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洪武当咸鱼_第二百六十七章 卑下吉竹半兵卫,见过大明天朝上将!(万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卑下吉竹半兵卫,见过大明天朝上将!(万字) (第1/5页)

    ,混在洪武当咸鱼

    随着朱允熥的一声令下,十二艘军舰严阵以待。

    每一个士兵都手持鸟铳,全神贯注地盯着海面,只等百户官一声令下,即会扣动手中的扳机。

    由于此时配发的鸟铳,还只是简单的火绳枪。为了不至于让船上的士兵成为靶子,朱允熥还命人将沾满勐火精油火把扔到海面上,人为地制造一个敌方的逆光角度。

    所谓的勐火精油,不过是粗提炼的汽油罢了。

    由于手法过于粗犷,每一桶汽油的纯度都不一样。

    因此,也只能作为夜晚照明的手段,以及勐火油的进化品,用于守城、卫戍之类的场景。

    陈海见到朱允熥如此小心谨慎,在心里对这位年轻的三皇孙评价又高了几分。

    因为在他看来,朱允熥天潢贵胃,从小锦衣玉食,就算不骄傲自大,也万万不会谨慎到如此程度。

    但朱允熥的表现,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让他感觉自己跟对了人。

    这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说不得,将来的大明皇帝就是此人!

    陈海在有了这个认知后,执行朱允熥的命令更加恭敬,让陈家全部子弟都做好随时扬帆起航的准备。

    不过,他本人还是熘熘达达走到朱允熥面前,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三皇孙,其实您不必如此紧张。”

    “草民也跟倭寇干过几架哩,对倭寇不说知根知底,也算是打出了一些门道。”

    “倭寇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能有上百人已经算是大股倭寇了。”

    “一般来说,他们是没胆子惦记咱们这种大船的。咱们这种大海船,每艘船少说能有一百人,他们哪来的胆子敢过来?”

    朱允熥才不会承认自己胆小呢,见陈海这样说,当即使出胡诌大法。

    “孤知道!”

    “只是小心无大错,再者不能让他们太松懈,就当是临时演练吧。”

    陈海见朱允熥这样说,开心地奉承道。

    “三皇孙英明!”

    “就是这个理儿,不能让船上的儿郎们太闲着了,闲着容易生是非,还容易被敌人钻空子!”

    朱允熥见陈海实在是太会聊了,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赶忙使出一招转进大法,将话题给岔开。

    “对了,陈老刚刚说跟倭寇打过几架?”

    “陈老?”

    陈海听到“陈老”这声称呼,开心得都要爆炸了。三皇孙果然是识货人,咱不过是稍微漏了点口风,三皇孙就重视咱这个老头子啦!

    “不敢当三皇孙如此称呼,草民这些年确实跟倭寇打过几架,在福建一带的海面上,也算是有几分名气吧。”

    “一般的倭寇见到我陈家的旗子,都会识趣地避开,轻易不会上来自取其辱。”

    朱允熥对于倭寇的了解,一方面是来源于大明百姓的妖魔化,一方面是来源于脑海中残存的记忆片段。

    然而,不管哪一个,好像看上去都不怎么靠谱。

    因此,他非常迫切地想找一个真正打过倭寇的人,给自己科普下倭寇的真实战斗力。

    “敢问陈老,倭寇的真实战力如何,是否有京城百姓说的那样夸张?”

    陈海见朱允熥这样问,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换上了一副凝重之色。

    “实话说,不算夸张。”

    “不过,倭寇有真倭和假倭之分。真倭是真的强,个顶个是高手。”

    “据说,真倭都是倭国那边的武士,从小就练习杀人刀法,只是因为跟错了主子,主子被人打败了,他们这些个武士也就没了用武之地,只能跑到海上来讨生活。”

    “如果三皇孙遇到大股的真倭,草民建议您还是赶紧跑。”

    “咱们福船只要扯开风帆,倭寇那种小破船累吐血也追不上……”

    “至于假倭嘛,就是咱大明沿岸活不下去的百姓,剃了秃瓢假扮的。”

    朱允熥也知道真倭和假倭的区别,但却不知道两者之间有多大区别。

    “陈老,真倭和假倭之间区别有多大?”

    陈海闻言想了想道。

    “都是一群祸害,能有啥区别?”

    “不过,真倭更狠,动辄杀人放火,做事不留退路。”

    “假倭则以劫财为主,只要商船配合,轻易不会要人性命。”

    “而且假倭更狡诈,由于他们熟悉大明地形,经常带着人深入内陆,抢劫临海县城、集市之类,偶尔还会挑几个富户来个劫富济贫,将抢来的多余财物分给当地百姓。”

    “因此,朝廷每次对倭寇动兵,都会有沿海百姓提前通风送信,致使朝廷屡屡扑空。”

    陈海在得到朱允熥一声“陈老”的肯定后,不知不觉就带入了朝廷官兵的思维,跟自己过去的草莽生活划了个分割线。

    实际上,像他这种常年在海上漂着的人,很难不跟倭寇打交道。甚至福建外海有几伙倭寇就是他养着的,专门用来对付不懂事的同行。

    否则,他陈家如何能垄断海船生产、销售、运送等一条龙产业?

    “原来还有这事?”

    朱允熥听了陈海的话,也算是涨了见识。敢情早在大明朝,华夏大地上就有汉jianian这种玩意啦……

    两人又闲聊几句,突然听到海面上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贵人!”

    “是俺呀!”

    “俺是刘里正,特来给贵人们送东西来啦!”

    朱允熥听到是老熟人,当即命令全员不许攻击,但也不解除戒备。随后放下两条小船上前接洽,直至小船上的人回来传话,确定没有埋伏之类,他这才命人将刘里正带上来问话。

    刘里正上了福船,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一会儿拍拍扶手,一会儿拍拍桅杆。

    “贵人这船真大气,一条怕不是得几千两银子?”

    陈海听到这话,不由笑着打趣道。

    “老乡,就你刚刚摸的那根桅杆,都值一千两银子哩,嘿嘿嘿!”

    “啊?”

    刘里正闻言赶忙收回手,并拿袖子使劲地擦了擦桅杆,像是生怕给人家摸坏似的。

    他也是沿海百姓,常年打鱼为生,做梦都想有一条大船,最好能装下全村人的那种。

    到时候,他刘里正上岸当村长,下海当船长,想想都威风!

    因此,眼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