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 谁是jianian臣? (第2/2页)
面前砰砰磕头。 “父皇要为儿子做主呀,儿子在山东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置办点家当,全都被朱允熥给骗走了!” “他先说要对所有人征税,我家前脚刚把地挂到佃户名下,就又被他强行从那些刁民手里买走了!” “那些刁民卖的可都是我家的地呀,那是儿子留着养活您孙子、重孙子的地呀,呜呜呜……” 在朱樉和朱榑一哭,整个大殿上所有藩王都跟着哭,就连老十三朱桂都假惺惺地跟着抹了一把眼泪。 事实上,朱桂是看不上那点地租的,再加上他还没就藩,名下本来就没啥土地。 但他靠着明钢商会和金陵煤业的股份分红,每年都有二十万两银钱的收入了,足够他养活一家老小。 更何况,他还有三味书屋的股份呢,据说那边每年进项也不少,比前两项还高哩。 因此,他现在可以算是大明藩王中的小富豪,还是属于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既然当了藩王,就得跟藩王保持一致性。 有些利益他虽说用不上,但却不能不争取! 老朱听着满屋子的哭声,一时间也陷入烦躁,甚至对大孙都生出不小的怨恨了。 这孙子就不能再缓几年,非得这么急着动手? 事实上,老朱自打知道那逆孙在山东的一条条政令后,就知道这逆孙安的什么心。 不就是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吗? 只不过把朝廷换成了皇太孙而已,其他都是换汤不换药。 从本心里说,老朱是非常支持大孙的。 因为一旦任由这些藩王瞎搞,再加上地方上的乡绅、官员们胡闹,大明的财税之源必然会枯竭。 只有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才能保证大明的税源,保证大明朝廷的有序运转。 然而,眼前这些藩王也是自己的种,不能不替他们想出路啊。 “你们先回去吧,咱一定狠狠地教训那逆孙,务必给你们个交代!” 众人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信老爷子能给他们啥交代。 以老爷子对那逆孙的宠爱,估计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 老朱见众人不动,登时发怒道。 “怎么?” “你们还想留在宫里吃饭不成?” “赶紧滚!” “今天宫里不留饭!” 一众藩王听到这话,赶忙夹起尾巴灰熘熘跑路,哪怕是混不吝的秦王,也不敢再逗留了,捡起地上的金册跟着众人一起跑路。 老朱在打发走这群藩王后,又迎来了孔讷为首的文官集团。 老朱本来不想见的,但衍圣公孔讷乃文官之首,多少得给点面子。 因此,他拒绝了其他官员的觐见,只让人带孔讷进去。 其他人听闻皇帝拒绝见他们,心里虽然不忿,但脸上却不敢显露出来,只是一个劲地给孔讷打气。 “衍圣公,咱们大明文脉能不能延续下去,就拜托给您啦!” 孔讷闻言朝着众人拱拱手。 “诸位放心!” “老夫就是拼了这条命不要,也要让皇帝陛下收回皇太孙的乱命,还山东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衍圣公说得好!” “到底是衍圣公,大明文脉之首,我等佩服!” 孔讷在接受众人的迷魂汤后,迈着坚定的步伐登上台阶,找大明最强神龙朱元章掰头去了。 老朱在接见孔讷之前,也是做了一番准备的,命人提前在大殿上摆放一张茶桌,外加两把椅子。 在孔讷进入大殿之时,老朱正坐在茶桌上泡茶,见到孔讷进来行礼,老朱没有半点表示,依然自顾自地倒着茶,就跟没看到孔讷似的。 直至孔讷行完了全套礼节后,老朱这才热情地朝着孔讷招招手。 “衍圣公来啦,赶紧过来陪咱喝两杯!” 衍圣公经过刚刚那一套跪拜大礼,身上的火气已经小了好几分。 事实上,这也是老朱如此安排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老孔头去去火气,知道一下自己的身份。 孔讷朝着老朱躬身一礼。 “既然陛下有请,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来来来!” “看坐!” 孔讷在小太监的搀扶下挨着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这才一手托着茶盏,一手拿着茶盏细细地品尝。 茶一般,水更一般。 最起码比起他从趵突泉运过来的泉水差远了。 但因为是皇帝亲手所泡,又别有一番风味,有一种独特的殊荣在里边。 皇帝之所以给自己泡茶,估计是也觉得皇太孙此举有些过分,有向自己认错之意吧? 孔讷想到此处,在喝茶时心情都轻松了许多。 只要皇帝不认可皇太孙的行为,那大明就还有救! “好茶!” “好水!” “好功夫!” “陛下真是宝刀不老啊!” 老朱闻言哈哈大笑道。 “衍圣公会说话!” “哈哈哈!” “对了,衍圣公此番前来,一定是为了咱大孙在山东搞出来的事吧?” 孔讷闻言小心地开口问道。 “敢问陛下,您觉得皇太孙在山东所施行的虐民之举,可否称得上是仁政?” 老朱闻言拿起茶盏轻啜一口,没有直接回答孔讷,而是反问了一句。 “孔夫子,你觉得何为害民之举?” 孔讷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他发现之前的判断有误,老皇帝非但没生皇太孙的气,反而还在维护那孙子。 这可怎么办呢? 他之所以赶来跟皇帝叫板,是笃定皇帝不会支持皇太孙的倒行逆施。 现在皇帝这个态度,倒让他不知从何下手了。 “陛下,皇太孙欺压皇族,此为一不善。” “皇太孙官绅、皇族一体纳粮,此为二不善!” “皇太孙强买百姓土地,此为三不善!” “皇太孙强卖百姓农具、种子,此为四不善!” “皇太孙强占山东大半土地,鲸吞朝廷税赋之源,此为五不善!” 孔讷一口气说了朱允熥五个不善,最后峰回路转替朱允熥说起“公道话”来。 “陛下,虽说皇太孙有此五不善,但依微臣之见却不能怪皇太孙。” “皇太孙年幼,岂能懂这里边的门道,必然是受到身边之jianian臣蛊惑!” 老朱听到这话,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微笑。 还好这老孔头没老湖涂,他要真敢说咱大孙的坏话,咱不介意让他儿子提前袭了衍圣公的爵位! “那依孔夫子所言,谁才是咱大孙身边的jianian臣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