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蒙恬忠义,胡亥昏聩(为古厚渊舵主加更1/1) (第1/2页)
看书网.,最快更新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 当胡亥得知陈平等人潜逃出城的消息后,立刻将此事告诉了李斯和赵高。 李斯、赵高发现情况不对,再派人搜寻陈平等人的时候,连根毛都没找到,甚至连出逃路线都没弄清楚,不由恼羞成怒。 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顺势接管了频阳县。 而出任县令的人选,就是负责帮他们监视频阳的马梁。 马梁坐上频阳县令,发布的第一条命令便是,通缉陈平等人。 可这条命令到了频阳各官吏手中,犹如一张废纸,大家都是出工不出力。 就如此,时间一拖便是半月,等始皇帝葬礼结束,胡亥立刻颁布诏令,以谋逆大罪,全国缉捕王氏家眷,以及陈平、韩信。 而王贲父子得知消息后,一边寻找嬴氏母女,一边声称大月氏犯境,将十万大军调集狄道,摆出一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架势。 赵高和李斯深知王贲的脾气,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边,偏僻的北地郡,骤然变成了动荡之地。 自蒙恬下狱,各方势力纷纷震动。 虽然蒙恬已经卸任九原大将军之职,但九原的将领,驻边的将尉,无一不来北地探视他。 甚至连阴山草原的牧民,都将成群结队的牛羊往北地方向赶。 小小北地郡,日夜涌动着数不清的人群。 人们见不得蒙恬被囚禁,但蒙恬浑然不觉,此时正坐在牢房内,悠闲的吐着烟圈。 “呼......” 一根华子刚抽完,门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蒙恬寻声望去,却见一名两鬓斑白的老者,匆匆跨进门槛,悲呼一声:“大将军,陛下甍了!” “岂有此理!汝竟敢胡言乱语!” 蒙恬还没发话,一道暴喝声突兀响起。 听到暴喝声,老者扭头望去,却见一位头戴面具的铁甲将军,随后而止。 他本想开口询问其身份,但蒙恬的声音,沙哑着传入他耳中:“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三日之前......”老者下意识的掏出一团白绢。 “给老夫看看!” 面具将军一把抢过老者手中的白绢,只是看了一眼,便瘫软倒地。 “来人!将老夫的救心丸取来!” 老者见面具将军倒地,吓了一跳,连忙朝牢房外大吼。 很快,一名典狱模样的中年,急匆匆的送来一颗药丸。 老者与典狱合力掰开面具将军的牙关,将药丸送了进去,没过多久,面具将军猛地睁开眼睛,朝蒙恬拱手:“蒙将军,时不我待,当早下决定才是!” “是啊蒙将军,您再不决断,北地将会出大事!”老者奋然附和。 听到两人的话,蒙恬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又点了一根烟,到现在他才明白扶苏的感受。 然而,面具将军却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烟,低喝道:“蒙将军,您莫非真要错失最后的良机么!” “哎!” 蒙恬看着地上的烟,抬头望了望面具将军,又望了望老者,叹息道:“陇西侯,老郡守,你们能听我一言否?” 陇西侯? 老者心头一惊,猛地看向面具将军,这才知道他是新任九原统帅,陇西侯李信。 自李信接掌九原大权,从未想过占为己有,但凡有要事,必定亲至北地,与蒙恬商议。 其实商议的内容,主要还是挥师南下。 但蒙恬一再拒绝,他也无可奈何。 如今始皇帝驾崩,对李信来说,正是天赐良机。 毕竟他也知道扶苏没死。 迟疑了一瞬,两人互相对视,然后朝蒙恬拱手:“在下愿受教蒙将军!” “陛下驾崩的消息,证明了老夫此前的猜疑。” 蒙恬沙哑着声音道:“赐死长公子与老夫的人,并不是陛下,而是新君,如果老夫猜得不错,新君者,当是十八公子胡亥也。” “不错!” 老者点头:“宣诏的使者已经言明,新君乃十八公子胡亥。” “呵呵!” 蒙恬摇头苦笑一声,旋即喟叹道:“陛下啊陛下,你信人太过,终究害了自己,害了大秦.....” “蒙将军,陛下若安然,绝不会宣示如此诏命,胡亥乱命在先,吾等何不以正国法?”李信皱眉道。 “陇西侯,老郡守,非是蒙恬不愿以正国法,而是不能决断!” 蒙恬扫了眼李信和老者,平静地道:“九原拥兵三十万,倘若挥师南下,大局已定,但老夫不能这么做!” “为何?”李信有些不解。 却听蒙恬解释道:“老夫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有四条,第一,陛下故去,且陛下从未有加害老夫之心,老夫怎能对不起他?” “第二,长公子已逝,纵使吾等安定天下,由何人来做秦二世?” “第三,九原地处北疆,濒临漠北匈奴,若北疆无驻军,那华夏危矣!” “第四,我蒙氏一心忠于秦国,历经三代,皆为秦臣,岂能举兵叛秦?” “蒙将军,长公子他.....” 李信本想说扶苏没死,但蒙恬却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意味深长的道:“有时候心死比身死更让人无法强求。” “这.....” 李信迟疑,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道:“这总不能寄希望于胡亥身上吧?” “胡亥有什么本事做秦二世?”老者不屑的道。 “若能听得进去谏言,或许可以做一个守成之君.....” “听谁的谏言?” 李信愤然道:“他赐死自己大哥和蒙将军,我就不信没人谏言!” “李将军,你身为九原统帅,怎么说话如此毛躁?” 蒙恬有些不悦的看向李信,低斥道:“纵使你与陛下有些隔阂,但陛下从未责怪过你,临故之前,还将九原兵事交给你,可见陛下对你的信任!” “不管二世皇帝如何不才,你始终是陛下的臣子,当忠于大秦,老夫相信,就算二世皇帝一时受人蛊惑,终有一天会醒悟过来,只要李斯在丞相大位上,必能将大秦带上正途!” 说到这里,忽然老泪纵横的道:“若李将军与老夫乱国,他日九泉之下,何以面对陛下?” “蒙将军——” 李信听到蒙恬的话,骤然扑拜在地。 暮色时分,李信和老者一同出了牢门,依照蒙恬的部署,他们二人分头劝解汇聚北地的各方人马,经历多翻口舌,最终才将汇聚的人群劝离了。 等李信回到九原,立刻修书一封奏折,星夜送往咸阳,并密信丞相李斯,让他务必劝解二世皇帝赦免蒙恬。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