗完澡你要不跟人家加个微信?” 宋桉差点把拖鞋甩飞来个平地摔,惊悚得回过头。 这下她真得努力回忆这个快成为她“冤家”的王姨,到底是何方神圣。 “妈……”宋桉一脸不可置信,“你搁这儿买东西呢?还有排队的?” 宋林森拉拉她袖子,杨时亭转身问:“怎么了?” “别逼太紧了。”他提醒道。 杨时亭没听他劝:“怎么说话呢?我这哪件逼得紧啊,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她也老大不小了!” “行行行……”眼看着又要吵起来,宋林森举双手投降。 没人注意到宋桉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脸色微动。 这是她今天第二次听到这句话。 第一次的语境带着嘲笑,第二次带着过分关心的焦虑。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按部就班”“社会的规律就是这样” 这些话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让她感到窒息。 而念经的人,却在她身边无处不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