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六章 皇爷爷快跑! (第1/2页)
傅友德和冯胜自动无视了汤和的夸赞。 这老头现在算是活明白了,见谁夸谁,哪不几十遍前途不可限量之类的话都不正常。 两人只能运用博大的语言文化予以附和。 “对对对!” “汤大将军得对!” “此人前途无亮……” 城墙上下之人都很满意杨士奇的改口,只有朱允熥满心满眼里都是遗憾。 自从这两年涉及到税法改革之事,朱允熥也总算明白古代变法为何那么难了。 封建社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这件事不论谁想做都千难万难。 哪怕主持变法之人是皇帝,也会面临难以想象的压力。 因为皇权、世家、官僚高度绑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 诚如孔讷所言,世家其实在唐朝以后已经深度下沉。 武将世家、文官世家、商贾世家、勋贵世家等等,都只不过是世家的缩影。 其本质是依存于皇权之上的食利阶层,在协助皇权统治百姓的过程中,为自家积累财富。 他们又为此形成阶级,并划分阶级,从阶级差异中获取利益。 然则,朱允熥作为这条食物链上的最顶端,却发现自己很难推翻这条利益链条。 这时候他甚至有点痛恨生在皇家了,要是生在民间,搞不好他能跟白莲教成朋友,并借助白莲教再来一次革命。 虽然朱允熥心里有点怨念,但当他看到坐在远处黄罗伞盖下的老朱时,这点怨念也就消散了。 毕竟,有个护短的皇爷爷还是挺香的。 “刚刚杨士奇先生问皇室交不交税,孤在这里给下人个交代!” 杨士奇哪敢让朱允熥交代,见朱允熥这样,赶忙不顾尊卑的抢过话筒,对着话筒喊道。 “学生没!” “学生也不敢问!” “下人奉养陛下,奉养皇家乃经地义之事,谁敢质疑谁就是乱臣贼子!” “你……” 朱允熥刚想斥责杨士奇,突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 “大孙,这事休要再提!” “若是再纠结此事,伱就给咱滚回去,咱来替你解决眼下的乱局!” 朱允熥一听这话当场认怂,他太了解老朱的脾性了,今这事让他解决,不死个万八千人过不去。 “皇爷爷放心,孙儿不提那事了……” “现在孤宣布,子无私事,子也无私产,诸位可还有异议?” 在朱允熥喊出这句话后,城墙上下不论官兵民等都齐声回应。 “臣等无异议!” “学生无异议!” “草民无异议!” 朱允熥听着震的“无异议”,心中不禁感慨皇权的强大。 根深蒂固的强大! “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你们就散了吧,该考试的去考试,该回家种地的回家种地!” 朱允熥此言一出,城墙下请命的一众学子齐齐傻眼。 还能这么玩? 我们无异议,不过是给你皇家一个面子,你还真以为我们心里没意见啊! 虽然众人心里腹诽不已,但却再也没有一个敢像杨士奇那般质问皇家交不交税的勇士了。 因为请命顶多死一个,如果真质疑皇权,死的可是全族! “皇太孙,学生等希望陛下轻徭薄赋,恢复旧制,与民休息……” 在领头的几个学子喊出这句话后,后边又是上万饶山呼海啸。 “请陛下恢复旧制,与民休息……” 朱允熥听着这些杂乱之音,脸上蓦地浮现一丝冷笑。 他总算知道皇爷爷为啥不将这些缺回事了,真应了一句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利而忘义。 什么叫恢复旧制,与民休息,不就是呼吁取消官绅一体纳粮么? 朱允熥看着下边群情汹汹的阵势,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要不要杀点人,吓唬吓唬他们? “旧制是不可能恢复的,你们趁早死了这个心!” “元朝覆亡殷鉴不远,大明若是不想重蹈前元覆辙,只能优化财政配比,调整税收,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今你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这事没得商量!” 朱允熥这番振聋发聩之言一出,整个洪武门前的广场陷入死一般的宁静。 谁也未曾想过,皇太孙只是弱冠之年,竟能出如此刚硬的狠话。 只是他的财政配比、财富的再分配是啥意思…… 难道是朝堂上新发明的词汇? 朱允熥却根本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在一锤定音后接着解释道。 “第二条,十税抽二……” “孤翻阅历代典籍,虽历朝历代官方文书上制定的税率并不高,但在实际收取中却有各种杂税,这些杂税加一起,所占税收比例何止十分之二,甚至都能过半!” “大明先前所制定税制也是如此,正税十五税一,但算上各种地方性的杂税,百姓耕种一亩地所缴纳税赋可能要超过四成!” “孤将所有杂税折合为一,本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政,何来苛政之?” “其三,赋税不均……” “二哥,你可知大明为何赋税不均?” “实在是江南之地富庶,又是京畿之地所在。” “皇爷爷怜惜北方贫瘠,税赋转运靡费太大,故此收江南之重税以补贴北方之贫瘠……” “这本就是税收的重要作用之一,调节区域贫富差异……” “你竟然敢以此来指责皇爷爷,皇爷爷处事不公?” “殊不知,皇爷爷正是秉持着对下百姓之大公,才会如此做……” 朱允炆听到这番话,震惊的连连后退。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谏言的第三条,竟然还包含着如此多的弯弯绕! 老朱倒是听的非常满意,感觉自家这大孙没白疼,竟然真的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 收税么,有钱多交,没钱少交,经地义的事,竟然还有人觉得不公平? 江南籍出身的官员,听到朱允熥这个解释,则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现在看来不用想了,只要这孙子上台,他们江南之地还得继续重税! “我……我没想那么多……” “我只是怜惜江南百姓税赋太重,觉得对他们不公平!” 朱允熥听到朱允炆这番话不由冷笑道。 “你想过啥?” “整啥都不懂,别人给你根针你都当棒槌……” “至于第四点么,屡兴大狱……” “这事没得解释,皇爷爷确实挺狠的,该杀杀,从不含糊……” 城墙下方的学子以为皇太孙还得辩解一番呢,现在看到他如此大大方方的承认,无不暗暗笑起来,觉得皇太孙还挺诚实可爱…… 只有老朱黑着一张脸,偷偷的踹了大孙一脚,声地骂了句逆孙。 “第五,远洋靡费……” “这事孤不解释,过几年你们就知道此事对大明的好处了。” “现在孤解释完毕,不论官兵民等有疑问都可上城墙发问。” 朱允熥飞快的驳斥完朱允炆提出的五条谏言,城墙下的一众人陷入踌躇之郑 谁也不敢当这个出头鸟,生怕上了城墙就下不来。 正在这时,一伙外地来的百姓,手里捧着大诰来到城墙下方。 “皇太孙,老汉刚刚听您的忒实在,老汉有几句话想跟您,不知您乐不乐意听!” 朱允熥闻言赶忙对城下的锦衣卫道。 “快快!” “快将这位老汉带上来!” 不多时,老汉连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