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八章 满招损,谦受益! (第1/2页)
随着大明对北元战争的序幕拉开,归化城霎时成为横亘在草原上的第一大城。 这里不仅是大明士兵的中转站,更是各种物资、贸易货物的集散地。 如此重要的一个城市,朱允熥当然要派一个信得过的手下才放心。 因此,一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朱允熞,被朱允熥强行给仍在这里挂职锻炼。 不过朱允熞只是负责挂个名,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真正做事的还是杨士奇。 自从杨士奇被朱允熥忽悠到大学,他就彻底熄了科举入仕的心思。 然而,不知是老天爷卷顾,还是他命里该有这个官运。 他在大学只混了不到一年,就被皇太孙委以重任,并赐穿鲨鱼服,光荣的成为皇太孙麾下的一条走狗。 杨士奇非常珍惜这个机会,皇太孙交代的每一件事都竭尽全力的去做好。皇太孙视察归化城时期,他更是形影不离的在一旁伺候。 因此,在皇太孙走后,直接将其提拔成归化知府,管理归化城内外一切事物。 现在如果比品级,杨士奇在大明一众知府中算不上出色。可如果比地盘之广,管理民众之多,他估计一般的布政使都没他权力大。 因为归化城的辖区非常大,凡是大明刚刚打下的北元领土,以及刚并入大明的察合台地区,都暂时归属于归化城管辖。 至于民众就更多了,先前投靠大明的北元牧民都不算,光是现在陆续内迁的牧民就有上百万户了。 试问天下哪个布政使能有这么牛,麾下空弦之士超百万? 当然,也正因为归化城如此重要,皇太孙才会派遣一名郡王过来坐镇,以防止地方上做大。 杨士奇骄傲归骄傲,可一想到自己依靠小小的归化城,就要管理地域如此之广,民众如此之多的庞大地域,他就愁的满脑门子包。 因为他手底下的读书人人实在是太少了! 杀才倒是要多少有多少,可他们不识字啊,根本就不能帮他给归化百姓编户齐民,也没法协助他进行有效管理。 因此,他一天三封电报的催着,一封催朝廷,一封催北宫,一封专门给皇太孙诉苦,天天喊着要人才! 杨士奇这边忙归忙,但也没忙到他说的那般程度。他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找皇太孙要人,其实也是一种撇清自己责任,让皇太孙多派点人来分他权的意思。 这一天,杨士奇再次来到电报室,对着负责发送电报的人员说道。 “皇太孙那边可有最新指示?” “回知府大人,暂时没有。” “对了知府大人,今天依然找皇太孙要人吗?” “要吧!” “不要显得咱们不忙似的!” 发报员闻言微微一笑,随即将杨士奇的电报重新发送一份。 然而,正当他这边刚刚给朝廷发送完毕,就听到一阵滴滴响。 他当即终止发送电报,开始全神贯注的接收这个突如其来的电报信号。 发报员一边回应着对面,一边跟杨士奇解释道。 “杨知府,皇太孙那边的电报……” “啊?” 杨士奇听到这话霎时瞪大了眼睛,紧张的注视着发报员。 其实这东西他也学过,只是没发报员小刘cao作的那么流畅罢了。 但他记性好啊,电码早就烂熟于心了。 在发报员小刘飞速的在纸上点点画画的时候,杨士奇已经在心里默默的破译电码了。 “告杨士奇,孤不日将派遣千名秀才去规划辅左之。” “杨知府,电报破译还需……” 杨士奇微笑着摇摇头道。 “不用了,咱若是没猜错,皇太孙是说要给咱们派来一千名秀才!” “是吗?” “那敢情好,要真有这么多秀才,不仅杨知府的活计能轻松点,我也能跟着偷点懒了,哈哈哈!” 杨士奇给皇太孙回了一个拜谢电报,就乐颠颠的跑去找朱允熞商量去了。 虽说朱允熞只是挂名,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归化城城主,他这个知府多多少少还是要尊重人家一下的。 然而,让杨士奇意外的是,他找遍了城主府内外,愣是没找到朱允熞! “衡王殿下呢?” “回禀杨知府,衡王殿下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想他十三叔了,要去找大同府的代王殿下叙旧。” “这……” 杨士奇闻言不悦的皱了皱眉,感叹这衡王殿下也太不靠谱了。身为坐镇藩王,竟然擅离职守,跑去其他藩王领地做客? 不过,作为下属,他还是挺喜欢这样啥都不管的领导的。 最起码,这种领导不会乱管事! 杨士奇命人给朱允熞发了电报,告诉他将有一千名秀才赶来的事就不再管他了,而是忙着召集下属,征发徭役建设新官舍。 秀才放在大明腹地不值钱,可到了草原上就金贵多了,可不敢怠慢了人家。 虽说杨士奇在收到电报第一时间就开始修建官舍,但当一千名秀才来到之时,他这边刚打了个地基。 因为秀才们来的太快了,快到他根本来不及修建官舍。 “学生等拜见知府大人!” 杨士奇刚想摆摆知府的架子,就听到人群里传来一阵压抑的啜泣声。 这让杨士奇心里一阵不爽,皇太孙来归化城都没嫌苦,他们这群穷秀才有啥不乐意的? “诸位,归化城的条件虽然差了点,但好歹也是草原名城,皇太孙更是亲临此地视察过,并且亲自指导归化城的建设工作。” “尔等能来此地任职,为大明尽忠,为皇太孙效力乃是尔等的福分,尔等何必做这般小儿女姿态?” 杨士奇这话一出,当即有很多人擦了把眼泪不再哭出声,不过也有情难自已的人,依然我行我素的哭哭啼啼。 “谁?” “来人!” “把那个不知羞的家伙拉出来,本官要亲自给其训话!” 随着杨士奇一声令下,几名魁梧的蒙元武士上前,将一个正在哭哭啼啼的读书人从人群里拽了出来。 “大人!” “学生只是思念家中老母,这才止不住哭泣,您这是何苦为难学生呢,呜呜呜……” 杨士奇一听对方是思念老母,也不敢过分苛责了。 毕竟大明王法再大,遇上孝道也得靠边。 “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于彦昭,钱塘人士!” “尔既然家中有母亲需要奉养,为何不跟皇太孙说明?” “以皇太孙之贤明,定然不会强迫你,让你来此地任职!” 于彦昭闻言愤怒的抹了把眼泪。 “学生自然是向皇太孙上书了,可不知为何,学生还是被编入支援归化城的队伍了!” “呃呃?” 杨士奇听到这话就不敢乱答话了,他最近听京师的同学聊起过,说皇太孙最近很忙,整天忙着在后宫造娃呢。 如果同学们说的八卦是真,那于彦昭之事可能还真是皇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